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3课时表格教案+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3课时表格教案+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2 19:4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介绍家乡节日时的民风民俗,记叙的时候努力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畅。
2.写节日里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时,要把故事发生的经过写清楚、写明白。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
如何用生动流畅的语言,介绍自己家过节的过程
或节日期间发生的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图片和课件。学生课外了解和搜集有关家乡节日的民风民俗。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1.出示课件: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照片。
2.同学们,你们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能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吗?
(学生自由讨论。)
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节日。
二、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
春节(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 清明节(四月五日)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七夕(七月初七)  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
重点提示:这些节日里面除了清明节,其他节日的时间都是农历的日期,大家记住了吗?
三、联系实际观察生活,进行习作练习
1.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的传统节日,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讲你是怎样过节的?(任选一个节日来讲。)
2.在你过节的时候,都发生了哪些一直让你不能忘记的事情呢?也讲一讲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随堂练笔,指导写作
在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写下自己的节日印记。
要想把家乡节日的习俗写好,这和仔细观察是分不开的。观察时,要认真地观察节日活动的场面和细节,认真地听和想,还要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观察场面要抓住重点场面,并注意观察的顺序,要注意自己的真实感受。
如果是写一件事情,要注意:开头要告诉别人是什么节日,地点在哪里,都有哪些人,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么样,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这些东西都要写清楚、写明白。
二、学习修改作文
1.教师出示优秀示例和典型错误范例,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
2.讨论如何对典型错误示例进行修改。
3.指名反馈,教师适当点评。
4.教师总结修改习作的方法。
修改习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自己读,自己发现;别人读,“我”来发现;“我”来读,别人来发现。通过三轮阅读,我们可以对自己习作中的以下方面做全面修改。
①错别字以及语句不通顺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处。
②材料选择不当、主题不明确等。
③进行润色,在表达手法上多花心思,争取写得更好。
5.学生独立修改习作。
三、誊抄习作,欣赏范文
家乡的春节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日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爆竹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仿佛要把祝福送到千家万户,爆竹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
放完鞭炮,大家就开始吃早饭。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口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就要去拜年,这无疑是一件高兴的事,因为可以得到很多压岁钱啊!
真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都能像我一样开心快乐哟!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激趣导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祖国的传统节日吗?
生:知道。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师:前一节我们各小组对我国的传统节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大家肯定有许多收获,那就让大家一起来分享我们的成果吧!现在,我们就按照顺序开始展示吧!
二、展示成果
A生: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知道各地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比如吃饺子,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展示课件。(出示家人包饺子图片)
介绍家里饺子的形状、颜色以及口味。
B生: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习俗。
师:今年春节,除夕之夜我们是怎么过的呢?
C生:吃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齐说)
D生:我问过奶奶,奶奶告诉我,拜年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人们相遇时,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话语。这是我给爷爷奶奶拜年的照片。(展示课件)
师:你知道的真不少!看来你很会学习,知道向老人请教生活知识。
E生:我知道很多关于中秋节的诗句,读给同学们听。
……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个人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老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中自主、合作学习,通过相互评价,提高习作能力,在探究中提高自己。同学们的兴致都非常高,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讲了许多节日的趣事或者关于节日的知识。
[不足之处] 对于刚刚接触习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自主审题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开始时,学生找不到习作的要点,更找不到习作的关键所在。有些同学急于发言,语言没有组织好,出现了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
[再教设计] 要一次次地引导,让学生抓住每次习作的题眼和重点。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独立审题的良好习惯。多从生活中搜集题材,写自己要表达的美好意愿。在课前先预设好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能够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