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守株待兔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5 .守株待兔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2 22:05:13

文档简介










5守株待兔
课文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寓言单元,《守株待兔》是这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课文中选入的第一篇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笑话。?
课文篇幅短小,寓意却很深刻。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想着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要把生活中的偶然事件当成必然发生。?
教学本课时,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本课课后习题以及文言文的学法、寓言的学法等,综合确定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字理、组词等方式认识4个生字,书写“守、株、待、耕、解”等5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把课文读通顺,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情景体验等读懂课文。?
教学重、难点:?
练习朗读,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教学流程:?
板块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看图片,猜寓言故事?
(1)出示故事图片,猜故事题目?
(课件出示图片:画蛇添足????????刻舟求剑???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2)这些故事有什么共同点吗??
(3)小结:小小的故事蕴含着大大的道理,这就是寓言。?
2.揭示课题,讲故事?
(1)揭示课题,朗读课题?
过渡: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2)指名讲讲自己读到过的《守株待兔》?
(3)解题:题目中的“株”是什么?(板贴:树桩图片)?守株待兔的意思就是——(守着树桩等待兔子来撞)?
板块二???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师讲故事,再识小古文?
(1)师讲文言版的《守株待兔》?
(2)比较故事的不同:老师讲的故事和刚才这位同学讲的守株待兔有什么不一样??
(3)这样的文章,让你想起了哪一篇课文?(《司马光》)?
(4)小结:这样短小的,古人写的文章我们叫它——文言文(小古文)?
2.自读课文?
自学要求: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每句话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3.朗读课文,随机正音,读好难读的句子?
(1)同桌检查:刚才我看每个小朋友都读得那么认真,那到底读得怎么样呢??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2)朗读展示,读准字音?
★前三句:?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指名读随机正音:耕(后鼻音)?、折颈而死?
★第四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预设:评价(音都读准了)。这句话比较难读,跟老师来读一遍。男生读、女生读?
★第五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指2~3名读?
4.朗读课文?指名读——集体读?
板块三???读懂课文,读好停顿?
读懂第一句:?宋人有耕者。?
这个故事说了谁守株待兔???(生:农夫,耕者)?
(2)出示:宋人有耕者。?
指名朗读,读好停顿?
(3)板贴“耕者”图与文字,知道耕者就是——种田的人?
(4)拓展:现代也有很多包含“者”的称呼,阅读书刊、文章的人就是——读者;很有学问的人叫——学者;很有智慧的人叫——智者。?
2.读懂第二、三句: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1)耕者为什么会去守株待兔??
(2)交流:?
预设一:生读文中的句子。指名读句子,读好停顿。?
预设二:学生用现代文回答。引导学生找文中的句子: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
(3)知道兔子是怎么死的吗?(理解句子意思:折颈而死;走是跑的意思。)?
(4)指名好读句子。?
3.学习第四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1)农夫白捡了一只兔子,接下来他是怎么做的呢?你能找出文中的句子
吗?画下来读一读。?
(2)指名读句子。比较不同的停顿?
(3)怎么停顿合适呢?自己读读旁边的注释,想想这句话的意思。?
谁能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于是,……)?
(4)学习“耒”:看插图找出耒并板贴?
耒: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字理演示:这耒字就像是一把翻土的农具。?
?现在这个耒字已经演化成汉字的一个部首。这篇课文中哪个字就是以耒做偏旁的——耕。?
(5)学习“释其耒”?释是什么意思?(放下)?释其耒就是——放下农具?
拓展“释”,比如,有的小朋友很爱看书,手里总是整天拿着一本书,几乎没在放下的,叫——手不释卷;喜欢一件东西,舍不得放手,这就叫——爱不释手。?
拓展:释其耒——是他放下了农具(放下板贴中的耒的图片);他放下了书,可以说——释其书;他放下了笔,可以说——释其笔。?
(6)指名再读句子,边读边标上停顿记号。?
(7)练习读好这句话。小古文看起来很短,想要读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自己做上记号。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学习第五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后找出文中的句子)?
(2)读好句子。指名读——集体读?
板块四???多种形式,读出韵味?
1.连读全文。?
(1)各自读。读懂了句子的意思,读好了停顿,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味道了,自己连起来读一读。?
(2)?指名读。提示:要停顿的前一个字拉长,这样更能读出小古文的韵味。
2.刚才,我们把短短的小古文已经读成了长长的一段现代文。自己读读现代文。?
(宋国有一个种田人。他的田里有一个树桩。有一天,一只兔子跑过来,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于是,这个人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后来,他没能再得到兔子,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3.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古今对对碰。?
(1)同桌合作读,一个小朋友读一句现代文,另一个小朋友读一句对应的小古文(读小古文的小朋友要注意古文朗读的节奏)?
(2)师生合作读。
?4.听配图朗读,想象补白?
(1)这个故事可真有意思,有人把它编成了连环画,想看吗?连环画展示课文朗读。?
(2)第四句补白:农夫白捡了一只兔子,可开心了,他在想些什么呢??
(3)?第五句补白:宋国的人哈哈大笑,会怎么笑话他??
(4)看着连环画,读这个故事。?
5.仿古朗读?
古人写文章是从上写到下,从右写到左,还不写标点符号的呢!出示竖排的文章。?
自由读——集体配乐朗读。?
板块五??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耕、释、株、待?
2.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左右结构、横画较多)?
3.范写“耕”,提醒:横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事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
4.各自练习写“耕”——展示讲评——修正?
5.练写其他生字。


















5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耻笑的原因。明白故事蕴含的
道理:我们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当成必然,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妄想不劳而获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种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教学重点: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教学难点:明理:我们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当成必然,不努力做事,心存
侥幸。妄想不劳而获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激趣导入?
1、孩子们,你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我们做个游戏好不好?根据图片快速抢答出寓言故事的名称。准备好了吗?开始。?
狐假虎威?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2、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吗?(特别短、还能让我们明白一个
道理)。寓言故事虽短却告诉我们一个大道理。?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学习第五课?5、守株待兔???齐
读课题?
、解释“株”贴图片,生答“待”?
(2)、“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
这则寓言又让我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请看原文。?
二、?倾听录音、指导朗读?
(1)听录音。要注意朗读时停顿的位置。?
(2)师领读、指导朗读?
(3)自己练习读。指明读。?
三、?研读课文、感悟寓意?
(一)借助书中注释和插图,疏通文意?《守株待兔》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自学并思考:??
(1)、是谁守树桩?他是干什么的?在哪守树桩??
(2)、他为什么守树桩??
(3)、他怎样守树桩的?目的是什么??
(4)、结果怎样??
请同学们结合书中注释和插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翻书16页,开始。?
1、学习第一、二句?
(1)通过刚才的自学,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2)师:解释“耕、者”?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熟读这两句?
2、学习第三句?
(1)农夫为什么要守树桩?(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走”书中怎样注释的?“跑”。在古代走意思为跑。“触”怎样理解?“撞”。“折颈”何意?脖子折了?。??
(3)谁来说说这句的意思。?
(4)体会人物心情: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5)(高兴之后)他会想些什么呢?(希望天天都能捡到兔子该有多好啊!)?
(6)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人呢??
它是很贪心的人,想做不劳而获的人,爱抱有侥幸心理的人……?
3、学习第四句?
于是他是怎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你能在书中找到这句话吗??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1)?指导读熟,注意正确停顿。??
?解释“释”“耒”“冀”?
(2)请你结合书中的注释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此时他又会想些什么呢?(兔子快来吧!我在这等着你呢!)?
(3)他会等到兔子吗?为什么??
既然不会等到兔子,他还要在这儿等,你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4)此时,其他的农夫在干什么呢??
?其他农夫都在辛勤的忙碌种田,秋天收获满满。?
师总结:(真可谓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而他却整日的待在田里守株待兔。幻想着每天都能捡到一只兔子。所以,最终结果会怎样呢?齐读最后一句?
4、学习第五句?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二)小组讨论、感悟寓意?
为什么会被宋国人耻笑?错在哪儿??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总结: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田里已经长满了杂草,庄稼全完了,种田人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
他错就错在:?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只不过是极其偶然的事情,他却抱有侥幸心理,幻想着每天都能发生这样的事情,不劳而获,终无所获。所以他错了。不论什么事都要尽力而为,不要把一次偶然的事情当做必然。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而妄想不劳而获,指望靠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只有靠自己的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不要做像农夫那样的蠢人。?
(三)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习也是一样,不能天天只幻想着成绩好,却不努力学习,不写作业,学习好的愿望也不可能实现。
指导背诵、拓展阅读?
1、指导背诵?
宋人(??)。田中(??)。兔走(??),折颈(??)。因(???)而(??),冀?(??)。兔(??),而(??)。?
2、拓展阅读?阅读《南辕北辙》?想一想:?
(1)故事中坐车人犯了什么错??
(2)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课后总结、推荐阅读:?
你们推荐一本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其实我们寓言是生活中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相信你们读过之后会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