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一、教材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种子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开花、结果。学生对花的形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未必清楚花的结构。而了解花的结构,是理解植物植物传粉、受精、结果的基础。因此,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观察与思考”活动,了解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尤其是了解雄蕊、雌蕊的结构,为后面学习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内容打基础。教材在“观察与思考”活动之后,再图文结合总结花的基本结构。
了解花的结构后,教材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简要介绍了植物的传粉、受精的过程以及受精完成后胚珠和种子、子房和果实对应关系。“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部分内容是抽象、看不到的,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引起学生关注本节所学内容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教材最后介绍了人工授粉的意义和操作方法。
2.学情分析
开花和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是学生平时未必认认真真地观察过花和果实结构,更别说深入思考两者内在的联系了。教材是以桃花为例来观察和学习花的基本结构的,但考虑到有些学生未见过桃花,而且桃花太小,不容易采集给学生观察。所以教师将桃花改为学生常见的在校外的洋紫荆花。
学生已初步学会运用导学案自主学习的方法,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结合导学案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1.知识目标
(1)说出花的基本结构名称和主要功能。
(2)知道植物的传粉方式和受精的过程。
(3)说明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学会观察花的基本结构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2)通过阅读教材、读图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习惯。
4.重点:花的基本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难点: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三、学习方法:
结合导学案,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
境
导
入
出示桃花、荷花、洋紫荆、梅花图片。
说出花的名称,比较、思考这些花的相同结构。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为学习花的基本结构做铺垫。
花
的
结
构
Ppt出示实验要求,指导学生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并说出洋紫荆花的基本结构,重点比较雄蕊和雌蕊的结构。
1、阅读教材上“桃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和相关文字。
2、对照图片说出洋紫荆花的各部分结构和主要功能。
3、比较分析雄蕊和雌蕊的结构,知道雄蕊和雌蕊是一朵花的重要结构。
学生通过实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花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后面的传粉做铺垫。
?
传??粉
指导学生结合导学案,阅读教材,自主学习以下内容:1、传粉的定义;2、传粉的方式:异花传粉、自花传粉;3、异花传粉的媒介:风、昆虫。
阅读教材上图片和文字,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上相应的练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受??精
动画展示受精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其过程。
通过观看动画,一学生为同学们讲解受精过程,其他同学认真听、细心分析,作出修改补充,并给予评价。
通过讲与评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并让学生学会倾听、分析思考。
通过观看视频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
果实和种子的形 成
展示果实形成过程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果实和种子是由花的哪些结构形成。
1、积极思考,带着问题观看,领悟花与果的关系。
2、完成导学案上相应的练习。
理解花与果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实践应用
1、小结花的基本结构,引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概念。
2、出示玉米的雌花和雄花。
3、出示玉米果实缺粒的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原因及补救方法。
1、复习花的基本结构和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
2、知道不完全花的概念。
3、思考玉米果实缺粒的原因,说出人工授粉的过程和意义。
联系生活,关注所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堂检测
1、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练习。
2、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学生懂的知识,教师不讲;教师重点讲解学生不懂的知识点。
1、完成导学案上相应的练习,检测所学的知识。
2、每一小组派代表展示练习答案和评价答案。
通过练习、讲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巩固学习效果。
五、板书设计
一、一朵花最重要的结构:雌蕊和雄蕊
二、传粉和受精过程
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胚珠 种子 果实
受精卵 胚
六、教学反思
本节的理论知识比较多,也比较枯燥,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认为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合理运用多种媒体非常重要。如在讲解"花的结构"时,让学生解剖洋紫荆花,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在学习"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时,让学生观看视频,使学生看到平时看不到的生命现象。在描述"受精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和"时,请“小老师”来讲解,让学生有成就感。活动多样化,能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在此过程中,也要注意书本的充分运用,媒体不能滥用,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本自学的,就给时间他们阅读自学,在书中寻找答案。
??为了增强学生的评价意识,在学生上台展示练习答案后,教师不急于评价,而是让台下的学生修改补充并作出评价,这不仅让学生学会倾听,还增强学生了自评和互评意识。
??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1、本课容量大、活动多,要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才能做到收放自如;在学生讨论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加强引导。
2、新课标还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爱护花的情感、珍爱生命的态度。如上课伊始,教师给学生欣赏美丽的鲜花照片,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但在看"果实的形成"视频后,教师如果能用一段话"在品尝美味的果时,别忘了说声感谢你,花朵"来教育学生,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