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寒假集训优化测评卷《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寒假集训优化测评卷《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03 17:2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地理上寒假集训创新优化测评卷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题号 一 二 总分
21 22 23 24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
选项
1.下列关于我国地势对河流、农业、航运、水能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流入海洋
B.便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C.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有利于内河航运
D.河流从第三级阶梯流向第一级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读中国地形的分布图,完成2~3题。







2.图中序号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正确的是( )
A.①塔里木盆地 B.②准噶尔盆地 C.③柴达木盆地 D.④四川盆地
3.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正确反映图中36°N沿线地势特点的是(  )












4.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界线。关于下列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位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
B.②位于青藏高原
C.③是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D.④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家住上海的小明同学暑期设计了四条游览线路。读图完成5~6题。







5.从上海出发沿甲、乙、丙、丁线路考察,可以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沿丙线路考察可能到达(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a和b B.c和d C.b和c D.a和d
8.图中山脉均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山脉东侧是黄土高原 B.b山脉西侧是云贵高原
C.c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 D.d山脉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我国五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9~11题。








9.图中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A.乌鲁木齐 B.呼和浩特 C.银川 D.南宁
10.拉萨的气温年较差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11.关于图中城市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乌鲁木齐—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B.银川—降水少,季节变化大
C.拉萨—降水多,季节变化小 D.南宁—降水少,季节变化小
古诗词中不缺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结合下图,完成12~13题。





12.“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令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描述的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冬季风 B.海陆位置 C.地形 D.纬度位置
1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理解是(  )
①玉门关不受冬季风影响 ②玉门关以西一颗柳树也没有 ③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玉门关 ④玉门关的水分条件不适宜大量柳树生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的特点是(  )


A.普遍高温
B.西高东低,气温差异大
C.普遍低温
D.南高北低,气温差异大


15.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  )
A.降水量的多少 B.蒸发量的多少
C.径流量的多少 D.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多少
16.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下列气候类型中,在我国没有分布的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不同的河段存在不同的生态问题。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有凌汛现象的河段是(  )
A.甲、乙河段 B.乙、丙河段 C.丙、丁河段 D.乙、丁河段
18.下列治理黄河的做法,最恰当的是(  )
A.下游开挖新河道,使黄河改道入海 B.植树种草,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C.中游河段加固堤坝,兴修各支流水库 D.上游城市增加用水量,使河水减少
19.我国地域辽阔,许多大河源远流长。下面关于①、②两条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①中游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情景
B.河流②水能资源丰富,所以被称为“黄金水道”
C.两条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最终流入太平洋
D.河流①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湖口、桃花峪
20.读我国某河流域略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河发源于①西藏自治区,流经四川、重庆等省级行政单位
B.甲地出现泥沙淤积、洪涝灾害等环境问题
C.武汉交通方便,嘉陵江与长江在此交汇
D.乙处流量较大,适合发展航运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12分)【地理实验】
实验名称:探究植物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探究降水、土质、坡度等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实验用品:烧杯、人造植被、沙土、木板、喷壶及水等。
实验资料:在模拟降水强度、坡度、土质相同的情况下,认真观察植被数量不同,烧杯中含沙量的差异。




实验思考:
⑴读图,A、B、C中沙土最多的是?(2分)


⑵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同样的土质,比较A地和C地的地表植被及水土流失状况,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6分)



⑶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物措施是什么?(4分)



22.(14分)【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聚焦鄂尔多斯的沙棘产业
案例资料:
资料一 鄂尔多斯市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西部,全市沙漠占总面积的48%,年蒸发量2000~3000毫米。现人工种植沙棘面积约700万亩。近十几年来,大力发展沙棘产业,形成“种植沙棘—修复生态—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发展产业链。
资料二







资料三 内蒙古地图








案例思考:
⑴指出资料二图中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点,及与北方农牧交错带总体走向大致相当的年降水量。(6分)


⑵简析鄂尔多斯市大面积种植沙棘后,对黄河下游带来的影响。(4分)


⑶根据资料三,说出鄂尔多斯处于我国地势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呼和浩特的什么方向?(4分)



23.(18分)【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课题资料:
资料一 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






资料二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课题思考:
⑴根据资料一,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山脉A和B的名称分别是什么?(6分)



⑵根据资料二,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呈现什么样的规律?(4分)



⑶结合资料一、二,图中甲、乙两河流量较大的是哪个?它们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但原因有何不同?(8分)



24.(16分)【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长江的开发
探究资料:
资料一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重庆、四川等11个行政区,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人口和生产总值超过全国的40%。2018年4月24日~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沿岸湖北、湖南两省实地考察,支持并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座谈会。





资料二 历史上,长江流域多发江水。长江洪灾主要发生在地势低平的中下游地区,且主要集中于夏季。近40年来,长江流域发生洪灾的频率达到每三年一次。
资料三 长江干流纵剖面示意图。





探究思考:
⑴结合资料,长江中游地区易发生什么自然灾害?造成该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⑵从交通和水资源方面评价长江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

⑶长江三峡工程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2分)

⑷结合资料三,说出长江上游的主要水文特征。(4分)







【答案揭晓】
一、选择题:
题号
选项 B C A D B C D D A B B D B C D A D B C D
二、非选择题:
1.⑴C
⑵A地植被茂盛,C地植被稀疏,实验结果为C地水土流失较严重。
由此得出:植被(树和草)可以固定土壤结构,防止水土流失。
⑶采取的生物措施为: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2.⑴所示区域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递减;农牧交错带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⑵影响:种植沙棘后,可以防风固沙,大幅减少黄河泥沙的含量,减轻黄河下游地区每年因黄河泥沙沉积导致河床抬高的巨大压力,为保障黄河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贡献。
⑶鄂尔多斯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大体上位于呼和浩特的西南方向。
3.⑴A为大兴安岭,B为贺兰山。
⑵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⑶流量较大的是乙河。
甲河流处于我国内陆地区,为内流河,其河水主要来源于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在夏季时由于气温升高,冰雪融化快,因而形成汛期;而乙河流为我国外流河,其河水来源主要为降水,受夏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夏季降水量最大,所以汛期也出现在夏季。
4.⑴长江中游易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为洪灾。
该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长江流域处于东部季风区的南方地区,支流众多,降水集中在夏季,常出现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的阴雨天气,而中游地区由于地形平缓,导致水流缓慢,河道又远不及下游宽阔,因而极易屡屡发生洪灾。
⑵从交通条件看,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是横贯我国东西的水运大动脉,素有“黄金水道”之称,极大地带动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
从水资源方面来看,长江可以集发电、灌溉、水产养殖等优点为一体,为长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水源和渔业源。
⑶长江三峡工程防洪、发电、灌溉、水产养殖等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防洪。
⑷长江上游的主要水文特征是: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等。

(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