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花 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燥、雅”等生字,会写“芬、芳”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情感与价值
逐段读熟,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观赏鲜花图,激发学趣,引发质疑。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和读长句子的情况。
3.检查学生读书的情况,师生相互评价。(重点纠正学生读不准确的字音和句子停顿的问题。)
4.交流阅读收获,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围绕开课时质疑的问题,组织交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精读感悟
(一)引导学习第1自然段。
(二)品读写八种不同花开的句子,交流读后的发现和感受,体会表达方法。
1.齐读写八种花开的句子,边读边想:在读中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在读中发现表
达的特点。
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书中的发现。
3.全班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4.师生合作交流,想象品味八种花开的不同说法,体会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说法。
(在想象理解、鉴赏评价、感情朗读的学习过程中体会花开的美,课文表达得具体、形象,提升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感悟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5.迁移方法,学习表达。
(1)创设情境,合作朗读。
(2)仿照课文的表达方法,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开放的样子。(鼓励学生用上课文中学会的词语或平时积累的词语。)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四、积累词语,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第1自然段中出现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生词。同学们上节课学了《花钟》的生字词,读熟了课文,老师现在要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全都记住了。(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们把这些词语齐读一遍。
2.听写生词。
3.对照改正。
二、精读感悟,学习表达
1.同桌合作你读我找,看看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有哪些花呢?课文是怎么介绍这么美妙的、神奇的花钟的?
2.出示并欣赏课文中出现的花的图片,说出花的名称。
3.这些花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呢?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你读我写。(老师在黑板上贴钟的演示图,学生边读课文,教师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相应的位置写花名,而且字的色调与花的特点相符。)
4.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1)读读课文中写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句子。
(2)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
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5.品味写花开放的句式。同学们,请看这两段话,都是描写花开放的,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想一想,你更喜欢哪一自然段的写法?为什么?
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语言生动形象。
6.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品读每一朵花开放的特点。这么多美丽的花朵,你想做哪一朵花?请你读给同学们听吧。
7.结合课后“小练笔”练习表达,学生互评。
三、继续追问,了解原因
1.为什么在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请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
2.哦,原来原因是这样的,我不相信,你能举个例子吗?
3.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除了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之外,还与什么有关?
4.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花的开放与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吗?
四、深入探究,留心观察
同学们,植物学家为什么能设计出花钟来呢?
五、小结
同学们,大自然还有很多花正在开放呢!只要我们用一双锐利的眼睛去发现,用聪明的脑袋去思考,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发现,那些花会开得更灿烂。
六、布置作业
1.完成随堂辅导。
2.背诵第1自然段。
/
【板书设计】
花 钟
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
温度、湿度、光照
原因
昆虫活动
修建花钟
留心观察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欣赏鲜花的多媒体课件,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丽,激发了学生对花的喜爱之情。课堂上,我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如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默读、引读、齐读、配乐读、做动作体会读等,来理解课文内容,从阅读中感悟词句的优美,培养他们的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不足之处] 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培养还不够到位,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字词的教学所用的时间较多,出现了前紧后松的现象。
[再教设计] 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同时,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