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3课时表格教案+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3课时表格教案+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2 19:3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兄、倍”等生字,会写“符、欲”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3.情感与价值
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三首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三首诗的内容。
【教学难点】
想象三首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1.同学们,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你们谁能说一说,都有哪些啊?
(学生自由回答。)
2.这些节日中,有一个节日非常重要,每年为了这个节日,国家运输部门都要早早准备,来应对春运大军。现在,你们知道老师说的是哪一个了吧?(春节)
3.“春节”在古语里还有一个名字,叫“元日”。(板书课题)
4.从课题里,你们能联想到什么?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春节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发言。)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教师范读古诗。
2.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进行朗读。
3.全班齐读。
4.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①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②指名读,然后再交流读。
③教师指导,强调要点。
  ④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5.出示生词,同桌互读。
三、再读课文,精读感悟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诗中是怎样写的?再读古诗。
3.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结合图画说说古诗的意思。
4.集体反馈。(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概的意思即可。)
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四、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受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气氛)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3.讨论:到底还要不要办春节晚会?(学生各抒己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关于春天的诗句,谁能说说有哪些诗句?
学生背,教师顺势板书。
解诗题,了解有关清明的习俗。
二、整体感知,学习诗歌
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民乐《雨打芭蕉》),教师朗读《清明》,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中哪些字词用得好。
学生:欣赏图片、音乐及教师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本诗以及对本诗的评价。
“纷纷”(在诗人杜牧心中,“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
比较:纷纷之雪──大
纷纷之雨──细
揭示了春雨的特点。
比较: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雨:“如倾如注”
秋雨:“淅淅沥沥”
小结:揭示了春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放的花朵,春雨迷蒙,像烟雾般笼罩着柳树。“纷纷”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分析,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由何而来?
“行人”“断魂”:
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添了愁绪。
  小结:通过品味“纷纷行人”和“断魂”,我们体会到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遥”:
揭示了“遥”的妙处:不远不近的距离,包含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引起无穷的想象。
“杏花村”:
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增加了诗歌的美感,引起了无限的想象。
小结: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可是通过对这两个词语的分析,我们发现诗歌言已尽而意未完,它留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课文展示,深入文本
1.展示信息,引发思考。
学生:各小组演示课件,汇报收集整理后的材料。其他学生记录并收集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教师:总结评价,简要概括。
活动依据:开放式教学活动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从而让更多学生获得全面、主动、自由、和谐的发展。
2.分组活动,构图绘画。
学生:分四个活动小组讨论,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清明》这首诗配一幅插图,并通过投影仪进行展示。
教师:做适当的优劣点评。
活动依据:在课堂上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把“表达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真正的主人。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思路,把语文学习和专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创造的快乐。
四、拓展探究,迁移提高
教师:课件展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学生:找出这首诗的关键词并进行评价,展开合理想象,口头描绘这幅图景。
活动依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课堂教学要来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能。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1.在古时候,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无尽的思念之情,著名诗人王维就写下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读题,释题。
题目很重要,它是引导我们走进课文、走进古诗的一扇门。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①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
②借助注释理解“山东”不是指现在的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诗中指作者的家乡。
③题目中有一个字——忆。(指谁?回忆谁?)
  3.再读课题。
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回忆起了家乡的亲人。
他的心情可能会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读题)
此时的王维可能难过,也可能略觉孤单,带着你的理解齐读诗题。
回忆源于内心,诗人在重阳节回忆起亲人会有着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诗中去感受一下吧!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生字的认读。“兄”的拼读要注意,是三拼音节。“异”的写法要注意,上半部分是“巳”字,是封口的。“佳”的右半部分是个“圭”字,第二横和第四横要略长。
3.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三、诗文解读,走进内容
1.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15岁那年,王维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京城长安想取得功名,实现个人的理想。写此诗时王维只有17岁,恰逢重阳佳节,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诗人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
2.17岁的王维身处“异乡”,作为“异客”是什么滋味呢?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在书中圈出。
①学生汇报,板书:“独”。(组词:单独、独自……)
没错,诗中的“独”就是“独自”的意思。
②汉字是会说话的,仔细看看“独”字,它的背后隐藏着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王维当年的生活,寻找他那孤独的身影。
出示句式,学生想象说话:
远在异乡,当王维    时,却只能    。?
根据学生补充的内容体会情感,引发朗读这一诗句。
③由此可见,当王维吟诵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句时,他心中该是多么酸楚啊!
角色互换:王维啊王维,当身边的亲人都团聚时,你这个异乡异客能干什么呢?你的心情怎样?带着感受读诗句。
王维啊王维,当别人呼朋引伴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在想着谁?念着谁?读出思念之情。
不管你如何想念亲人,你仍在异乡,不管你怎么孤独,你仍然是异客。带着此时的感受,齐读诗句。
3.即使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即使满腹才华被他人赏识,孤单无助的王维仍是一名生活在异乡的异客,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亲人,这是魂牵梦萦的思念啊!尤其是在过节的时候,这思亲之情更是深切,诗人把满腹思念都倾吐在哪句诗中了?(学生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①整首诗中,这一句流传最为广泛,每个字都凝结着诗人的情感和心血。再读,哪个字或词触动了你的心弦?(板书:倍思亲)
②换词体会情感。
“每逢佳节更思亲”“每逢佳节又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
  a.读一读,你发现三句诗有什么区别?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b.“倍”(组词:加倍、双倍……)
在这里,“倍”就是“加倍”的意思。一个“倍”字,既表现出今日思亲之情的强烈,又表现出王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亲人。
c.用你的朗读表达出王维的这份思念。(个别读、师评价,齐读)
③“每逢佳节”指的仅仅是重阳节吗?还可能是指中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是的,不管是中秋还是除夕,它都是家人团聚的大好时机。人们都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边读边想,在不同的节日里,远在异乡的王维都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诗人的心情、神情来说:
每逢    节,我看到    ,想起家乡的亲人,    。?
④配乐《九月九的酒》,指导朗读。
平常也就罢了,而佳节来临时,别人家举杯畅饮、庆祝团圆,而诗人却只能孤独地回忆这一幅画面,怎能不使他“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家乡人、家乡事频频从王维的脑海中闪过,这些都令他刻骨铭心、难以忘怀,他怎能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17岁的他还是一个孩子,就已经背井离乡。生病时没人照顾,遇到困难没人帮忙,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
好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千多年来,它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啊!
每当国庆佳节,还在他乡的莘莘学子,会在心底默默地念起:    。?
中秋来临,远在外地求职谋生的人们,会对着明月诉说:    。?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欢聚一堂,海外游子,会面向祖国的方向深情地诉说:    。?
4.此情此景,让你不禁还想起了谁的诗?(学生补充积累的思乡诗)
课件逐一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睹物思人,看到人家登高游玩,他会想到谁?
6.家乡亲人的一举一动那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却不能真实地拥抱、交谈,这种痛苦的滋味真令人心碎呀!尽管心中倍思亲,可他却只能面向东方,含泪诵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角色互换:兄弟啊,看着这漫山遍野的茱萸,你想起了谁?
你会对他说什么?(可以引用诗句)
你想祝愿他什么?
②是呀!家乡的亲人团聚在一起,他们又何尝不在思念着王维呢?登高远眺,无限的牵挂、担忧、思念涌上心头,他的亲人们也一定会面向远方,大声喊出(屏幕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
7.余音式朗诵:这幅画面中最令人遗憾的是“少一人”,“少一人”是诗人王维此时最大的痛,也是家乡亲人们心底最大的痛,“少一人”在王维和兄弟们的心中不断地撞击着,我们共同来表达他们心中无奈的呐喊,一组读后两句诗,其他三组接连重复“少一人”。
四、回扣诗眼,感悟诗“心”
1.回头再看看“忆”字,单单指的就是“回忆”吗?更多的是一份思念。
2.王维思念亲人,所以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时,王维就想到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又一个离家的重阳节,王维独自登上异乡的高山,回想起遍插茱萸的团圆场面,大声地吟诵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看不见的是深深的乡情,舍不弃的是浓浓的亲情,当我们身在远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时,我们也不禁吟诵起这首诗。(学生齐读古诗)
五、升华情感,深入人心
1.诗歌,不仅可吟也可唱,让我们跟着曲调把王维那份思乡之痛倾诉出来吧!播放歌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跟着一起唱。
2.短短的四句诗,仅仅28个字,将道不尽的离愁,诉不完的思乡,曲折有致地铺展在我们面前。当我们今天再次读起它的时候,涌向心头的又岂止是感动?不知不觉间我们也走进了这浓浓的乡愁中,今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啊!
【板书设计】
元 日
(宋)王安石
解诗题  放爆竹
读诗文  喝屠苏
明诗意  迎红日
悟诗情  换旧符
清明雨纷纷人断魂愁绪情怀何处有杏花村言尽意无穷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客——倍思亲——少一人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春节,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提到春节,脑海中总是会浮现许许多多美好欢乐的画面,因此在学习“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古诗时,我提问:“你们放过鞭炮吗?谁来说说你们当时放鞭炮时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呀?”学生们畅所欲言,说自己捂住耳朵躲在一边,哥哥姐姐们小心翼翼地去点燃鞭炮,爆竹燃放的时候火光冲天,大家又笑又跳,开心极了……这些生活场景通过古诗再次让学生们感受到了那份欢乐,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了诗句,而诗句所描绘的内容又反过来加深了孩子们对新年到来的感受,相得益彰。
[不足之处] 小学生学古诗文最主要的方式是“读”,要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一遍比一遍读得好,最后自然能背诵下来,这一点我做得不足。
[再教设计]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文教学离不开对字词语句的理解。有时字词理解了,诗意也就知道了,作者的感情也就体味到了。一首诗在教学时要抓准诗眼,抓好诗眼。如“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句中的“暖”字就是诗句的“眼”,在抓准这一“暖”字后,再进一步引出其他内容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