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漏(2课时表格教案+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27.漏(2课时表格教案+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2 20:4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7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婆、脊”等生字,会写“漏、喂”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3.情感与价值
细致观察画面,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及角色的心理活动。能大胆表达,增强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及角色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细致观察画面,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及角色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幅图,图上都有什么呢?(出示课件)老爷爷、老奶奶在干什么?为什么抬头?表情是什么样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老爷爷、老奶奶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老师跟读。)
2.(出示课件)这些字你会认吗?其他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借助拼音读一读。
3.默读课文,找一找,想一想:“漏”是什么?
三、再读课文,精读感悟
1.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归纳段意。
(从前,有一户人家:一个老爷爷,一个老婆婆,还喂着一头黑脊背、白胸脯的小胖驴。山下的一只老虎想吃小胖驴,贼人想偷走小胖驴。)
2.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谁来了?还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老虎——在墙壁上抓。  贼——在屋顶上挖。
(2)老婆婆怕什么?
(“……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3)老虎和贼明白“漏”的意思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可以用文中原句回答)
(“翻山越岭……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4)哪句话写出老虎和贼非常怕“漏”?
(浑身发抖、腿脚发软。)
(5)贼跌到了哪里?老虎和贼都是怎么认为的?从哪里看出来的?
他们都认为是遇到了“漏”。
(“‘漏’捉我来了!”“‘漏’等着吃我哩!”)
(6)老虎和贼为了甩掉“漏”,他们做了哪些努力?
老虎: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贼: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四、课后作业
本篇课文,语言生动有趣,回家继续阅读课文,体会老虎和贼内心的想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
老虎和贼慌慌张张地逃走之后,就放弃吃小胖驴和偷小胖驴的想法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后半部分。
二、继续新课
1.下雨了,老虎和贼还想着小胖驴,一回头老虎和小偷碰了面。
老虎认为谁是“漏”?贼认为谁是“漏”?遇到后他们心里怎么想?
老虎把贼当成了“漏”,贼把老虎当成了“漏”。
老虎和贼都认为:“这下我可活不成了!”
2.老虎和贼的结局是什么?
一齐滚下了山坡,并且都吓昏了过去。
3.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小胖驴被吃掉、偷走了吗?这“漏”到底是什么呢?
三、畅谈收获
师:这个故事中的老虎和贼真愚蠢真笨,这故事可真有趣,真搞笑。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思考,不要慌张。
/
【板书设计】

吓跑虎和贼
虎和贼再相遇
“漏”再现
误会惹的祸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学生自身的特点,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构建了一座桥梁,孩子们多元解读文本,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因此,课堂上呈现了五彩缤纷的精彩场面。
[不足之处] 有句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课堂中的小环节把握是否恰到好处,而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则恰恰疏忽了这些,该细推敲的地方草草收场,对于学生的问题没有及时反馈,使学生失去了学习锻炼的机会。
[再教设计] 字词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分量,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应加强字词教学的力度。想想自己平时的教学,时间充分却也未能细致教好每课的生字和词语,导致生字和词语默写几遍,都有学生出错,学生写起作文、日记来错别字连篇。看似简单的字词教学可真是不能小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