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荷花 (2课时表格+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3.荷花 (2课时表格+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2 18:2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荷 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蓬、翩”等生字,会写“瓣、胀”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3.情感与价值
通过对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的反复诵读、感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文中对荷花静态美的描写,能用优美的语言描写其他植物。
【教学难点】
体会想象部分中出现的动态描写。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出示挂图:这是什么花?说一说你所看到的景色。
1.先从整体上引导学生看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觉得这池荷花怎么样?这池荷花在什么地方?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引导学生从局部观察。
荷花的叶子和花朵是什么样子的?图画上除了荷花,还画了哪些景物?看了这幅荷花图后,你有什么感想?
我们来看看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写荷花的。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反馈:
字音: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读准“挨挨挤挤”,理解这个词语。
提出不懂的词: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子。(看图理解)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3.初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注意读音要准确,不多字、漏字。
5.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
三、再读课文,精读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一……就……”这句说明了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
(3)第1自然段中哪个词表达了“我”去荷花池看荷花的迫切心情?(赶紧。)
(4)读一读,找出描写荷花香气的词。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画出直接描写荷花形状的句子。(第4、5、6句。)
(3)本自然段中写了荷花哪几种不同的形态?(才开、全开、未开。)从图中找出这三种形态的荷花。
(4)课文用什么词把三部分连接起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5)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6)读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体会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冒”写出了荷花的亭亭玉立、生机盎然,又写出了荷叶的茂盛。)
(7)画出描写荷叶的句子。
  这句话中写荷叶又多又密的词是(  ),写荷叶颜色的词是(  ),写荷叶形状的词是(  )。
(8)这段话主要写荷花,为什么要写荷叶?(荷叶茂盛,荷花就多。在碧绿的荷叶的衬托下,荷花显得更美丽了。)
(9)小结:这段话写了荷花的形状。谁能概括出荷花的形状美在哪里?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1)概括段意。(荷花形状各异,十分美丽。)
3.学习第3自然段。
(1)理解词语:姿势、姿态。
(2)看图说说白荷花有哪些姿势。
(3)为什么说“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真了不起”?
(所有的荷花都很美,各有各的样子,而且它们的样子不时地在改变。所以画家要是能画下来,是非常了不起的。课文这样写是为了说明荷花的姿势美。)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概括段意。(白荷花的姿势很美。)
四、作业小练
1.背诵第2~4自然段。
2.看图仿写。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第1~3自然段,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荷花的美的。
2.背诵第2~4自然段。
二、继续新课
学习第4、5自然段。
1.听录音,讨论:这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学习第4自然段。
  (1)面对一池的荷花,作者想到了什么?
(2)想象中的“我”美吗?美在哪里?
(静态美: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光彩照人;动态美: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十分美丽。)
(3)“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说明了什么?(它们生活在荷花池里十分快乐,从而衬托出荷花的美丽。)
(4)为什么“我”过了好一会儿,才记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荷花太美了,“我”看得入了迷,把自己都忘了。)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练习背诵。
(7)概括段意。(“我”看着美丽的荷花,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三、畅谈收获
1.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2.背诵自己知道的有关荷花的诗句。
/
【板书设计】
荷花
荷叶—圆盘
荷花—白色、形状各异
“我”—浮想联翩
“我”爱荷花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我在教学时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或演绎,或归纳,明确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然后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荷花的语句。
[不足之处] 在自学部分,未能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教师的主控意识过强,教师出示的自学要求,没有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来对待,学生没有质疑问难、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 
[再教设计]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尽量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做法。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先想想:学生会怎么想,会怎么问,自己应该设计哪些相关的预案,这样才能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