2019北京通州高一(下)期末
物理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共14道题,均为单选题,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 功率
B. 功
C. 位移
D. 势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功率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选项A错误;
B. 功只有大小无方向,标量,选项B错误;
C. 位移即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选项C正确;
D. 势能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选项D错误.
2.表示能量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是
A. 瓦特
B. 焦耳
C. 牛顿
D. 米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瓦特是功率的单位,选项A错误;
B. 焦耳是能量单位,选项B正确;
C. 牛顿是力的单位,选项C错误;
D. 米是长度单位,选项D错误.
3.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 水能
B. 风能
C. 太阳能
D. 天然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水能在短时间内可以再次产生,是可再生能源,选项A错误;
B. 风能在短时间内可以再次产生,是可再生能源,选项B错误;
C. 太阳能在短时间内可以再次产生,是可再生能源,选项C错误;
D. 天然气短时间内不能再次产生的,是不可再生能源,选项D正确.
4.下列物理量中,用来描述做功快慢的是
A. 功
B. 动能
C. 功率
D. 时间
【答案】C
【解析】
【详解】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A. 功,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 动能,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 功率,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 时间,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5.宋代诗人苏轼的名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蕴含了一些物理知识,关于拉弓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B. 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小
C. 人对弓的作用力越大,弓的弹性形变越小
D. 人对弓的作用力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B.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有关,则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选项A正确,B错误;
CD. 根据胡克定律,人对弓的作用力越大,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选项CD错误.
6.如图所示,在与水平方向成θ(0°<θ<90°)角的恒力F作用下,行李箱沿水平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x,该过程中,关于恒力F对行李箱做的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做功
B. 一直做正功
C. 一直做负功
D. 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功的概念W=Fxcosθ可知,因0°<θ<90°,则cosθ>0,则W>0;即恒力F对行李箱做正功;
A. 不做功,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 一直做正功,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 一直做负功,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 先做正功后做负功,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7.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轻弹簧正上方自由下落,在小球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
A. 一直变大
B. 一直变小
C. 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球与弹簧接触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竖直向上的弹簧弹力作用;开始,小球的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加速度向下,小球向下做加速运动;随小球向下运动,弹簧的弹力增大,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小球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合力为零时,小球速度最大;以后当弹簧的弹力大于小球重力后,合力向上,加速度向上,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小球做减速运动,随小球向下运动,弹力增大,小球受到的合力增大,加速度增大,小球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减速到零;由以上分析可知,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A. 一直变大,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 一直变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 先变小后变大,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 先变大后变小,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
8.如图所示,荡秋千是一种往复运动,人在秋千上可以越荡越高,在越荡越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系统的机械能不变
B. 系统的机械能减小
C. 系统的机械能增大
D. 系统的机械能变化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在秋千上越荡越高,说明系统机械能增加;
A. 系统的机械能不变,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 系统的机械能减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 系统的机械能增大,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 系统的机械能变化无法确定,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9.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其中a球自由下落,b球沿光滑斜面下滑,如图所示.两个小球运动至地面的瞬间,两个小球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分别为,则
A.
B.
C.
D. 无法判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两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均守恒,则由
可得
则两球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相同,由功率的公式可知:
可知
;
A. ,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 无法判定,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10.如图所示,左端固定的轻质弹簧被物块压缩,物块被释放后,由静止开始从A点沿粗糙水平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经过B点的动能为,该过程中,弹簧对物块做的功为W,则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为
A.
B. W
C. +W
D. W-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A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
,
解得
;
A.,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 W,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
11.如图甲所示,浙江百丈漈瀑布是全国单体落差最高的瀑布.如图乙是该瀑布的侧面示意图,第一漈=207米,第二漈=68米,第三漈=12米,三漈相加是287米.假设忽略上游水的初速度和空气的阻力,则水下落三漈后的竖直速度计算式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水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2=2gh可知,水下落三漈后的竖直速度计算式为
;
A.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 ,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
12.2019年春节期间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影片中提到利用赤道发动机反向喷射使地球停止自转,可见赤道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发射人造卫星一般也将发射场选择在尽可能靠近赤道的地方,这样选址是因为在赤道附近
A. 重力加速度较大
B. 地球的引力较大
C. 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
D. 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赤道处向心加速度最大,重力加速度最小,故A错误;
B、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物体在地球表面各点所受的引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C、在地球上各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故C错误;
D、赤道处相对于地心具有的初速度大,发射时所需能源少,故D正确.
故选D
13.2019年春节期间,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的作品《流浪地球》热播,人类带着地球“流浪”至靠近木星时,上演了地球的生死存亡之战.影片中为了让地球逃离太阳系,人们在地球上建造特大功率发动机,使地球完成一系列变轨操作,其逃离过程如图所示,地球在椭圆轨道I上运行到远日点B变轨,进入圆形轨道II,在圆形轨道II上运行到B点时再次加速变轨,从而最终摆脱太阳束缚.对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轨道I上B点的动能等于在轨道II上B点的动能
B. 沿轨道I运行的周期小于沿轨道II运行的周期
C. 沿轨道I运行时,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D. 在轨道I上由A点运行到B点的过程,速度逐渐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因为从椭圆轨道I上的B点加速才能进入圆形轨道II,则在轨道I上B点的动能小于在轨道II上B点的动能,选项A错误;
B.因为在椭圆轨道I的半长轴a小于在圆轨道II的半径R,由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可得,
可知沿轨道I运行的周期小于沿轨道II运行的周期,选项B正确;
C. 根据可知,沿轨道I运行时,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选项C错误;
D. 在轨道I上由A点运行到B点的过程,引力做负功,则动能减小,即速度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
14.木星的半径约为R=7.0×m.早期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其中,木卫三离木星表面的高度约为h=1.03×m,它绕木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约等于T=6.0×s,已知引力常量G=6.67×N·m2/kg2,则木星质量的数量级为
A. kg
B. kg
C. kg
D. kg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木星质量
代入数据,解得
M≈2.0×1027kg,
即木星质量的数量级为1027kg;
A. kg,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 kg,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 kg,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 kg,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填空题(共1道题,每空2分,共10分)
15.某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让重锤拖着纸带从静止开始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
(1)他们拿到了所需的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铁架台、纸带夹和重物,此外还需要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交流电源
B.毫米刻度尺
C.天平及砝码
D.秒表
(2)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重物,打出的某条纸带如图2所示,O是纸带静止时打出的点,A、B、C是标出的3个计数点,测出它们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12.16cm、=19.1cm和=27.36cm,其中有一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B.
C.
(3)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需要将重锤动能的增加量m与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__进行比较.(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B.
C.
(4)他们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分别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计算对应各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出图像,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5)推导题(4)中图线的斜率表达式___________(所需物理量自行设定)
【答案】 (1). AB (2). B (3). B (4). A (5). k=2g
【解析】
【详解】(1)[1].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除所需的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铁架台、纸带夹和重物,此外还需要交流电源和毫米刻度尺,故选AB;
(2)[2].毫米刻度尺应估读到0.01cm,所以hB的读数有误,故选B;
(3)[3].由求解是重物从开始下落到B时的动能增量,则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应该对应于mghB,故选B;
(4)[4].由
可得
,
则图像应该是过原点的直线,故选A;
(5)[5].在(4)中图像斜率的表达式为k=2g.
三、计算及论述题(共5道题,共48分)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黑演算步骤。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个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运动了一段位移x,速度由增大到.运用牛顿定律推导;在这个过程中,力F所做的功W与该物体动能的该变量之间的关系.(若需要用到其他物理量,自己设定)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由运动公式: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带入可得
即
因
; ;
即
17.跳台滑雪是化学爱好者喜欢的一种运动,某滑雪轨道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其中助滑雪道CB段长L=40m,且与水平方向夹角α=37°,BO段是水平起跳台,OA段是着陆雪道,CB段与BO段用一小段光滑圆弧相连,滑雪者从助滑雪道CB上的C点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滑到O点水平飞出,此时速度大小=20m/s,不计空气阻力,经t=2s落在着陆雪道上的A点,已知滑雪者和装备的总质量为m=50kg(可视为质点),g取10m/·sin37°=0.6,cos37°=0.8,求:
(1)滑雪者经过CO段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
(2)滑雪者即将落到A点时的动能
【答案】(1)2000J (2)2×104J
【解析】
【详解】(1). 运动员经过CO段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
据题 L=40m,m=50kg,代入上式解得
E减=2000J
(2)在OA段运动员下落的竖直高度:
滑雪者即将落到A点时的动能
18.如图甲所示,游乐场的过山车在圆弧轨道上运行,可以把这种情形抽象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弧形轨道的下端与半径为R的竖直圆轨道相接,B、C分别为圆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弧形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滚下,经过B点且恰好能通过C点.已知A、B间的高度差为h=4R,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通过C点时的速度;
(2)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答案】(1) (2)1.5mgR
【解析】
【详解】(1) 小球恰能通过C点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则得:
(2)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
Wf=1.5mgR
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19.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运动,为了研究蹦极过程,可将人视为质点,人的运动沿竖直方向,人离开蹦极台时的初速度、弹性绳的质量,空气阻力均可忽略.某次蹦极时,人从蹦极台跳下,到A点时弹性绳恰好伸直,人继续下落,能到达的最低位置为B点,如图所示.已知人的质量m=50kg,弹性绳的弹力大小F=kx,其中x为弹性绳的形变量,k=200N/m,弹性绳的原长=10m,整个过程中弹性绳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取重力加速度g=10m/,在人离开蹦极台至第一次到达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损失可忽略.
(1)求人第一次到达A点时的动能
(2)求人第一次速度达到最大时,距离蹦极台的距离;
(3)已知弹性绳的形变量为x时,它的弹性势能=.求B点与蹦极台间的距离
【答案】(1)5000J (2)12.5m (3)20m
【解析】
【详解】(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人第一次到达A点时的动能
(2) 人第一次速度达到最大时,重力等于弹力,即
解得
距离蹦极台的距离
(3)从开始下落到B点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得
L2=20m(L2=5m舍掉)
20.“天宫二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个“空间实验室”,科学家、航天员们将在里面展开各种工作和试验,为建成空间站奠定了基础.“天宫二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距地球表面的高度为h.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试回答下列问题:
(1)求“天宫二号”在轨运行线速度v的大小;
(2)“太空移民”是人们的大胆设想,为解决在空间站生活的失重问题,科学家设想让空间站通过自转产生的向心加速度来模仿重力加速度,获得“人工重力”,就是要使人们感受到“人工重力”与在地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一样(不考虑重力因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设自转半径为r,求空间站自转周期T的大小.
【答案】(1) (2)
【解析】
【详解】(1)根据天宫二号绕地球运行,万有引力做向心力可得:
所以运行线速度为:
;
(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满足:
则人工产生的重力满足: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