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02 21:2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日期:第2周
课题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本课题教时数:1,本教时为第1教时
教学
目标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在于大大增加了排开的水量。
过程与方法
1把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2观察测量、比较橡皮泥改变形状前后排开的水量变化。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观察和如实记录数据的良好探究习惯。
教学
重点
改变物体的形状,会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可能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
难点
观察测量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
教学
准备
水槽、橡皮泥、棉线、实验记录表。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导入
出示一团橡皮泥。
提问:把这团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呢?
教师演示。
讲述:很多同学都能够想办法让沉的橡皮泥浮起来,我们也行吗?
学生猜测。
观察。




1 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让橡皮泥浮在水中。
提问: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的?
2观察实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追问:只改变形状,不增大体积,行
分组实验。
说说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的。
(改变形状,增大体积)
实验研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吗?试一试。
追问:在改变形状,甚至增大体积的同时,橡皮泥的重量会发生变化吗?
讲述: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它的体积增大了,重量却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浮起来了。这就是利用了我们上一节课发现的一条沉浮规律:重量不变,体积越大,物体就更可能浮在水面上。
3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谈话:我们再来做一遍刚才的实验。请仔细观察,除了橡皮泥的形状,体积发生变化之外,是不是还有其它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呢?
指导学生实验、观察。
统计各小组是不是都有这样(排开水的体积增大)的变化。
小结:增大物体的体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面积也增大了。科学家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原先在水中沉的物体(实小的),只要我们改变它的形状,增大它的体积,当它排开水的量的重量和物体自身重量相等时,这个物体就能浮在水面上。
汇报实验结果。
动手做一做,称一称。
学生听讲。
分组实验。
观察将沉的橡皮泥团和浮的橡皮泥船放在大水杯里,除了沉浮变化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变化。
汇报。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比较水面高度的变化。
汇报观察的结果。
统计各组实验结果。
没看到这种变化的小组,再做一做。
小结
巩固
提问:铁块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可以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布置作业: 制作一艘其它材料的小船。带橡皮泥。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有了上一节课的知识,对于把在水中原是沉的橡皮泥做成船形之后能浮在水面上,学生也都能够认识到这是在重量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增大了物体的体积的缘故。在学生有了这样的统一的认识之后。我们着重让学生认识到这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样的形状浮在水面上时,排开了更多的水。因为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我们直截了当地向学生提出研究的问题:一团橡皮泥沉在水中让水面上深的高度比这团橡皮泥捏成船形浮在水面上使水面上升的高度,谁更大呢?六个班,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认为橡皮泥团(沉在水里)使水面上升的高度会更大。极少数的认为一样,但也是底气不足。只有一个同学认为橡皮泥船能使水面上升的高度更大,但也就是这么猜,没有理由。实验的结果又给学生上了很好的一课,让大家知道了动手实验对认识科学真理有多么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