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9年建始县七年级生物单元检测题(一)
题号 一 二 总 分
得分
(范围:第1单元第1--2章满分100分时间50分 命题:徐兴美)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2ⅹ30=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 B、钟乳石 C、珊瑚虫 D、珊瑚
2、在做“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
A、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B、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C、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 D、将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作为实验组
3、(甲)小民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观察很久,(乙)心想这是生物吗?(丙)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看。(丁)原来是草履虫。以上叙述哪一个属于实验
A.甲 B.乙 C.丙 D.丁
4、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5、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A、生长现象 B、应激性 C、繁殖 D、呼吸
6、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其研究过程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文献法 C、实验法 D、分类法
7、按照正确方法对同一地区内的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测量湿度,三处湿度大小的关系应是
A、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 B、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C、草地>茂密的灌丛>裸地 D、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8、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A、数量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种类的多样性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了动物间的捕食关系
B 蚁穴溃堤揭示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C 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说明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南柑北苹的分别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水分和阳光
10、到了冬天,杨树和柳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而松树、柏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A、杨树和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B、松柏比杨柳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C、松柏和杨柳进行着生存斗争 D、它们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11、 在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稻螟
A、①②⑤⑥ B、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⑦⑧12、下列不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棵桃树 B、一片果园 C、一条小溪 D、一块稻田
13、下列关于环境对生物的不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DDT的使用导致鸟类的生殖能力受到影响B、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板结
C、生物有很强的自我适应能力,我们开发自然资源对它们没有影响
D、使用农药时会将有益昆虫杀死
14、如果在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你不应该做的是
A、修改假设,让它与结果一致 B.检查过程都没有问题,相信结论是正确的
C、检查过程是否有问题,重新把实验做一次 D、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
15.生物圈的范围为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层 B.大气圈和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16.生物体的最基本特征是
A.运动 B.生长现象 C.新陈代谢 D.应激性
17.在一片湿润的土地上,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
A.生物群落 B.生态系统 C.生物环境 D.生物圈
18.“草盛豆苗稀”,草是影响豆苗生长的
A.生物因素 B.非生物因素 C.争夺者 D.寄生者
19.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
A.生态因素 B.生物因素 C.非生物因素 D.自然因素
20.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写了动物之间的
A.竞争关系 B.捕食关系 C.合作关系 D.寄生关系
21.有的生物与栖息环境极为接近的体色或体形,但有的生物有艳丽夺目的体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是在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多种多样 C.这些都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D.前者有利于躲避捕食者的追击,是对环境的适应;而后者有意暴露自己,不利于隐蔽自己,不是一种适应
22.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A.蚯蚓改良土壤 B.森林净化空气
C.沙漠变绿洲 D.山顶上和山脚下植物的形态差别很大
23.被国际上誉为“分类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A.林奈 B.达尔文 C.哈维 D.虎克
24.实验研究法包括几个重要的步骤,其顺序一般是
①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②发现并提出问题 ③实施实验并记录
④设计实验方案 ⑤作出假设 ⑥得出结论 ⑦分析实验现象
A.②①⑤④③⑦⑥ B.①②⑤④③⑦⑥ C.②①⑤④⑥③⑦ D.②⑤④③①⑦⑥
25.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做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边观察边记录 B.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
C.观察时必须积极思考 D.只有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生物才是真实
26.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实验法的是
A.用望远镜观察大猩猩的活动 B.用摄影机拍摄猎豹动作,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
C.卧龙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
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反应敏感
27.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每一次实验可设定的变量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多个
28.用实验法探究生物学问题时,确定了探究课题后,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A.发现的问题 B.观察的结果 C.提出的假设 D.得出的结论
29.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A.有光和无光 B.有空气和无空气 C.有光和无空气 D.有水分和无水分
30.某学习小组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设计方案,其中最科学的一种是
A.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不放任何东西,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B.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入干燥的土壤,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C.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入干燥的土壤,将2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D.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入干燥的土壤,再用纸板盖在潮湿土壤的一侧,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在广阔的地球表面,地形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别很大。与各种环境条件相适应不同地方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因此,就有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请再举出两个恩施地区有的生态系统。如:___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___生态系统。
2.如果把鱼从池塘中捞出来,用不了多长时间它就会死亡, 这 说 明鱼类的生活需要_______________;如果池塘中的藻类等饵料大量减少,鱼类同样也会死亡,这说明鱼类的生活需要_________________;如果池塘中的鱼数量过多,也会造成有些鱼死亡,这说明鱼类的生活需要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__________________。它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菊一般在秋天开放,这主要受日照时间长短的影响。从夏天到冬天,日照时间越来越短,到了秋天,当日照时间短到某一特定的数值时,菊花就开放了根据这一特点请你想办法让菊花在盛夏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747年,有位科学家将12名病情严重的坏血病患者分组进食,其中2人每天给2个橘子和一个柠檬,其他10人不给橘子和柠檬。结果,食橘子和柠檬的2人6天后病情好转,26天后2人康复,另外10人的病情没有明显改善。后来,科学家从柠檬汁中取出一种活性物质,取名维生素C,也称抗坏血酸。你认为科学家发现无所谓维生素C的过程做,采用的主要是 法。
6.在用实验法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过程中,两只死老鼠的惟一区别是 ,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进行实验是为了进行 。
7、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处),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问题:
假设:
设计方案:⑴、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⑵、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⑴、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鼠妇,静置2分钟。⑵、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2
黑暗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19 18
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问: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洗手?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8.腐肉生蛆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人因此说“蛆是腐肉变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这种说法
。
9. 资料分析: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曾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①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②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的食物;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1)上文①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答: _________________。(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可能是_____________(3)步骤_______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4)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请写出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是昆虫学家做的一个对照实验。第一组:捉取30只灰褐色的山地蝗,放到灰褐色山地背景中,然后放人几只鸡,1分钟后,山地蝗被吃掉4只。第二组:捉取30只灰褐色的山地蝗,放到绿色草丛的背景中,然后放人了同样数目的鸡,1分钟后,山地蝗被全部吃掉。根据以上实验完成下表。
组别 放入蝗虫 蝗虫颜色 背景颜色 放入鸡 时间 剩余蝗虫
第一组 30只 1分钟
第二组
请你再思考一下,以上实验中,变量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问题
2009年建始县七年级生物单元检测题(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2ⅹ30=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C D B A B A A D C A B D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A A D D A A D B D A C C B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生物圈 森林 , 陆地, 湿地 , 城市 , 农田等(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 水 , 营养物质 ,生活空间
3. 生态因素 , 生物因素 , 非生物因素
4.夏天在白天遮光一段时间
5.实验法
6.有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 对照
7.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设计方案:明亮 阴暗 光 阴暗
方法步骤:(1)主要从讲究卫生角度出发 (2)光照
8. .不同意。实验设计要求控制唯一变量。(可以设计类似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也可是雷迪实验,也可自己设计)只对一问不给分
9.(1)实验假设 (2) 错误的 (3)② (4)观察、实验等等(任选两种
10
组别 放入蝗虫 蝗虫颜色 背景颜色 放入鸡 时间 剩余蝗虫
第一组 30只 灰褐色 灰褐色 几只鸡 1分钟 26
第二组 30只 灰褐色 绿色 一样多的鸡 1分钟 0
答:变量是背景颜色。环境影响生物。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