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 作
奇妙的想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能够写出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的作文。
3.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教学重难点】
能够写出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的作文。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做好预习。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1.同学们,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指名回答。
2.师:我的心愿可多了。我想穿越时空去会古人,揭开古老的历史谜底;我想登上时光穿梭机,到未来去看一看;我真想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钻到他的脑子里瞧一瞧;我更想拯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绝症病人……
3.同桌之间说说自己的心愿。
4.这么多心愿能实现吗?那就要靠我们丰富的想象了。
二、根据积累,自由选题
师:这里有很多题目,发挥你无穷的想象力,写出一个完整的小故事吧!
1.最好玩的国王
2.一本有魔法的书
3.小树的心思
4.躲在草丛里的星星
5.手罢工啦
6.滚来滚去的小土豆
7.假如人类可以冬眠
师:如果这些话题你都不感兴趣,也可以自己另外选出一个话题,完成你的习作练习。
小组选代表交流:同学们交流得非常愉快,谁愿意把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分享呀?
三、习作指导
(一)如何完成你的想象呢?
1.想象要大胆。比如,《神笔马良》一文,作者就大胆想象出马良想要为穷人画画,感动了神仙,因而他得到了神笔,画什么就有什么。
2.想象要合理。写想象作文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要合乎情理,不能胡编乱造。
3.想象要美好。想象作文必须有一个“美好”的中心。
4.想象的内容要具体,切忌说空话。
(二)学生自己口头编故事,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讲故事,交换意见;集体交流,介绍故事大概,并说说自己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学生口头编童话可以不受汉字的约束,想象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说话的能力提高了,表明他们的思维能力、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这样由说到写,学生编写童话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同时,同桌互说既可以给每个小朋友说话的机会,又能让相对不爱思考的学生从同学的思维中得到启发,从而拥有自己的想法。
四、写作练习
同学们,大家的想象丰富多彩,各有千秋。听着你们的故事,老师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现在,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故事写下来吧!老师要提醒大家,写故事时不仅要注意故事生动、想象合理,还要做到语句通顺。聪明的小朋友还可以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有选择地用到故事里去。
学生写童话,教师巡视。写好的小朋友可以自己读,也可以跟好朋友交流。
[设计意图]习作之前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写作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写作时把握一个度。学生在写童话时,我没有对学生的写作题目、内容进行限制,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已经写了本单元的习作,我们这节课就要讲评、修改自己的习作,你觉得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二、学习修改作文
(修改习作要把握住习作要求,才能让自己的习作更精彩。)
回忆本次习作要求。
课件展示:
(1)本次习作的题材是童话。
(2)想象的“故事”要注意说清楚时间、地点及经过。
(3)你想告诉大家的“道理”可以直接写出来,也可以蕴含在故事里面。
(4)故事的“主人公”不可选得太多。
三、同桌合作,交流展示
1.互听互评。
(1)同桌互评。
根据以上要求,学生与同桌交流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互相读一读,听一听,评一评,看谁编得最有趣。
(2)小组互评。
小组长推荐组内同学读一下自己编写的童话,大家欣赏。要注意指出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
2.欣赏佳作。
老师推荐同学写的几篇有代表性的佳作,学生相互传阅,交流好在哪里。一人读,其他同学听,然后说说自己的意见。要相互点评、补充。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讲评作文的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学生作文老师讲评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自己讲评价的准则,自己评作文,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评价作文、修改作文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汇报时,我考虑到学生的差异,让三种不同程度的学生上台汇报,这样,给在写作方面相对较弱的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们也能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作文,与人分享,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次习作是编写故事,重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因此在课堂中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放飞想象的翅膀,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组织、引导、帮助,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交流,完成本次的习作教学。
[不足之处] 学生买了很多优秀作文书,平时看了不少,记住不少词语,但大多数学生由于未经老师指导,引用的词句往往不合适,出现了笑话。
[再教设计] 我觉得低年级初学作文,最好用填空形式出现,指导正确使用合适的词句,能使学生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观察思考,能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这样收到的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