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窃、私”等生字,会写“迅、速”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
理解“依然、是否、窃窃私语、免费、长途旅行、稀有金属、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与价值
了解海底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电脑,展牌(光、声音、动物、植物、矿物等)、头饰(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等)。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见过)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看到的大海吗?
2.(放录像)你们看,这就是大海!那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就像一堆堆白雪,多美呀!那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放录像)欣赏海底世界。
4.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感受?
5.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海底世界》一文,通过学习,你们一定会对神奇的海底有更多的了解。
(板书:海底世界)提醒“底”字下面有个点。读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老师跟读)
2.(出示课件)这些字你会认吗?其他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借助拼音读一读。
3.默读课文,找一找,哪句话回答了第1自然段的问题,(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提醒“异”的写法。
4.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呢?
三、再读课文,精读感悟
1.创设情境:现在,我来当船长,你们就是潜水员,潜入课文,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发现情况向船长报告。
2.汇报交流。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①“依然”可以换成什么词?
②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板书:宁静)
(2)“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在游动。”
①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师范读。
②你们想象到了这种奇异的景象吗?请大家边想边读一读。
③海底暗中有光,真是景色奇异!(板书:黑暗却有光)
四、拓展活动
同学们还可以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或书店查阅书籍、从一些媒体上收集更多有关海底的知识,下节课我们一起办个“海底世界”展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
1.听写字词。
2.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指名读第1、2自然段。
二、继续新课
(一)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1.“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2.请你和同桌“窃窃私语”一下。
3.(演示水中听音器)我们用水中听音器来听一听海底的声音。
4.自己读一读。
5.引读。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 )……有的像蜜蜂一样( ),有的像小鸟一样( ),有的像小狗一样( ),还有的好像在( )……
6.海底只有这些声音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你真会读书,还注意到了省略号。大胆地想象一下: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好像……
7.这四个同学想象得很好,谁能把他们说的用上四个“有的”连起来说一说?
8.海底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可能还有我们想也想不到的呢!而这些声音各种各样,千奇百怪,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 ),行进的时候发出( ),遇到危险还会发出( )。
9.海底静中有声,景色是多么奇异啊!(板书:却有声)
(二)自由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课文介绍了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画出来。
2.仔细读一读,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动物,演一演它们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读懂书中内容。)
3.出示头饰,让学生上台来演一演。
4.你还知道哪种动物的活动方式?看录像拓展。
(三)过渡:认识了那些可爱的小动物,海底世界还有形态各异的植物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1.自由读课文第5自然段。
2.思考:写了哪些植物,有什么特点?
3.指导朗读。
(四)精读第6自然段。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海底世界还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有哪些资源呢?听老师来读一下第6自然段,请同学们把海底世界的资源用笔画下来。
1.师朗读课文。
2.学生回答。
3.资料交流。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海底有哪些资源吗?它们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帮助吗?
4.指名说。
5.小结:海底的资源不可计数,人类现在已经在开发海底的资源了。这些资源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五)精读课文第7自然段。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慨?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自由说。
师: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呢?
1.自由读。
2.指导读。读出自豪的语气。
3.齐读。
三、办展厅
1.你们一定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吧!请拿出你们课前准备的资料,一起办几个展厅怎么样?
2.发牌子,各自办展厅。
3.每个展厅选举一个解说员,解说各自所办的展厅。
4.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了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
【板书设计】
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光 声音 动物 植物 矿物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堂课教学以读为主,我设计了两读。一粗读,为什么说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二细读,学生说到哪一自然段读到哪一自然段,当然这次朗读不是浅层次的泛泛而读,而是侧重于理解地读。比如读动物们窃窃私语的样子,我是从“窃窃私语”这个词入手,让学生理解“窃窃私语”是指偷偷地小声说话,海里的动物们和你们一样,也经常在一起说悄悄话。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词语的意思,并且很快地读出了那种窃窃私语的情趣来。
[不足之处] 在本节课中,男孩子的学习热情极高,发言有个性,而且很有见解,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一抹亮色。然而,女孩子们的积极性有待调动和提高。课堂上,我发现部分学生未加入学习的行列。个别设计有些程序化,在引导学生读文和感知的过程中,只注重充分地读,如果在探究“海底声音”以及“海底动物活动方式”时,再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再教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个性化阅读,给学生有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口味不同,阅读材料不可单一化,应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鼓励学生多讨论,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在阅读中,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思想产生碰撞,自然会产生一些个人体验,对于体验中的局限性,教师不要轻易去否定,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