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02 20:3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
西



东晋
南方:
北方:
十六国并存













(鲜卑族)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
南朝
(?)
1:隋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建立方式
581年
隋文帝(杨坚)
外戚夺权
“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
隋文帝者。”
----赵翼(清)
都城
长安
一.隋的统一:
“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兵”,
“仅用四个月”灭陈,完成统一。
胭脂井
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胭脂井
历史传说
2:隋的统一:

时间

统一者
589年

隋文帝(杨坚)
意义
结束了分裂局面,
实现了南北统一
一.隋的统一:
标志
灭(陈)
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原因有:
A.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B.南北方人民渴望统一
C.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D.隋文帝杨坚的决策正确
隋文帝的改革
政治:设立三省六部制: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
吏、户、礼、兵、刑、工
经济:清理户口,整理户籍,继续推行均田制,实行轻徭薄赋,调整租调力役制度还提倡节俭,不许家人穿华丽的衣服。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请你举些实例来说明。
隋的富庶
隋朝经济的繁荣:
找一找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时间
项目 隋初 隋盛世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隋朝经济的繁荣:
表现:
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局面:开皇之治
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统治者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提倡节俭。
二、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

2、概况:
时间:
人物:
起止地点:
四段:
五大水系:
流经六省区:
涿郡(北京)——余杭(杭州)
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605——610
隋炀帝
1.开凿目的:
贯通南北的动脉:大运河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地位:
3 + 4 + 5 = 1(一条运河)
(三点)(四段)(五大水系)
三点:中心洛阳、东北到涿(zhuo)郡、东南到余杭(京杭运河)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永通邗江)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黄长海淮钱)
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作用:运输


3.作用: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二千多千米
三点:三个城市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四段:分为四 段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江都(扬州)

长安
六省:跨越六个省份








大运河的评价:
唐代·李敬芳《汴河直进船》:
汴河通汴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代·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是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结合这两首诗和课后“活动与探究2”,谈一谈你对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的看法。
思考:
开凿大运河的
利弊

是贯穿南北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的灭亡。



隋炀帝(604─618),姓杨名广,隋文帝次子,仁寿四年(604年),文帝猝死,相传为杨广所害。后杨广即位,改元大业,是为隋炀帝。
隋炀帝的暴政
营建东都洛阳
乘龙舟出游.
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荒淫无
度的宫
廷生活


三、科举制
1、背景:
(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完善:
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
关键人物: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严格考试制度
创设:
殿试
武举
殿试诗赋


扩充国学规模


秦汉
(推举)
魏晋
(地方世族把持)
一种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3、科举制的意义
(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
普通读书人
自愿报名
(不重门第)

扩大选官范围

用人实权归中央

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科举延续 年,直到 才被废除
一千三百多

清末

科举是中国官制史上的巨大进步
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O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了解历史
“民国总统科举试卷拍卖会抢手,字体非常漂亮”

在中国书店海王村大众收藏拍卖会上,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当年参加科举考试的一册试卷成为最抢手、竞价最激烈的一件拍品。最终,该试卷以8800元被上海一家专门研究科举制度的博物馆拍走。
了解历史
贡院号房
光绪年间成都府华阳县的李升荣参加秀才考试时所用;盖有红色“补考”二字的补考证来自四川西昌市,同样盖有大红方形印章,但尚未填写内容,表明还没有发给考生使用。这两张已有上百年历史的证件保存完整,为研究清代科举制度提供了实物史料。
四川成都发现的清代科举考试准考证(左)和补考证(右)。清代科举考试准考证名为《院试卷结票》,是清代
江南贡院地处夫子庙之东,今南京市中医院内的“明远楼”区域,始建于南宋,与北京顺天贡院并称为“南围”和“北围”。
明清两代名人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 翁同和、陈独秀等皆出自于此。
四、隋朝的灭亡:
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公元617年岁末农民战争使隋朝灭亡。
瓦岗军开仓散粮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历史法庭:
有人说:“隋朝的灭亡就是由于开凿大运河,大量征发徭役和运河开通后隋炀帝多次巡游江都导致的,所以简单地说,就是由于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导致了隋朝的灭亡”,你认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和隋朝灭亡的关系是不是这样的?为什么?
不是,大运河的开凿加速了隋朝的灭亡,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比较秦朝和隋朝的相似之处
1、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
2、促进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发展。
3、实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4、修建举世闻名的大工程:秦,长城:隋,大运河
5、暴政导致农民战争而亡:存在时间都不长。
6、二世而亡,统治短暂,其灭亡的
教训对后世强盛的朝代提供重要借鉴。
本课小结








繁盛
一时

国家统一 589
经济繁荣
大运河的开凿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1、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2005年)
A.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B.促进经济发展
C.加强南北交通
D. 方便到扬州游玩
2、今北京在隋朝是被称为( )(2004年)
A.涿郡 B.燕京 C.中都 D.范阳

3、材料说明题:(2004年)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①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
②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当时的目的是什么?
③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其历史地位如何?
④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请思考:
4、隋朝建立的时间是( )
A. 581年 B. 587年
C. 589年 D. 618年
5、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 北京 B. 西安C. 洛阳 D. 南京
6、隋朝的都城是( )
A. 洛阳 B. 开封C. 长安 D. 建康

请思考:
7、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8、589年,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实现统一的王朝是( )
A.南朝B.北朝 C.隋朝 D.唐朝

请思考:
9、 下列关于隋文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统治20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
C.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
D.隋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请思考:
10、隋朝时,一位商人要把一批货物从余杭经水路运抵洛阳,他应走的路线是( )
A.江南河—长江—邗沟—淮水—通济渠—黄河
B.通济渠—黄河—邗沟—淮水—江南河—长江
C.邗沟—长江—江南河—黄河—通济渠—淮水
D.江南河—邗沟—长江—黄河—通济渠—淮水
11、隋朝建立于_______年,_______年统一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