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和结果
一、教材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 ( 上册 )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植物具有六个营养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知道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而且前两节又学习了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一节的学习顺理成章并且承前启后。在新课标中,主要突出了人与生物圈,在掌握作为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两类生物之一的绿色植物的有关知识时,应更侧重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关系。本节内容为掌握后面涉及这些关系的第三单元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和第六单元《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作了铺垫。
2.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初一的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对于生物中的问题学生有很强的探索欲望。开花和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是较常见的现象,但是学生平时未必认认真真的曾观察过花和果实,更别说深入思考两者内在的联系了。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概述花的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3、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习惯。
重点难点
1、花的结构、花结构的主要部分。
2、传粉和受精。
3、花结构和果实、种子形成及其结构的对应关系。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的选择
主要采用问题引导探究的方法,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指导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分析、思考、讨论,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2.学法的选择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思考、阅读、类推、迁移、讨论、分析、合作学习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1、播放自然界植物开花结果过程的录像。2、引导学生对花感兴趣,对“开花和结果”提出问题。【多媒体】
?先欣赏照片和开花结果的过程,在这种情境下,思考“开花和结果”的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花怎样变成果实?”
?优美的旋律,美丽的画面,不仅给予学生美的熏陶,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让他们意识到鲜花虽美,但是不能独享,应该要爱护。
?花的结构
?提出问题“你知道花各部分的名称吗?”。下面我们就以桃花为例来认识花的结构。投影:对照投影检查学生对各部分结构名称的记忆情况。
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及胚珠的内部结构。
提问:对花自身来说,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为什么?
?学生活动:翻到书P102“桃花的基本结构”,快速的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名称。(1分钟)
(雌蕊、雄蕊,因为开花是为了结果,这些结构是产生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学生通过学习,能概述花的结构。
?传粉和受精
?
?讲述: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提问:花粉是如何落到柱头上的?(昆虫、风)
小结:通过播放的视频,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花颜色鲜艳、有香味可以吸引昆虫,没有艳丽色彩和香味的花,花粉多而轻盈,借风来传粉,即:风媒花、虫媒花。这些也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的适应。(注意要联系前面所学习的内容)
?阅读课文,自学“传粉的过程”解决教师提出的三个问题。争做“小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此过程,其他同学认真听、细心分析,作出修改补充,并给予评价。认真观看双受精,理解其过程。
?通过讲与评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并让学生学会倾听、分析思考。通过评价增强自评和互评意识。通过观看视频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提问:传粉以后就会结果实了吗?(不行,还必须通过受精过程才能结果实)
投影:受精过程动画
讲述:(结合投影)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花粉萌发长出花粉管,同时一个生殖细胞分裂形成两个精子,到达胚珠,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另一个与极核结合,这就完成受精作用。
提出问题“果实和种子是由什么发育成的?”,用Flash课件演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多媒体】
积极思考,带着问题观看,领悟花与果的关系。
掌握花与果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复习总结
小结本课所讲的三个知识点。再次讨论“观察与思考”的两个问题。小结被子植物的一生。
跟随教师重温这节课的重点知识,整体认识被子植物的一生。听讲、发言。
彻底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巩固。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在这个前提下,本节课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合作能力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部分学生都能与同伴合作探究、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本节课运用多种媒体、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非常重要。通过观看多媒体片段,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技能,培养其爱护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理论知识较多,也较枯燥,活动少,每个环节时间没做到收放自如;在学生讨论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加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