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 习 案 (25)
主备人 审核人
章节 传染病和免疫复习 课 时
班 别 复习形式 综合
时 间 教 具
知 识 体 系 A: 基础知 识 B: 重点难 点 C: 拓展提 升 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4.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5.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6.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7.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3.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4.区别抗原、抗体的概念 1.关注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选择卫生、安全的生活方式。 2.认同计划免疫的意义
具 体 内 容 备 注
一、师出示第一章主要知识提纲: 1.传染病的病因是什么?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3.如何预防传染病? 4.人体的三道防线是什么? 5.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有什么区别? 6.免疫有哪几个方面的重要功能? 7.计划免疫有什么意义? 二、展示例题进行强化练习: 1.禽流感期间,将在发现禽流感区域的家禽全部杀死,这一措施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消灭病原体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2.下列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隔离传染病患者 B.给家禽注射禽流感疫苗 C.对艾滋病人进行隔离 D.停止进口疯牛病区加工的牛肉制品 3.为了防止爱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停止进口一切外国的血液制品,这是采取( ) A.消灭传染源 B.消灭病原体 C.控制易感人群 D.切断传播途径 4.按照现代免疫概念来划分,下列物质中能引起免疫反应的是:( ) A. 给失血过多者输入同型血中的血细胞 B.自身新生成的红细胞 C. 因遭受强烈打击体表而受损伤的红细胞 D.移植的外来器官 5.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戴口罩等,主要是为了预防:( ) A.呼吸道传染病B.消化道传染病C.血液传染病D.体表传染病 6.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 A. 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7.下列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 A.先天性心脏病 B.风湿热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癌症 8.下列哪项不是非特异性免疫的特征( ) A.受遗传因素的控制 B.具有相对稳定性 C.没有特殊的针对性 D.没有种的差异9.目前“SARS”病毒灭活疫苗已研制成功,正对志愿者进行接种实验。试分析,志愿者所接种疫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体.特异性免疫 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10.肝炎具有传染性,患者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 A.发病前 B.发病初期表现出症状时 C.发病中期 D.病症最严重的时期 学生小组内先互相考有关知识点。 组织学生分组整理并合作巩固。小组代表汇报复习情况。
具 体 内 容 备 注
11.2005年初,在我国及世界很多地区发生了禽流感,预防人员迅速行动,灭杀,深埋了发病地3000米以内的所有家禽,其目的是( )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三项都不是 12.当急性传染病突然爆发时,下列哪一种措施最能迅速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 A. 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B.进行环境卫生大扫除 13.下列各项中,不是病原体的是( ) A.肝炎病毒 B.痢疾杆菌 C.蛔虫 D.传播疾病的蚊子.苍蝇 14.以下哪些疾病不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 A.脊髓灰质炎 B.禽流感 C.肺结核 D.阑尾炎 15.以下属于特异性免疫作用的是:( ) A.唾液.眼泪和杀菌物质 B.胃液中的盐酸和杀菌物质 C.白细胞和吞噬细胞 D.被狗咬后注射狂犬疫苗 16.某人不小心被铁钉扎伤了脚底,医生在清理伤口后给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及预防措施分别是:( ) A.抗原,控制传染源 B.抗原,保护易感者 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体,保护易感者 17.牛常用粘满唾液的舌头舔伤口,结果伤口愈合,原因是:( ) A.唾液中含有淀粉酶 B.唾液呈碱性可杀菌 C.唾液中含有溶菌酶 D.唾液中含有黏蛋白 18.我国政府为在20世纪末在我国消灭小儿脊髓灰质炎,近几年来,在每年的12月和次年的1月,对全国6周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强化免疫,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人工免疫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19.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 B.皮肤和黏膜的保护作用 C.注射狂犬病疫苗,预防狂犬病 D.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的吞噬作用 20.器官移植到患者体内,该器官不易成活,从免疫的概念分析,被移植的器官属于:( ) A.抗原 B.抗体 C.病原体 D.疫苗 三、讲解练习册有关习题四、复习总结 1、学生谈收获与不足 2、师强调重点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质 疑 问 难 1.冠状病毒就是“SARS病毒”吗?为什么? 2.既然“非典”病毒存活时间不长,但为什么“非典”病人要被感染数十日,甚至时间更长呢?
重 塑 结 构 总 结 提 升(结构图表) 传染性 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 控 制 流行性 传播途径 切 断 预防 传染病 特点 易感人群 保 护 措施 可预防性 有病原体 如 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防 御 概念 皮肤和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 三道防线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二、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特异性免疫 抵抗抗原的侵入 功能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免疫 过强 如:过敏反应 异常 过弱 如:艾滋病 免疫学应用 如 计划免疫 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布 置 作 业 查缺补漏,巩固复习自己掌握不太牢固的知识点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