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历史上统一的王朝:
秦
汉
西晋
隋
一、隋朝统一南北
南北朝时期的各自包括的朝代:
北朝:
南朝:
北魏
西魏
东魏
北周
北齐
宋
齐
梁
陈
2、隋的统一
1、建立者:
2、年号:
3、统一全国的时间:
灭掉了南方的 朝。
4、意义:
杨坚(隋文帝)
开皇
589年
陈
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隋文帝统一南北
隋文帝
杨坚(581~604)华阴人,隋朝的开国君主。
初仕北周,封隋公,静帝禅让为帝,国号隋。
在位二十四年,后为次子杨广所弒,谥文帝。
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胭脂井
历史传说
①长期以来,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②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③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向往统一。④南朝陈政权本身的腐朽。主观条件是隋朝的强大。
隋朝为什么能统一全国?
隋朝的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什么影响呢?
1.结束了西晋末年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南北统一。
2.为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根本原因)。
2、隋文帝在政治上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在经济上,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在自身行为上提倡节俭,以身作则,生活简朴。
隋朝疆域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
国的统治。
从605年起。
隋炀帝
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二、大运河的开凿
目的:
时间:
人物:
概况:
意义(作用):
隋炀帝龙舟模型
苏伊士运河
1858年动工,1869年通航。长190公里 ,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巴拿马运河
1904年动工,1914年通航。长81.3公里 ,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运
河
风
光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二千多千米
三点:三个城市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四段:分为四 段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江都(扬州)
长安
六省:跨越六个省份
三点:(北)涿郡 --洛阳-- (南)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从北至南)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六个省份:(从北至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大运河最重要的三点?
大运河分为哪四段?
大运河连接哪五河?
思 考?
余杭
涿郡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洛阳
沟通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简略图
大运河的开凿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 605年~610年
三点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 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地位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作用或意义 加强了南北交通,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形象记忆
被称为大运河第一桥的杭州拱辰桥
开凿大运河想象画
时 间 河 段 征发民夫
605年 通济渠 100余万
606年 邗沟 10余万
608年 永济渠 100余万
610年 江南河 10余万
繁忙的运河运输
运漕商旅,往来不绝。——《通典·州郡典》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
(1)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2)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3)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作用
4、影响:
这句话主要是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功与过的评价。这句话的作者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开通大运河无论主观目的如何,对当时的老百姓而言,都是苦难深重。大运河在古代发挥交通命脉的功能,是从唐朝开始。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大运河南物北运的功能发挥得越来越多,对历代王朝,尤其是在元、明、清的数百年间,更是功不可没。时至今日,大运河仍在发挥着作用。
思考与讨论
全国统一后,隋文帝说“方今区宇一家,烟火万里,百姓乂安,四夷宾服”。可是好景不长,这个强大的王朝和秦朝一样很快灭亡,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答:隋朝虽然强大,但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时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劳师远征,人民无法接受,从而迅速激化了社会矛盾。隋炀帝605年即位,到611年,各地起义不断,众叛亲离,隋朝不久就随之灭亡了。
参与园地
科举制诞生的背景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只 注 重 门 第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人可以做官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
凭才学做官
意义: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科举制诞生的影响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年。
四、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时期爆发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在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思考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18年,李渊灭隋建立唐朝,
定都长安。
常见材料分析题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诗句中的“河”指什么?
此河的中心在哪里?
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江都“南巡”,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
大运河
洛阳
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2、“尽道隋亡为此河”,你认为这句话对不对,请说明理由。
不对
隋亡的原因不是因为开挖大运河,而是隋炀帝的暴政最终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常见材料分析题二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咏史诗·汴水》
隋朝一旦开凿大运河,已离隋亡时间不远,锦船还未启航战争就开始了,感叹龙舟再也不会来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你觉得哪位诗人对该河的评价更恰当些?为什么?
皮日休对开凿大运河作了肯定的评价,同时指出隋炀帝巡游江都的过错。而胡曾的诗夸大了开凿大运河对隋亡的影响,所以皮日休的诗更恰当些。
1、据华夏经纬网报道:2005年5月25日,由全国政协组织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研讨会在杭州圆满落幕。杭州是隋朝大运河的最南端,隋朝时杭州称( )
A、涿郡 B、洛阳
C、余杭 D、临安
2、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应是( )
A、乘汽车 B、坐轿子
C、乘船 D、坐火车
3、某游客从余杭(今杭州)出发,沿运河乘船直达洛阳。这位游客最早可能生活在(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4、隋朝的建立者是( )
A、隋炀帝 B、隋文帝
C、刘邦 D、秦始皇
5、隋朝大运河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巩固隋朝的统一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北部的边防
6、隋朝建立后,重新统一全国是在( )
A、581年, B、589年
C、618年 D、626年
8、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
A、灵渠 B、涿郡
C、长安 D、大运河
7、隋统一后,用六年时间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9、下列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枢纽的是( )
A、西域 B、长安
C、大运河 D、长城
10、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水和长江的一段称为(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三、李渊灭隋
思考:隋朝灭亡的原因?
隋灭亡时间:
唐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隋
朝
的
统
一
隋文帝
统一南北
建
立
1,时间:公元___年
2,人物:______.
3,都城:_______.
大运河开凿
统一:公元___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1,目的:为加强___,巩固_____.
2,规模:以___为中心,北达
___,南至____.
3,历史地位:是___最长的运河
4,作用:大大促进____的交流
小 结
581
杨坚
长安
589
南北
交通
全国
统治
洛阳
涿郡
余杭
古代
世界
南北经济
文化
考考自己
一、选择题
1、隋朝的建立者是
A杨坚 B杨广 C杨勇 D陈后主
2、隋实现全国统一的时间是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3、下列的朝代中都曾以长安为都城的有 ①秦 ②西汉 ③东汉 ④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A长安 B洛阳 C余杭 D涿郡
5、与隋朝的统治类似的朝代是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三、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王夫之说:隋统一天下,……以启唐二百余年承平之运。
材料二: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请回答(1)材料一的“隋统一天下”是在什么时候?是哪位皇帝灭掉哪个政权实现的统一?(2)材料二的现象出现在哪个皇帝在位时期?请分析一下出现这一现象原因有哪些。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了隋朝的哪项工程?请说出此工程是何时由谁下令开凿的其开凿的目的是什么?其历史地位何在?
(2)两则材料都体现了此工程有何意义或作用?
(3)假设你是一名隋朝运粮官,要从余杭押运一批粮食到都城长安 ,请简述你的航线。
四、填图题
见左图回答下列各问:
1、请分别写出ABCD四处的地点名称。
A:
B:
C:
D:
2、其中ABCD中隋朝的都城是: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3、请试着由北至南说出大运河四段的名称。
探究运用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短暂却光芒四射。”隋朝虽短暂,但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隋朝和秦朝比较,有什么相同点?
1 都是长期分裂之后完成统一的朝代,存在的时间短,二世而亡;(秦朝15年, 隋朝37年)
2 统治者大兴土木,都建造了举世瞩目的工程;(秦朝:长城。隋朝:大运河)
3 灭亡都和农民起义有关;
4 都开创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制度.(秦: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
5 在其灭亡以后,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秦后有汉, 隋后有唐)
6 最后的皇帝都是为大臣所杀 秦二世为赵高所杀,隋炀帝为宇文及所杀。
巩固练习:
1.古代一位商人经常把货物通过大运河从杭州到北京去。请你仔细想想,这位商人最早应该生活在下列哪个朝代
A.西周 B.秦朝 C.隋朝 D.元朝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要原因是
A.清除水患,灌溉田地
B.隋炀帝贪恋江都美景
C.加强南北交通
D.搜刮江南财富
C
C
3.下列关于隋朝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长期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统一
B.创立了科举制度
C.开通了伟大的水利工程
D.其统治长治久安
4.隋朝的统治跟下列哪个朝代类似
A.东汉 B.秦朝 C.东晋 D.西汉
D
B
练一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汴河怀古(其二)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完成:
(1)材料一中“此河”指哪条河?写出此河的南北端点和中心。
隋朝大运河;余杭、涿郡和洛阳。
(2)材料二反映了此河开通的哪一重要条件?此外还有哪些重要条件?
南北重归统一。还有社会经济繁荣、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等。
(3)为什么说此河的开通使隋炀帝“共禹论功不较多?”
因为它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