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8.2复式折线统计图
一、单选题
1.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2001年~2007年)? 2008年3月
在2003~2006年,哪个部门的上缴利润增长更快(???? )
A.?第一门市部??????????????????????????????????????B.?第二门市部
2.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2001年~2007年)? 2008年3月
2006年和2007年,第二门市部的总上缴利润是(???? )万元
A.?200??????????????????????????????????????????B.?220??????????????????????????????????????????C.?240
3.“龟兔赛跑”中,骄傲的兔子自认为遥遥领先就在途中睡了一觉,醒来时才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最终乌龟先到了终点…下列各图与故事情节相符的是( )。
A.????????????????B.????????????????C.?
二、判断题
4.从折线统计图中既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5.商场去年电视、空调销售情况统计表
??????????? 季度
????? 台数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电 视 机 800 500 300 600
空??? 调 450 400 850 150
?电视机第四季度的销量最高
6.下图是三年级(1)班和(2)班同学参加课外小组情况统计图
三(2)班的人数比三(1)班少
三、填空题
7.下面是小明和小敏两人600米赛跑的行程图.
看图填空.
(1)跑完全程小明用了________分.
(2)小明到达终点后,小敏再跑________分才能到达终点.
(3)小明平均每分速度是________米,小敏平均每分速度是________米.
(4)第________分两人相距100米.
8.复式折线统计图既能看出两组数据的________,又能对两组数据的差异进行________。
9.哥哥和弟弟周末骑车去森林动物园游玩,途中骑行情况如图.哥哥骑行的路程和时间成________比例,弟弟每分钟行________千米.
四、解答题
10.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问题。
(1)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________月电视和冰箱的销售量相差最小;________月电视和冰箱的销量相差最大。
(3)上半年电视的销量变化总体呈________趋势;冰箱的销售量变________趋势。
五、综合题
11.下表是李明同学关于实验小学学生戴眼镜的人数统计
(1)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哪个年级戴眼镜的学生最多?哪个年级戴眼镜的学生最少?
(3)在这四个年级中戴眼镜的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4)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变化趋势?你有什么建议?
12.下面是某数码照相机厂 2005﹣﹣2008 年两种型号照相机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台
型号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甲种照相机 ?? 15 ?? 23 ?? 30 ? 40
乙种照相机 ?? 10 ?? 18 ?? 25 ? 45
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统计图
某数码照相机厂2005﹣﹣2008年两种型号照相机产量统计图.
(1)完成上面统计图.
(2)那种照相增长的较快?
(3)2008年乙种相机是甲种相机的几分之几?
(4)2005年到2008年甲种相机的平均年产量是多少万台?
六、应用题
13.在跳绳比赛中,小华和小敏各跳了4次,成绩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小华 30 40 40 40
小敏 35 32 31 50
小敏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 对应第二门市部的折线更陡 【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2.【答案】 B
【解析】【解答】 对应纵坐标为分别100、120,所以为220万元。
【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3.【答案】C
【解析】【解答】匀速行走的是乌龟,兔子在比赛中间睡觉;
后来兔子急追,路程又开始变化,排除A;
兔子输了,兔子用的时间应多于乌龟所用的时间,排除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统计图的理解与应用,乌龟是匀速行走的,图象为线段.兔子是:跑-停-急跑,图象由三条折线组成;最后比乌龟晚到,即到终点花的时间多。
二、判断题
4.【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从折线统计图中既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折线统计图中各点的数据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用折线的走势判断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 电视机第一季度的销量最高
【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20 二班的人数为36人,少于一班
【分析】考察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三、填空题
7.【答案】(1)5
(2)1
(3)120;100
(4)5
【解析】【解答】(1)小明跑完全程对应的时间是5分钟,小明用了5分钟;
(2)6-5=1(分钟),小敏再跑1分钟才能到达终点;
(3)小明:600÷5=120(米);小敏:600÷6=100(米);
(4)第5分钟时两人相距100米.
故答案为:5;1;120;100;5
【分析】(1)根据终点对应的时间判断小明跑完的时间;(2)两人跑完的时间差就是小敏再跑的时间;(3)用路程分别除以时间即可求出两人的速度;(4)根据图中折线的走势及数据判断几分钟时两人相距100米.
8.【答案】数量变化情况;比较分析
【解析】【解答】复式折线统计图既能看出两组数据的数量变化情况,又能对两组数据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行解答,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9.【答案】正;0.16
【解析】【解答】因为路程=速度×时间,
所以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
8时15分﹣7时=75(分钟),
12÷75=0.16(千米);
答: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弟弟骑车每分钟行0.16千米.
故答案为:正,0.16。
【分析】此题是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成正比例的意义可知,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通过观察统计图可得出弟弟行驶的路程为12千米,时间为8时15分﹣7时=75分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解决问题。
四、解答题
10.【答案】 (1)
(2)四;二
(3)下降;上升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中提供的电视和冰箱1-6个月份销售量,分别标出相应的点,用实线、虚线顺次连接即可。
(2)看看哪个月垂直距离最短、垂直距离最长即可解答;
(3)看看实线和虚线总体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即可解答。
五、综合题
11.【答案】(1)解:
(2)解:六年级戴眼镜的学生最多,三年级戴眼镜的学生最少。
(3)解:(6+11+25+32)-(8+10+17+24)=15(人)
答:在四个年级中戴眼镜的男生比女生多15人。
(4)解:随着年级的升高,戴眼镜的学生越来越多。三年级比较平稳定,四年级呈上升趋势,五、六年级近视率高,特别是男生比女生的近视率更高。建议:希望家长和老师多关心孩子们的眼睛健康,保护眼睛从小抓起。
【解析】【分析】通过观察分析图表,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近视率越来越高,五、六年级特别严重。可以分析出:一是可能学生不注意用眼卫生,特别是男生;二是可能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课业负担越来越重。
12.【答案】(1)解:绘制统计图如下:
(2)答:从图上可以看出乙种相机增长的较快.
(3)解: = ,
答:2008年乙种相机是甲种相机的 .
(4)解:(15+23+30+40)÷4,
=108÷4,
=27(万台);
?答:2005年到2008年甲种相机的平均年产量是27万台.
【解析】【分析】(1)由统计表提供的数据组织折线统计图.(2)由统计图观察分析可知乙种相机增长的较快.(3)用2008年乙种相机的台数除以甲种相机的台数,就是我们所求的问题,(4)2005年到2008年甲种相机的台数加在一起,除以4,就是平均年产量.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同时还考查了平均数的应用,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六、应用题
13.【答案】解:35+32+31+50=148
148÷4=37
答:小敏的平均成绩是37
【解析】【分析】考察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