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速读课本内容,完成表格。
政权名称 建立民族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北宋
辽
西夏
汉族
契丹
党项
赵匡胤
耶律阿保机
元昊
960年
10世纪初
11世纪前期
东京
上京临潢府
兴庆府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契丹货币
契丹鸡冠壶
阿保机建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取得了什么成果?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西夏货币
西夏铜牌
元昊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政权?
占领燕云十六州
辽太宗在位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燕云十六州
澶
渊
之
战
寇准
宋真宗
1005年,
宋辽议和,
签订澶渊之盟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澶渊之盟内容:
辽军撤回;北宋给辽“岁币”。
澶渊之盟影响:
澶渊之盟之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于边境设置“榷[què] 场”,开展互市贸易。
此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
宋统治者
辽统治者
既可以体面的撤退,又达到了掠夺中原财富的目的,增强了辽国的经济实力。
辽国百姓
再也不用打仗了,可以安心放牧种地了,还可以和汉人做生意。
唉,虽然屈辱了一些,可是我换来了和平。
朝廷赔了那么多,我们的负担更加重了!不过,总算不用打仗了!
宋朝百姓
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看,澶渊之盟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整个中华民族
结合以上讨论结果,你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评价澶渊之盟
① 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 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③ 澶渊之盟是宋辽之间实力均衡的产物。
北宋与西夏的关系
战:
和:
西夏军队不断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西夏也遭受很大损耗。
宋夏议和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三、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异:宋与辽结为兄弟之国。夏向宋称臣。
同:宋辽、宋夏议和都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比一比:“澶渊之盟”与宋夏和约的异同点有哪些?
课堂小结
北宋(汉)
960年 赵匡胤 汴京
辽(契丹)
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西夏(党项)
1038年 元昊 兴庆
战
澶渊之盟
澶渊之战
元昊出兵
元昊主和
开发边疆
和
北宋
(汉族)
960年
赵匡胤
东京
西夏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辽
(契丹族)
阿保机
上京
辽、西夏对北宋的战争是短期的,和平是长期的,和睦相处是主流。中华民族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