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2张PPT)
鲁迅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
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戏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点我视频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鲁迅《社戏》
点我朗读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掌握课文中重点字词,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重点)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叙事曲折有致的写法;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难点)
3.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重点)
第一课时
1.了解鲁迅以及小说常识。
2.初读课文,积累文中的重要词语。
3.感知小说的主要内容,梳理小说结构。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其中, “人物”是主要要素。
小说的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说的分类: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至今记得美女蛇的传说、寿镜吾老先生,今天我们随着《社戏》再一次走近鲁迅,去感受儿时的快乐。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短篇小说《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融于作品中。
归省 行家 惮 絮叨
怠慢 撺掇 凫水 潺
歌吹 蕴藻 家眷 漂渺
踱来踱去 撮 棹 楫
xǐng
háng
dàn
xù dao
dài
cuān duo
fú
chán
chuì
yùn zǎo
juàn
piāo miǎo
duó
cuō
zhào
jí
◆注音
◆多音字
( )归省
( )省心
( )一哄而散
( )哄骗
( )哄笑
省
哄
xǐnɡ
shěnɡ
hònɡ
hǒnɡ
hōnɡ
◆词语集注
乐土:安乐的地方。
消夏:消除、摆脱夏天的炎热,避暑。
怠慢:冷淡;客套话,招待不周。
惮:怕,畏惧。
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棹着:划着。
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辈:辈分。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水:游泳。
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依稀:隐隐约约。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
宛转,悠扬:这里是形容笛声的曲折和谐,优美动听。
弥散:弥漫消散。
漂渺:通常写作“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撮: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1.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小说的主要内容。
小说主要写了“我”在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和小伙伴们一起夜航去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
2.你觉得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这个线索如何划分课文结构。
本文的线索是看社戏。
标题“社戏”内容上点明了小说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结构上是小说行文的线索。
社
戏
一、 随母归省, 盼看社戏
(1—4)
二、月夜行船, 去看社戏
(4—30)
三、戏后余波, 怀念社戏
(31—40)
看社戏的波折(5—9)
途中的见闻和感受(10—13)
赵庄看社戏(14—21)
深夜归航(22—30)
表现了作
者对少年
生活的怀
念,特别
是对农家
小朋友诚
挚情谊的
眷恋。
3.课文具体写了几件事?详略如何?
随母归省
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看社戏前的波折
月夜出航/月夜行船
船头看戏
月下归航(偷豆)
六一公公送豆
详
略
4.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看社戏是主要内容,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情节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则略写。
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品析事件、景物、人物。
1.请同学朗读第一部分。
2.思考:
(1)第一部分中有一个词既写出了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了“我”对平桥村的情感,请同学们把这个词找出来。
(“乐土”)
一、品读第一部分
(2)平桥村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离海不远、极偏僻、临河、住户不满30家、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平桥村的环境。
(3)偏僻的平桥村,为什么“在我是乐土”?
①“我”在那里得到“优待”。
②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③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人人平等。
④有热情好客的小朋友们。
⑤有钓虾、放牛等乐事。
⑥“我在那里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
为盼看社戏作铺垫
(最大的乐事)
(4)这部一部分与写看社戏有什么关系?
①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
②引出了同去看社戏的人物——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③交代了“乐土”中的乐事,为下文写“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看社戏,做了重要的铺垫。同时,平桥村的生活也是“我”所深深怀念的。
1.第二部分是写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一层(5—一哄地出了门。)看社戏前的波折;
二层(我的很重的心—赵庄真在眼前了)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三层(最惹眼的是—向松柏林前进了)在赵庄看社戏;
四层(月还没有落—各自回去了):看社戏后深夜归航、偷豆。
二、品读第二部分
①叫不到船
②不准和别人去
③外祖母要担心
三次转机:
①八叔公的船回来了
②朋友与我同去
③保证不出事
2.“我”去赵庄看戏一切顺利吗?
三次波折:
戏前波折
急得要哭——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渲染无可奈何的沮丧心情。)——不钓虾,东西也少吃。----只有我不开口。(烘托社戏对儿童的吸引力)
作用:突出“我”要去看社戏的迫切心情,为写看社戏的乐趣做铺垫。
3.“我”盼望到赵庄看戏,过程从遇到困难到解决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作用如何?谁起到了关键作用?
4.一切问题都解决之后,小伙伴们自然要急急忙忙赶往赵庄看戏。作者抓住哪些内容进行详细的描写,来表现看戏途中的见闻和感受的? 朗读,思考。
(1)第十段先写“我”的心情:轻松、舒展、愉悦
(2)再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对少年的开船动作进行了传神的描绘。
第10自然段对少年朋友的开船动作运用一系列准确的动词,找出来并体会作用。
表现小伙伴们驾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格和去看戏时的愉快的心情。
点
磕
退后
上前
架
夏夜行船
视觉:
豆麦田地、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月色朦胧在水气里,依稀的赵庄,几点火。
嗅觉:
豆麦和水草的"清香"。
听觉:
"潺潺"的水声,小伙伴的说笑、嚷声,似乎听到"歌吹"。
1调动各种感官,写得充满诗情画意,表现我去看社戏的急迫心情。。
扑面吹来
触觉:
(3)第十一段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看看作者从哪些角度写景的?
总体来说,有高兴、迫切和沉静的心理。
进一步分析,突出“迫切”心理较为明显。起伏的连山如踊跃的铁的兽脊,以动写静,烘托出“我”的急迫心情。听到歌声,料想便来自戏台,心里更是迫切。而宛转、悠扬的笛声,使我沉静,反衬出此前着急的心理。
思考:从上述几种感觉描写里,推测“我”月下坐船去看社戏时怎样的心理?
1、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
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比喻。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喻成“踊跃的铁的兽脊”。(以动写静,生动地写出了在行船上看山这一特定的情景,突出了行船之快,烘托出“我”急迫的心情)
2、写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
4、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
3、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和迫切的心情。
把途中的“松柏”误认为是赵庄;把渔火误认为是戏台上的灯火。
作用:使情节曲折,又进一步表现出我急于去赵庄看戏的心情。
5.我在去看戏的途中产生过什么错觉写这些有什么作用?
6.自读14—21段,说说按什么顺序写的?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远——近
远望戏台如仙境:表现了模糊在月色中戏台境界的美妙和“我”心情的愉悦。
详写:铁头老生翻筋斗、“我”喜欢看蛇精和套了黄布衣跳老虎的表演、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上挨打、老旦踱来踱去的唱。
略写:小旦、小生的表演
船头看戏
7.戏好看吗?为什么?
(1)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没翻。
(2)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
(3)最怕看“老旦”,并不停地唱着。
(以上是正面表现戏不好看)
另外,文中写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动作神态描写,则是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照应前文10段和13段。
8.第21段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9.朗读22~23段。
(1)这一部分写月夜归航,景物描写突出表现了哪两点?
景物美;船快。
(2)赏析22、23段
月下归航
视觉
听觉
(写社戏留给“我”的美好印象,表现“我”对赵庄社戏的依恋之情)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22段)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彩)起来。(23段)
运用比喻和侧面描写,突出船快,驾船的高超技术以及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1、叙述者 2、双喜 3、阿发
请3位同学朗读24~30段
(1)归航中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哪几个人物给你印象最深?
偷罗汉豆
桂生:机灵、善解人意、勤快
阿发:憨厚、无私、淳朴、可爱
双喜:最聪明、机灵、细心、能干、考虑周到、办事能力强
双喜形象:
言行:
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
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①船又大;②迅哥儿向来不乱跑;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
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
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
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
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
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
性格特点:
聪明
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
聪明、细心
考虑事情周到
做事有始有终。
反应灵敏
小结:
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孩子头
(2)你如何看待偷豆
的行为?
“偷豆”反映了小朋友们诚恳待客的热情,
“偷豆”跳动着小朋友们纯洁无私的心灵,
“偷豆”反映了小朋友们周到天真的童心。
偷豆这一情节,表现了农家少年的天真、热情、纯朴和稚气。正是因为偷豆吃的童心和野趣,才使普通的罗汉豆有了无比的美味,才使“我”终身难忘。
第三课时
1.品读课文第三部分;
2.理解小说主题及写法。
⑶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
⑴“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
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
⑵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
淳朴、好客
好强
⑷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
淳朴、好客、热诚
品读第三部分,说说六一公公。
(5)为什么要写六一公公送豆?
本文的题目是社戏,但不是专门写看社戏,而是通过看社戏这一段经历表现劳动人民的善良、淳朴、友爱,而六一公公就是这样一个代表。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40段)
罗汉豆并不是无上的美味,那夜的戏也并不好看,可是为什么要这样结尾呢?
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是过去那段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生活的标志,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童年的美好回忆,充满了浪漫的理想色彩,相对于成人的无限烦恼,重重束缚的现实生活,表现了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 “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优美的自然景色
自由自在的生活
农村孩子的聪明、热情、淳朴
人与人之间友善、和谐的关系
文中的“我”是不是鲁迅?
小说本身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小说中的人物、环境、故事情节等要素都是虚构的,即使是第一人称的“我”也不例外。如本文就是一篇小说,其中的我虽有少年鲁迅的影子,但绝不等同于他本人。
鲁迅的外祖母住在浙江绍兴鲁镇的安桥村,课文所写的那段生活的背景也不是原原本本的安桥村,而是一个经艺术加工的平桥村。“我”虽在文中称“迅哥儿”,但也不能视为鲁迅自己。
写作背景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军阀混战,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他将这种思想感情融于作品中。
小说主题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文中的双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充满自信,又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是孩子们的领袖。六一公公虽然着墨很少,但几笔勾勒极其准确,写出他的宽厚、淳朴、好客、热诚。“我”之所以认为这一夜的戏好、豆好,原因就在于这片乐土上的人好。
2.景物描写细腻逼真。
景物描写是这篇文章具有永久魅力的原因之一,作者采用写意的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角度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等几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情景交融,充满了水乡特色。
3.叙事详略得当。
作者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的经过,包括看戏前的曲折、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看戏的枯燥过程和归航偷豆,令人读来身临其境,深受感染。而对得以看戏的机缘、看戏后的余波,作者则简略带过,用笔非常高明,极为有效地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景 美
人 美
生活美
情意美
本文通过童年时“我”和伙伴们在农村看社戏的事件,抒发了“我”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从而表达了“我”对热忱、友好、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向往。
社戏
淳朴善良
无私友爱
盼看社戏 平桥村——“我”的“乐土”
去看社戏
怀念社戏
戏前波折 波折——转机
夏夜行船 见闻——感受
船头看戏 仙境般的环境
月夜归航 偷豆的趣味
怀念好豆
怀念好戏
1.完成课后练习。
2.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鲁迅。
谢谢!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社戏》同步检测
(满分:50分 时间:30分钟)
一、基础积累(14分)
1.文学常识积累。(5分)
本文作者 ,中国现代伟大的 、 、 。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著有小说集 ,散文集 。七年级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 。?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1)归省( )(2)行辈( )(3)撺掇( )
(4)凫水( )(5)蕴藻( )(6)潺潺( )
3.根据拼音填汉字。(2分)
(1)____(jué)蚯蚓 (2)_____(xù)叨 (3)欺_____(wǔ)(4)_____(dài)慢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2分)
我们年纪都相仿, 论起行辈来, 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他们合村都同姓, 是本家。 我们是朋友, 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A、可……却……由于……因为……如果……而 B、但……却……因为……然而……即使……而
C、但……却……由于……然而……即使……可 D、可……但……因为……由于……因此……而
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学校里出现了从没有过的空前的学雷锋热潮。
B、这部小说我已经看过好几遍了。
C、两天两夜没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D、他的家乡是苏南人。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26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地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6.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朦胧”的意思是 ________。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踊跃”的意思是 ________。
7.第1自然段开头一句说的“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从描写方式上看,属于________,“说不出的大”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2分)
8.在这句话中,“大”字用得好,生动地表现出儿童特有的感觉。从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出“我”的心情,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9.第2自然段中加粗的词“跑”与第1自然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2分)
10.第2自然段中“两岸的豆麦……但我却还以为慢”。这段景物描写有4种不同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A.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象,歌颂了农民的辛勤劳动。
B.描写了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C.写美丽景色用以衬托船航行得快,表现出农家孩子划船技术的高超。
D.写航行的速度及“我”在看戏前急切而愉快的心情,表现“我”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11.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哪两项?( )(2分)
A.第1自然段中第三句的“点”、“磕”、“退后”、“上前”等词语生动地表现出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
B.上文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水气里清香的来源。
C.第3自然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2自然段中的“歌吹”。
D.作者在第4自然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与“也不是赵庄”澄清了第2自然段所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表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12.从第1、2、3自然段中各找出一处直接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用“ ”标出,然后分别从括号里选出能概括“我”的心理活动的词语填在横线上。(3分)
A.第1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泼 轻松)
B.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急切 焦虑)
C.第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惘然 陶醉)
1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方法。(2分)
14.文中的景物描写具有特色。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进行多方面描写。各找出一句写在下面。(4分)
视觉:
嗅觉:
触觉:
听觉:
15.选段主要写月夜行船,突出了“我”急于看戏的迫切心情。从文中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出?(3分)
16.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上文大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社 戏(前文) / 鲁 迅(10分)
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
第一回是民国元年我初到北京的时候,当时一个朋友对我说,北京戏最好,你不去见见世面么?我想,看戏是有味的,而况在北京呢。于是都兴致勃勃的跑到什么园,戏文已经开场了,在外面也早听到冬冬地响。我们挨进门,几个红的绿的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便又看见戏台下满是许多头,再定神四面看,却见中间也还有几个空座,挤过去要坐时,又有人对我发议论,我因为耳朵已经喤的响着了,用了心,才听到他是说“有人,不行!”
我们退到后面,一个辫子很光的却来领我们到了侧面,指出一个地位来。这所谓地位者,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他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他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
走了许多路,忽听得我的朋友的声音道,“究竟怎的?”我回过脸去,原来他也被我带出来了。他很诧异的说,“怎么总是走,不答应?”我说,“朋友,对不起,我耳朵只在冬冬喤喤的响,并没有听到你的话。”
后来我每一想到,便很以为奇怪,似乎这戏太不好,——否则便是我近来在戏台下不适于生存了。
第二回忘记了那一年,总之是募集湖北水灾捐而谭叫天还没有死。捐法是两元钱买一张戏票,可以到第一舞台去看戏,扮演的多是名角,其一就是小叫天。我买了一张票,本是对于劝募人聊以塞责的,然而似乎又有好事家乘机对我说了些叫天不可不看的大法要了。我于是忘了前几年的冬冬喤喤之灾,竟到第一舞台去了,但大约一半也因为重价购来的宝票,总得使用了才舒服。我打听得叫天出台是迟的,而第一舞台却是新式构造,用不着争座位,便放了心,延宕到九点钟才去,谁料照例,人都满了,连立足也难,我只得挤在远处的人丛中看一个老旦在台上唱。那老旦嘴边插着两个点火的纸捻子,旁边有一个鬼卒,我费尽思量,才疑心他或者是目连的母亲,因为后来又出来了一个和尚。然而我又不知道那名角是谁,就去问挤小在我的左边的一位胖绅士。他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说道,“龚云甫!”我深愧浅陋而且粗疏,脸上一热,同时脑里也制出了决不再问的定章,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待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省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街上除了专等看客的车辆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行人了,大门口却还有十几个人昂着头看戏目,别有一堆人站着并不看什么,我想:他们大概是看散戏之后出来的女人们的,而叫天却还没有来……
然而夜气很清爽,真所谓“沁人心脾”,我在北京遇着这样的好空气,仿佛这是第一遭了。
这一夜,就是我对于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再没有想到他,即使偶而经过戏园,我们也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但是前几天,我忽在无意之中看到一本日本文的书,可惜忘记了书名和著者,总之是关于中国戏的。其中有一篇,大意仿佛说,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我当时觉着这正是说了在我意中而未曾想到的话,因为我确记得在野外看过很好的戏,到北京以后的连进两回戏园去,也许还是受了那时的影响哩。可惜我不知道怎么一来,竟将书名忘却了。
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
注 ①谭叫天(1847-1917):即谭鑫培,又称小叫天,当时的京剧演员,擅长老生戏。③目连:释迦牟尼的弟子。据《盂兰盆经》说,目连的母亲因生前违犯佛教戒律,堕入地狱,他曾入地狱救母。《目连救母》一剧,旧时在民间很流行。③龚云甫(1862-1932):当时的京剧演员.擅长老旦戏。
17.本文是社戏原文的开头部分,写“我”成年后两次看戏的经历,联系课文那次看社戏的过程,请指出这几次看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3分)
18.你认为作者写这两次看戏的经过与课文中看社戏形成了一种怎样的关系?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9.课文中“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与选文中的哪个情节有联系?(1分)
20.选文中一组画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作用?(3分)
《社戏》检测参考答案
1.鲁迅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周树人 豫才 《呐喊》《彷徨》 《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1)xǐng(2)háng(3)cuān(4)fú(5)yùn(6)chán
3.(1)掘(2)絮(3)侮(4)怠
4.B
5.B
6.模糊不清? 跳跃
7.心理描写 夸张
8.愿望终于实现时,“我”内心获得了无比的畅快和喜悦之情。
9.“跑”与“飞”相呼应,写出了船行速度快的特点。
10.D
11.AC
12.A.我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轻松)
B.但我却还以为慢(急切)
C.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陶醉)
13.比喻? 拟人
14.视觉: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嗅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触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听觉: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15.开船动作利索,行船动作快从所见所思所感所闻中体现。
16.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受。
17.相同:三场戏都枯燥乏味,三场戏都没有看到什么,看戏的“我”三次都中途告退。不同:地点不同:都市和乡村;心情不同:沉重压抑与轻松自在。
点拨:注意从两文的对比阅读中,提高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分析、表达能力。
18.形成鲜明对比。两次看京戏,环境拥挤,人与人关系冷漠,心情窝囊压抑,表现了厌烦和倦怠。看社戏是景色美丽醉人,人们淳朴、善良,表达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点拨:从故事情节的对比中揣摩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9.选文中第二次看京戏“我只得挤在远处的人丛中看一个老旦在台上唱”
点拨:从情节的前后呼应,体会结构的严谨。
20.这组句子运用了反复排比的手法,写出了看京戏过程中自己煎熬难耐的心情,表达了心绪的压抑烦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社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2.学习理解小说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以及描写和表达方法。
3.探究文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色。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2.领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3.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4.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学法指导: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根据“预习2”读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前导学】
一、预习任务
1.关于本文作者、写作背景及小说常识。
2.读文时注意字的正音,圈出与今天写法不同的词。
3.文中写了哪几件事?请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件趣事?
4.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找出来,看看你喜欢谁。运用“我最想和文中的????????(人物)交朋友,因为他????????? ??(评价人物品质)”的句式说一句话。
5.理清文章的结构。
二、新知认知
1.文体知识——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包括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体制可以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和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
2.“社戏”简介。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简单地说,就是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戏便是“社戏”。
三、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社戏》这篇小说选自《鲁迅全集》,“社”原指__________,在绍兴,“社”是????______,“社戏”就是_________。根据课文可知,“迅哥儿”看戏的地点在_____镇_____村,作者通过对童年时代一段看社戏的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2.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棹着(???? )?? 归省(???? )??? 行辈(???? )??? 撺掇(????? )
凫水(???? ) ? 潺潺(???? )??? 弥散(? ???)??? 蕴藻(????? )
漂渺(??? )?? 旺相(???? ) ? 惮(???? ) ?? 撮(?????? )
2.文章思路是“ 社戏”—“ 社戏”—“ 社戏。
3.全文40自然段,请用四字短语概括对应段落内容。
(1)10-13:
(2)14-21:
(3)22-30: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小说的主要内容。
明确:
2.你觉得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这个线索如何划分课文结构。
明确:
3.本文围绕线索写了哪几件事?详略如何?
明确:
4.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明确: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一)品读第一部分
思考:
1.第一部分中有一个词既写出了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了“我”对平桥村的情感,请同学们把这个词找出来。
明确:
2.平桥村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明确
3.偏僻的平桥村,为什么“在我是乐土”?
明确:
4.这部一部分与写看社戏有什么关系?
明确:
(二)品读第二部分
1.第二部分是写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
2.“我”去赵庄看戏一切顺利吗?
明确:三次波折:
三次转机:
3.“我”盼望到赵庄看戏,过程从遇到困难到解决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作用如何?谁起到了关键作用?
明确:
作用:
4.一切问题都解决之后,小伙伴们自然要急急忙忙赶往赵庄看戏。作者抓住哪些内容进行详细的描写,来表现看戏途中的见闻和感受的? 朗读,思考。
明确:
(1)第十段先写“我”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对少年的开船动作进行了传神的描绘。(哪些动词?圈出来)
思考:从第10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少年们开船动作的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明确:
(3)第十一段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看看作者从哪些角度写景的?
明确:视觉:
嗅觉:
听觉:
触觉:
思考:从上述几种感觉描写里,推测“我”月下坐船去看社戏时怎样的心理?
明确:
赏析:“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
思考: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
5.我在去看戏的途中产生过什么错觉写这些有什么作用?
明确:
作用:
6.自读14—21段,说说按什么顺序写的?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明确:
远望戏台如仙境:表现了模糊在月色中戏台境界的美妙和“我”心情的愉悦。
详写:
略写:
7.在作者的笔下,“我”急切盼望的社戏好看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小伙伴们喜欢看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
从戏剧内容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孩子们的表现看:
小伙伴们喜欢看戏的真正原因:
8.第21段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朗读22~23段。
(1)这一部分写月夜归航,景物描写突出表现了哪两点?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22段: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明确:
(3)赏析23段: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彩)起来。
明确:
10.朗读24~30段(叙述者 、双喜 、阿发)回答问题。
(1)归航中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哪几个人物给你印象最深?
明确:
桂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如何看待偷豆的行为?
明确:
(三)品读第三部分
1.根据人物语言、行为,说说六一公公的性格特征。
⑴“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 (_______________)
⑶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_______)
⑷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要写六一公公送豆?
明确: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40段)
2.罗汉豆并不是无上的美味,那夜的戏也并不好看,可是为什么要这样结尾呢?
3.文中的“我”是不是鲁迅?
明确:
二、主旨探究
结合写作背景,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主题:
三、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写的是作者成年后在剧场看中国戏的两段经历,体会作者通过写不同的看戏经历,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
资料链接:
鲁迅作品《社戏》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我”在北京看过的两次戏,一次是在北京的戏院,戏院里嘈杂、拥挤、混乱的环境让“我”非常的厌恶。另一次是募集水灾捐款,因为捐款的方式是买戏票,因此机缘巧合的又看了一次戏,但却遭遇尴尬,没有看完便离了场,两次看戏给“我”的感觉都是不好的。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我”儿时在赵庄看戏的感受和经历。
明确:
【课后导练】
(一)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有的。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 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 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我高兴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1.分析画曲线句子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2.文段主要描写的人物是双喜。“大悟似的”与“大声的说道”属于 描写方法,分别表现了双喜的 、 的特点。
3.“底细”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双喜所写包票里“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二)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摇 荡 点 撑)开船,在桥石上一(?? )(碰 击 磕 撞),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里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5.文段中两处空白处依次填 。
6.第一自然段的表达方式属于( )
A、记叙 ? B、描写 ? C、议论 ? D、抒情
7.小朋友们撑船的动作,既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又体现了????????。
8.二、三两段从哪四个方面写“我”的感受?
9.选文的第二段写了看戏途中的景物,请摘出相关的句子
所见:
所闻:
10.给以上文字拟一个四字标题: 。
1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表现了我没有看到社戏的失落难过的心情。
2.神态 聪明、勇于承担责任
3.指外祖母和母亲表现出来的担心
4.表现了双喜聪明,办事稳妥可靠,能猜透外祖母和母亲的心思,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顺利地带我去看社戏。
5.点;磕。
6.A
7.驾船技术高超;看戏心情急切。
8.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9.所见: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写一处即可)所闻: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10.月夜航船。
1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行的速度快,侧面写出了孩子们驾船技术高超,表现力看社戏时的急切心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社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2.学习理解小说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以及描写和表达方法。
3.探究文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2.领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3.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4.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目标:
1.了解鲁迅以及小说常识。
2.初读课文,积累文中的重要词语。
3.感知小说的主要内容,梳理小说结构。
一、导入新课
小说常识:
小说定义: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其中“人物”是主要要素。
小说的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说的分类: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至今记得美女蛇的传说、寿镜吾老先生,今天我们随着《社戏》再一次走近鲁迅,去感受儿时的快乐。
走进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背景资料:
短篇小说《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融于作品中。
二、预习检查
(1)订正字音
归省(xǐnɡ) 偏僻(pì) 行辈(hánɡ)
掘(jué) 惮(dàn) 絮叨(xù)
怠慢(dài) 撺掇(cuān duo) 凫水(fú)
潺潺(chán) 踊跃(yǒnɡ) 蕴藻(yùn)
叉港(chà) 懈(xiè) 家眷(juàn)
皎洁(jiǎo) 漂渺(miǎo) 旺相(xiànɡ)
桕树(jiù) 棹(zhào) 楫(jí)
(2)词语释义
乐土:安乐的地方。
消夏:消除、摆脱夏天的炎热,避暑。
怠慢:冷淡;客套话,招待不周。
惮:怕,畏惧。
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棹着:划着。
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辈:辈分。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水:游泳。
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依稀:隐隐约约。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
宛转,悠扬:这里是形容笛声的曲折和谐,优美动听。
弥散:弥漫消散。
漂渺:通常写作“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撮: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三、学习新课
(一)整体感知
1.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小说的主要内容。
明确:小说主要写了“我”在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和小伙伴们一起夜航去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
2.你觉得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这个线索如何划分课文结构。
明确:本文的线索是看社戏。标题“社戏”内容上点明了小说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结构上是小说行文的线索。
第一部分(1~4):叙述了“我”随母亲归省和经历的乡村生活,交代了“我”盼望去赵庄看戏。
第二部分(5~30):详细叙写“我”与小伙伴去赵庄看戏的全过程。
第一层(5~13):写“我”看戏前的波折及去赵庄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二层(14~21):写“我”在赵庄看戏的过程。
第三层(22~30):写看戏后归航及途中偷豆的趣事。
第三部分(31~40):写看戏后的余波及“我”的怀念之情。
3.本文围绕线索写了哪几件事?详略如何?
明确:写了七件事: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六一送豆。
详写: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略写:随母归省、钓虾放牛、六一送豆。因为文章主要内容是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去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详写,其他情节略写。
4.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明确:看社戏是主要内容,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情节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则略写。
(二)课堂小结
快乐的童年总是令人难以忘怀。虽然在看社戏前有波折,但这并不影响作者对童年趣事、童年伙伴的回忆!
(三)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本课目标:研读课文,品析事件、景物、人物。
一、课前复习
《社戏》选自《________》。本文的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等。
答案示例:呐喊 鲁迅 周树人 文学 思想 革命 呐喊 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一)品读第一部分
1.请同学朗读第一部分。
2.思考:
(1)第一部分中有一个词既写出了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了“我”对平桥村的情感,请同学们把这个词找出来。
明确:“乐土”
(2)平桥村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明确:离海不远、极偏僻、临河、住户不满30家、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平桥村的环境。
(3)偏僻的平桥村,为什么“在我是乐土”?
明确:①“我”在那里得到“优待”。
②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③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人人平等。
④有热情好客的小朋友们。
⑤有钓虾、放牛等乐事。
⑥“我在那里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最大的乐事)
对于一个长期在封建家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自由、快乐的生活。所以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4)这部一部分与写看社戏有什么关系?
明确:①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
②引出了同去看社戏的人物——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③交代了“乐土”中的乐事,为下文写“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看社戏,做了重要的铺垫。同时,平桥村的生活也是“我”所深深怀念的。
变式问:本文题目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作者却在开篇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有什么作用?
写这些小住平桥村的一般乐事,从多方面展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生活的真实感。同时,由于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事,第4自然段开头“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就与之构成递进兼转折的关系。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然更加乐趣无穷。这就为写最大的乐事——看戏作好了铺垫,吸引读者往下读。
(二)品读第二部分
1.第二部分是写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一层(5—一哄地出了门。)看社戏前的波折;
二层(我的很重的心—赵庄真在眼前了)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三层(最惹眼的是—向松柏林前进了)在赵庄看社戏;
四层(月还没有落—各自回去了):看社戏后深夜归航、偷豆。
2.“我”去赵庄看戏一切顺利吗?
明确:三次波折:①叫不到船 ②不准和别人去 ③外祖母要担心
三次转机:①八叔公的船回来了 ②朋友与我同去 ③保证不出事
3.“我”盼望到赵庄看戏,过程从遇到困难到解决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作用如何?谁起到了关键作用?
明确:急得要哭——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渲染无可奈何的沮丧心情。)——不钓虾,东西也少吃。----只有我不开口。(烘托社戏对儿童的吸引力)
作用:突出“我”要去看社戏的迫切心情,为写看社戏的乐趣做铺垫。
4.一切问题都解决之后,小伙伴们自然要急急忙忙赶往赵庄看戏。作者抓住哪些内容进行详细的描写,来表现看戏途中的见闻和感受的? 朗读,思考。
明确:(1)第十段先写“我”的心情:轻松、舒展、愉悦
(2)再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对少年的开船动作进行了传神的描绘。
思考:从第10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少年们开船动作的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明确:“点、磕、退、上”。这些动词表现了小伙伴们驾船技术娴熟、利落,写出了他们的麻利、能干,去看戏时的愉快的心情,照应了上文的“弄潮的好手”。
(3)第十一段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看看作者从哪些角度写景的?
明确:视觉:豆麦田地、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月色朦胧在水气里,依稀的赵庄,几点火;
嗅觉:豆麦和水草的"清香";
听觉:"潺潺"的水声,小伙伴的说笑、嚷声,似乎听到"歌吹"。
触觉:扑面吹来
调动各种感官,写得充满诗情画意,表现我去看社戏的急迫心情。
思考:从上述几种感觉描写里,推测“我”月下坐船去看社戏时怎样的心理?
明确:总体来说,有高兴、迫切和沉静的心理。
进一步分析,突出“迫切”心理较为明显。起伏的连山如踊跃的铁的兽脊,以动写静,烘托出“我”的急迫心情。听到歌声,料想便来自戏台,心里更是迫切。而宛转、悠扬的笛声,使我沉静,反衬出此前着急的心理。
赏析:“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同时衬托出了“我”急切的心情。
思考: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1)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
(2)写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
(3)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和迫切的心情。
(4)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
5.我在去看戏的途中产生过什么错觉写这些有什么作用?
明确:把途中的“松柏”误认为是赵庄;把渔火误认为是戏台上的灯火。
作用:使情节曲折,又进一步表现出我急于去赵庄看戏的心情。
6.自读14—21段,说说按什么顺序写的?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明确:远——近
远望戏台如仙境:表现了模糊在月色中戏台境界的美妙和“我”心情的愉悦。
详写:铁头老生翻筋斗、“我”喜欢看蛇精和套了黄布衣跳老虎的表演、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上挨打、老旦踱来踱去的唱。略写:小旦、小生的表演
7.在作者的笔下,“我”急切盼望的社戏好看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小伙伴们喜欢看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我”急切盼望的社戏并不好看。
从戏剧内容看:
(1)想看铁头老生翻筋斗,但那老生却没翻。
(2)想看到“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
(3)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并不停地唱着。
从孩子们的表现看:
看得起了睡意,已经觉得戏子的“五官渐不明显”了;年纪小的“打呵欠”,年纪大的“各管自己谈话”;“破口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最后“终于熬不住了”,“驾起橹,骂着老旦”返航了。
小伙伴们喜欢看戏的真正原因:一方面,对儿童来说,对于未知事物和新鲜事物的追求和探索远比得到它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小伙伴们更在乎的是在看戏途中彼此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
8.第21段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照应前文10段和13段。
9.朗读22~23段。
(1)这一部分写月夜归航,景物描写突出表现了哪两点?
明确:景物美;船快。
(2)赏析22段: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明确:通过视觉和听觉,写社戏留给“我”的美好印象,表现“我”对赵庄社戏的依恋之情。
(3)赏析23段: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彩)起来。
明确:运用比喻和侧面描写,突出船快,驾船的高超技术以及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10.请3位同学朗读24~30段(叙述者 、双喜 、阿发)
(1)归航中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哪几个人物给你印象最深?
明确:偷罗汉豆。
桂生:机灵、善解人意、勤快
阿发:憨厚、无私、淳朴、可爱
双喜:最聪明、机灵、细心、能干、考虑周到、办事能力强(重点探究)
(2)你如何看待偷豆的行为?
明确:“偷豆”反映了小朋友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豆”跳动着小朋友们纯洁无私的心灵,“偷豆”反映了小朋友们周到天真的童心。
偷豆这一情节,表现了农家少年的天真、热情、纯朴和稚气。正是因为偷豆吃的童心和野趣,才使普通的罗汉豆有了无比的美味,才使“我”终身难忘。
变式题:文中孩子们“偷豆”这一行为与平常的“偷窃”行为的性质一样吗?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
明确:性质不一样。平常说的偷盗是偷别人家的东西,偷的目的是将别人的财物据为己有。而孩子们偷豆是因为在返航途中大家肚子饥饿,想吃点东西,于是罗汉豆便成为了“偷窃”的对象,况且大部分是偷阿发家的。作者借此情节重在表现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童心童趣及良好的品德,同时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
三、小结,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三课时
本课目标:
1.品读课文第三部分;2.理解小说主题及写法。
一、品读第三部分
1.说说六一公公。
⑴“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 )
⑵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 (淳朴、好客。)
⑶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好强 )
⑷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淳朴、好客、热诚)
(5)为什么要写六一公公送豆?
明确:本文的题目是社戏,但不是专门写看社戏,而是通过看社戏这一段经历表现劳动人民的善良、淳朴、友爱,而六一公公就是这样一个代表。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40段)
2.罗汉豆并不是无上的美味,那夜的戏也并不好看,可是为什么要这样结尾呢?
明确: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我”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们的那种朴实、真挚的感情,以及他们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美好的农村自然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在城镇未曾见过、经历过,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的,所以“我”才会深深地怀念这段往事。这种怀念之情表达了“我”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表现了“我”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3.文中的“我”是不是鲁迅?
明确:小说本身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小说中的人物、环境、故事情节等要素都是虚构的,即使是第一人称的“我”也不例外。如本文就是一篇小说,其中的我虽有少年鲁迅的影子,但绝不等同于他本人。
鲁迅的外祖母住在浙江绍兴鲁镇的安桥村,课文所写的那段生活的背景也不是原原本本的安桥村,而是一个经艺术加工的平桥村。“我”虽在文中称“迅哥儿”,但也不能视为鲁迅自己。
二、主旨探究
结合写作背景,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军阀混战,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他将这种思想感情融于作品中。
主题:
小说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写了“我”与一群农村孩子看社戏的前后经过,通过刻画这群农村孩子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三、写作借鉴
1.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文中的双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充满自信,又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是孩子们的领袖。六一公公虽然着墨很少,但几笔勾勒极其准确,写出他的宽厚、淳朴、好客、热忱。“我”之所以认为这一夜的戏好、豆好,原因就在于这片乐土上的人好。
2.景物描写细腻逼真。
景物描写是这篇文章具有永久魅力的原因之一。作者采用写意的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角度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等几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情景交融,充满了水乡特色。
3.叙事详略得当。
作者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的经过,包括看戏前的曲折、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看戏的枯燥过程和归航偷豆,令人读来身临其境,深受感染。而对得以看戏的机缘、看戏后的余波,作者则简略带过,用笔非常高明,极为有效地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四、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写的是作者成年后在剧场看中国戏的两段经历,体会作者通过写不同的看戏经历,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
资料链接:
鲁迅作品《社戏》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我”在北京看过的两次戏,一次是在北京的戏院,戏院里嘈杂、拥挤、混乱的环境让“我”非常的厌恶。另一次是募集水灾捐款,因为捐款的方式是买戏票,因此机缘巧合的又看了一次戏,但却遭遇尴尬,没有看完便离了场,两次看戏给“我”的感觉都是不好的。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我”儿时在赵庄看戏的感受和经历。
明确:地点不同:都市和乡村。心情不同:沉重压抑与轻松自在。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风景美、人情美的怀念,及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课堂小结
鲁迅先生用细腻而优美的笔触为我们描画了一段江南水乡的童年生活,抓住了人们对童年无限怀恋的共同情感体验,与我们一同唱起了童年的歌。
六、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