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案()
主备人: 审核人:
课 题 20.1.2中位数和众数(1) 课 时 总课2时
班 别 课 型 新课
时 间 教 具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中位数的定义,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中数;过程与方法:会利用中位数和中数分析数据信息并作出决策;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 利用中位数定义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会用中位数分析数据信息并作出决策
预 习 内 容 及 学 法 指 导 预习笔记:阅读教材页(一)自学提纲 (二)典型问题 (三)疑难问题
学 习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教学笔记
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2’) 出示目标 交流预习(5’) 某学校数学竞赛,初赛要从15名学生中选出前8名进入决赛,小明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决赛,请你告诉他应该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8名? (教师出示课题) 目标: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2.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出示预习提纲:1.中位数:把n个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处于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2.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 的那个数据,叫做这批数据的众数。3.学习小组7个男同学的身高(单位:米)为:1.66、1.65、1.72、1.58、1.64、1.66、1.70,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为()A.1.65 B.1.66 C.1.67 D.1.70 4.已知一组数据2,1,,7,3,5,3,2的众数是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2 B.2.5 C.3 D.5 学生倾听并作答,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回答:中位数 齐读目标,了解学习任务。明确重难点。 学生出示预习提纲,各组长检查提纲,并选出一组来展示,然后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提出质疑,解决。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教学笔记
引导探究 小组展示(13’) 精讲点拨 质疑释疑(8’) 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为制定某商品销售金额,统计这15人的销售量如下(单位:件)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120、210、150(1)求这15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2)假设负责人把每位的月销售额定为320件,你认为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请制定合理的定额。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合作,互学,倾听教师的点拨,记录。最后由组代表进行汇报展示。 学生提出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小结提升(2’) 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你学到了哪些数学方法?对其他同学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达标检测(11’) 1.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 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可以有 个。2.一组数据2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 . 温度(℃) -8 -1 7 15 21 24 30 天数 3 5 5 7 6 2 2 3.随机抽取我市一年(按365天计)中的30天平均气温状况如下表: 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回答问题:(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什么? (2)若当气温在18℃~25℃为市民“满意温度”,则我市一年中达到市民“满意温度”的约有多少天? 4.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甲群:13、13、14、15、15、15、16、17、17。乙群:3、4、4、5、5、6、6、54、57。 (1).甲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其中能较好反映甲年龄特征的是 。 (2).乙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其中能较好反映乙年龄特征的是 。
布置作业(1’) 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12名选手的成绩如下(单位:分) 136 140 129 180 124 154 146 145 158 175 165 148(1)样本数据(12名选手的成绩)中的中位数是多少? (2)一名选手的成绩是142分。他的成绩如何?
板书设计 一、问题引入 引例 例题习题训练 二、探究新知 归纳法则 达标检测 三、应用新知 四、布置作业
学 校 检 查 记 实
听课意见
教 学 案()
主备人: 审核人:
课 题 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 课 时 总课时
班 别 课 型 新课
时 间 教 具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学习还应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说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差异
难点 灵活运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
预 习 内 容 及 学 法 指 导 预习笔记:阅读教材页(一)自学提纲 (二)典型问题 (三)疑难问题
学 习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教学笔记
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2’) 出示目标 交流预习(5’) 教材P146例6的意图 通过预习解决问题(1)、这是在学习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之后涉及到这四个环节的一个例题,从分析和解答过程来看它交待了该如何完整的进行这几个过程,为该怎样综合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一个标准范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注意,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复习。 (2)、从分析和解答过程来看,此例题的一个主要意图是区分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这三个数据代表的异同。 (3)、由例题中(2)问和(3)问的不同,导致结果的不同,其目的是告诉学生应该根据题目具体要求来灵活运用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 (4)、本例题也客观的反映了数学知识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有重要的意义,也体现了统计知识与生活实践是紧密联系的。 学生倾听并作答,教师板书课题 齐读目标,了解学习任务。明确重难点。 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提出质疑,解决。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教学笔记
引导探究 小组展示(13’) 精讲点拨 质疑释疑(8’) 例题6中第一问是在巩固平均数定义、中位数定义和众数的定义。 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中词语特点分析它们分别指哪个数据代表,教师也可以顺便加一个发散性问题,一般地哪些词语是指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呢? 第三问要抓住一半左右应与哪个数据代表的意义相符这个问题。即要很好的回答第三问,学生头脑必须很清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本节课的课堂引入可以通过复习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定义开始,为完成重点、突破难点作好铺垫,没有必要牵强的加入一个生活实例作为引入问题。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合作,互学,倾听教师的点拨,记录。最后由组代表进行汇报展示。 学生提出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小结提升(2’) 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你学到了哪些数学方法?对其他同学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达标检测(11’) 1.在一次环保知识竞赛中,某班50名学生成绩如下表所示: 得分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人数 2 3 6 14 15 5 4 1 分别求出这些学生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 甲群:13、13、14、15、15、15、16、17、17。 乙群:3、4、4、5、5、6、6、54、57。 (1)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其中能较好反映甲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 (2)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其中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
布置作业(1’) 2、某公司有15名员工,它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示: 部门 A B C D E F G 人数 1 1 2 4 2 2 3 每人所创的年利润 20 5 2.5 2.1 1.5 1.5 1.2 根据表中的信息填空: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 万元。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中位数是 万元。 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一般水平?答
板书设计 20.1.2众数和中位数(2) 一、问题引入 引例 例题习题训练 二、探究新知 归纳法则 达标检测 三、应用新知 四、布置作业
学 校 检 查 记 实
听课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