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知识目标】
①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时间;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②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就;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③了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内容;掌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与性质;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何为工业化?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人均拥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①制定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基本任务:⑴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⑵相应的发展交通运事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⑶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③时间:1953—1957年;
④巨大成就:⑴武汉长江大桥;⑵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大型轧钢厂、沈阳第一机床厂;⑶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
⑤结果和意义:到1957年底,第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长春“一汽”的解放牌卡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①时间:1954年9月
②地点:北京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9.15-28 北京中南海怀仁堂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四位山西女代表,从左到右分别为胡文秀(刘胡兰的母亲)、郭兰英、李辉和申纪兰。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2、内容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⑴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⑵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⑷宪法规定了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4、会议意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1.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制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这次会议指的是
A.中共七大
B.开国大典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决定最早写进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八大政治报告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共十二大政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