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4小马过河 教案(2课时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4小马过河 教案(2课时含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2 15:0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1.认识“棚”“驮”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愿”“意”等8个字,会写“愿意、麦子”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4.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重点难点】
重点:
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难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见过马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呢?其实马一直是人类的好帮手,会帮人类做好多事情,帮忙运输东西、做农活啦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小马的故事,请打开课本,读一读《小马过河》。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自然段标序,圈出生字词,同桌互相正音。
“挡、浅”读第三声,不易读准,可组词记忆。多音字“坊”在第12课中出现过,引导学生回答多音,组词读准字音。开火车认读。
2.重点交流的几个字:
“愿”半包围结构,14画,下面的“心”不宜写大;
“意”上中下结构,13画,可记做“音”+“心”,注意区别同音字“义”;
  “麦”单一结构,7画,注意区别形近字,秦、奏、奉等;
  “该”左右结构,8画,注意区别形近字,孩、核、咳等;
  “伯”左右结构,7画,注意区别形近字:怕、拍、佰等;
  “刻”左右结构,8画,左宽右窄,注意区别形近字:该、核等;
  “突”上下结构,8画,注意不要把下部的“犬”写成“大”;
“掉”左右结构,11画,右边的“卓”不要写成“桌”。
  3.根据动画书空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相机纠错。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词,集体交流。
三、再读课文,整体认知。
播放朗读录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讲小马过河时发生的事)。引导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来说,条理清晰。
四、作业。
  1.抄写生字;2.将故事内容讲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认读生字词,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习,了解寓意。
  1.学习第1、2自然段,理解小马长大了,愿意帮妈妈干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理解“马棚”“一匹”等词。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分角色读。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小马长大了,愿意帮助妈妈做事,而且有礼貌)
  (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
2.自由读第3-6自然段。思考:小马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
小马过不了河,为难了。“去路”,指往前走的路。“挡住了去路”,就是没法再往前走。小马是怎么想的?指导读出语气,轻读。
  (2)小声读第4-6自然段。思考:小马过不了河,它是怎么做的?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它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
①指名读第4自然段,思考:老牛怎么说?
②指名读第5自然段,注意“立刻”。
小松鼠说河水很深。和老牛说的比较,为什么它们的说法不同?
出示幻灯片对比,它们说法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引导学生按“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3)指名读第6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小马会“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老牛说河水浅,小马“立刻”准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马“连忙”收住脚步。“立刻”、“连忙”两词都含有“快”的意思,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又不敢试一试。)
3.学习第7自然段,指名读。思考:小马的妈妈怎么说的?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1)指名读,找出小马妈妈说的话,
(2)联系上下文理解“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不要听别人一说就信以为真,一定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在思考的基础上,再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指名读第8自然段,思考:小马是怎么过河的?过了河它有怎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怎么得来的?(这是小马自己试着过河才知道的。因为它既不像老牛那样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样矮小。)
三、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
小马问老牛的话,后面是问号,要用疑问的语气读。老牛的回答,说得平静要读得平缓。松鼠的话后面的话用的是感叹号,表示语气加重。要读得急促些,声音要高一点。“小马吃惊地问”,表示小马害怕紧张,教师可先示范。小马妈妈的话,要用诱导、亲切的语气读。
四、总结交流。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从这篇课文中学到的道理。完成课后练习。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预习新课。
【课文小结】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马驮麦子去磨坊的时候,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妈妈叫小马试一试,小马终于过了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说的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要动脑筋思考,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起因 送小麦去磨坊 小河挡住去路
第一次过河 询问老牛 水很浅,能蹚过去
经过 第二次过河 松鼠阻拦 水很深,会淹死
第三次过河 询问妈妈 河水深浅,自己试试
结果 下了河并到了对岸
启示 凡事要自己动脑筋,自己试试。
【教学反思】
《小马过河》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巧妙设置悬念,顺应儿童心理,富有童趣,且能引发儿童思考。字教学中应当注意这种趣味性,不能讲的生硬死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分角色朗读,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等等。
本单元课文都有精彩的对话,本文对话时的提示语鲜明的展现了人物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指导说话人物的语气和神态,在分角色朗读时会更加有趣味性。指导学生读出说话的语气是重点,要引导学生一定联系上下文语境,联系自身经历去了解解读。把握好人物的心情和语气,能引导学生深入的了解课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