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学讲义,复习补习资料(含典型例题,巩固练习)21【提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全章复习与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学讲义,复习补习资料(含典型例题,巩固练习)21【提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全章复习与巩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2-03 09:5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全章复习与巩固

【学习目标】
1、了解油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初步了解肥皂去污原理和合成洗涤剂的应用;
2、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通过单糖、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探究的过程;
3、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4、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意义,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知识网络】
【典型例题】
类型一、糖、油脂、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
例1(2019 南昌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B、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①为葡萄糖,故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
C、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②,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D、棉、麻、羊毛③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思路点拨】
关键信息
信息分析与迁移
信息①
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人体摄入纤维素只是为了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信息②
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可以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红色沉淀,这个反应要在碱性条件下完成
信息③
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元素组成,还可能含有S、P等,N、S、P燃烧时会生成其各自的氧化物
【答案】A
【解析】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而油脂的水解产物是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A正确;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所以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B错误;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时,必须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硫酸,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进行检验,C错误;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会生成氮、硫的氧化物等,D错误。
【总结升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双糖、多糖的水解反应
(2)油脂的水解反应。
①酸性条件: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
②碱性条件——皂化反应:
油脂+NaOH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3)蛋白质的水解反应:蛋白质+水氨基酸。
举一反三:
【变式1】(2019 盐城期末)下列有关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油脂的水解反应又叫做皂化反应
  B、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蛋白质发生变性后,生成氨基酸
  D、通过灼烧时产生的气味可用鉴别蚕丝和棉纱
  【答案】D
  【解析】A项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而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皂化反应,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不属于皂化反应,故A错误;B项二糖、多糖能水解,如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后均得葡萄糖,单糖如葡萄糖不能水解,故B错误;C项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从而导致其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发生变性后,就不能水解得到氨基酸,故C错误;D项蚕丝是蛋白质,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纱是合成材料,有恶臭味,故D正确。故选D。
【变式2】下列“油”中属于酯类的是(   )
  ①豆油   ②酱油   ③牛油   ④甘油   ⑤重油   ⑥硝化甘油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
  【答案】A
  【解析】酱油多种氨基酸、糖类、芳香酯和食盐的水溶液;甘油是醇类;重油是碳氢化合物。
【变式3】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
  ①硫酸钾 ②甲醛 ③氯酸钾 ④硝酸汞 ⑤氯化铵 ⑥氢氧化钠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答案】A
  【解析】加入轻金属的盐溶液或铵盐溶液,可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称为盐析;重金属的盐溶液会使蛋白质失去原来的生理活性,称为变性。
类型二、有机物的分离提纯与鉴别
例2 用一种化学试剂鉴别偏铝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鸡蛋白溶液、纯碱溶液、蔗糖溶液等五种无色溶液,可用________作化学试剂。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涉及本学期涉及的有机物,并且也包含了高一年级的无机物内容,综合性强。解答时注意全面分析、准确把握。
【答案】浓硝酸
【解析】NaAlO2、Na2SiO3、Na2CO3三种无机盐均能与硝酸反应,并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现象。蔗糖溶液遇硝酸无明显现象;鸡蛋白遇浓硝酸显黄色。
【总结升华】鉴别题选择的试剂,要求具有明显的实验现象(颜色、沉淀等)。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实验获得成功的是(  )
  A、欲证明放入硫酸溶液中的纤维素加热已发生水解,可向所得溶液加入银氨溶液,放在水浴中
  B、欲证明淀粉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可向试管中加入0.5克淀粉及20%的稀硫酸4ml,加热3-4分钟,再向试管中加入新制Cu(OH)2 煮沸,观察有机红色沉淀生成
  C、为证明硬脂酸有酸性,取稀NaOH溶液加入硬脂酸并加热
  D、用灼烧的方法检验是毛线还是棉线
  【答案】D
【解析】A项错,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环境下才能进行,即先中和至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B项错,须先中和至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 煮沸;C项不正确,应观察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是否褪色,证明硬脂酸是否有酸性;D正确,毛线是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变式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    B、Cu(OH)2悬浊液   C、石蕊试液      D、Na2CO3溶液
  【答案】B
  【解析】分别与Cu(OH)2悬浊液反应的现象是:蓝色溶液、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无现象。
类型三、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与书写
例3 天然蛋白质水解产物中含有A,A由C、H、O、N元素组成,A能与 NaOH反应,也能与盐酸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A发生缩合反应生成B和一分子的水,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当与浓硝酸反应时显黄色。据此推断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氨基酸基本结构的判断,注意区分其同分异构体间的差别。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A是氨基酸,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70,且分子中含有苯环、氨基、羧基,结合其相对分子质量,可写出其结构式。利用蛋白质的性质先进行判断,由与浓硝酸反应时显黄色可知此蛋白质中含有苯环,再通过计算求出该蛋白质的分子组成。蛋白质水解可分解为多肽或氨基酸等,又因为此水解产物可发生两分子缩合,因此A为氨基酸,A+AB+H2O,可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5,又因为B与浓HNO3发生显色反应,因此B中含有苯环,那么A中有苯环、—COOH、—NH2,由165—77—45—16=27,存在一个—CH2—,一个—CH—。
【总结升华】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N、O、不饱和结构时,注意该分子可能是氨基酸,也有可能是含有硝基的化合物,具体结构仍然需要题目中的信息加以确认。
举一反三:
【变式1】(1)1mol丙酮酸()在镍催化剂作用下加1mol氢气转变成乳酸,乳酸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乳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乳酸的同分异构体A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失水生成B,由A生成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的甲酯可以聚合,聚合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羰基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羧基中的碳氧不饱和双键不能与氢气加成;
  (2)移动羟基位置,写出乳酸的同分异构体,酸性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酸;
  (3)丙烯酸甲酯可发生加聚反应。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  B、Cu(OH)2悬浊液 C、石蕊试液  D、Na2CO3溶液
2.(2019 南京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豆油是纯净物 B、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C、糖都有甜味 D、蛋白质遇福尔马林发生变性
3.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4.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和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浸入流动的温水中,过相当一段时间后取出袋中的液体,使之分别与碘水,新制 Cu(OH)2浊液(加热)、浓HNO3(微热)接触,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 B、显蓝色,有红色沉淀,无现象
C、无现象,黑色沉淀,显黄色  D、无现象,有红色沉淀,显黄色
5.(2019 石嘴山一模)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和纸张久置变黄原理相似
B、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禽流感病毒蛋白变性
C、淘米水中含有淀粉可以直接检测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6.(2019 铜鼓县模拟)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棉花、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②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
③除去溴苯中的少量溴: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除去水层
④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⑤塑料、橡胶和光导纤维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⑥石油的分馏、裂化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A、①⑤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⑥
7.(2019 四川凉山州模拟)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用于制肥皂和加工食用油
B、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对环境不会有影响
C、BaSO4在医学上可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D、“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8.核糖的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3CHO和脱氧核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2CH2CHO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①氧化 ② 还原 ③ 酯化 ④ 水解 ⑤ 加成 ⑥ 中和  (  )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9.下列实验获得成功的是(  )
A、欲证明放入硫酸溶液中的纤维素加热已发生水解,可向所得溶液加入银氨溶液,放在水浴中
B、欲证明淀粉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可向试管中加入0.5g淀粉及4ml 20%的稀硫酸,加热3-4分钟,再向试管中加入新制Cu(OH)2 煮沸,观察有机红色沉淀生成
C、为证明硬脂酸有酸性,取稀NaOH溶液加入硬脂酸并加热
D、用灼烧的方法检验是毛线还是棉线
10.用10 g脱脂棉与适量的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得15.6 g纤维素硝酸酯,则每个单糖单元中发生酯化反应的羟基数目是( )。
A.1 B.2 C.3 D.无法计算
二、非选择题
1.Ⅰ.某天然油脂A的分子式为C57H106O6。1 mol该油脂水解可得到1 mol甘油、1 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2 mol直链饱和脂肪酸C。经测定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H∶O=9∶16∶1。
(1)写出B的分子式:________。
(2)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__;C的名称是________。
(3)写出含5个碳原子的C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Ⅱ.RCH=CHR'与碱性KMnO4溶液共热后酸化,发生双键断裂生成羧酸:
RCH=CHR'RCOOH+R'COOH,
常利用该反应的产物反推含碳碳双键化合物的结构。
在催化剂存在下,1 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1 mol氢气反应后经处理得到D和E的混合物,D和E互为同分异构体。当D和E的混合物与碱性KMnO4溶液共热后酸化,得到如下四种产物:
HOOC—(CH2)10—COOH CH3—(CH2)7—COOH
HOOC—(CH2)7—COOH CH3—(CH2)4—COOH
(4)写出D和E的结构简式:________。
(5)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__。
(6)写出天然油脂A的一种可能结构简式。
2.F是新型降压药替米沙坦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

(1)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E→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__(写结构简式)。
①含有苯环 ②含有酯基 ③能与新制Cu(OH)2反应
(3)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已知固体C在加热条件下可溶于甲醇,下列C→D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使用过量的甲醇,是为了提高D的产率
b.浓硫酸的吸水性可能会导致溶液变黑
c.甲醇既是反应物,又是溶剂
d.D的化学式为C9H9NO4
(4)E的同分异构体苯丙氨酸经聚合反应形成的高聚物是________(写结构简式)。
(5)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为和R2—NH2,则F在强酸和长时间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叶酸是维生素B族之一,可以由下列甲、乙、丙三种物质合成。

(1)甲中显酸性的官能团是________(填名称)。
(2)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分子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个数比是7∶5
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属于苯酚的同系物
(3)丁是丙的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丁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a.含有 b.在稀硫酸中水解有乙酸生成
(4)甲可以通过下列路线合成(分离方法和其他产物已经略去):

①步骤Ⅰ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②步骤Ⅰ和Ⅳ在合成甲过程中的目的是________。
③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由人尿分离出来的结晶化合物A,熔点为187℃~188℃。对化合物A做下列实验:
(1)测得A的蒸气密度为8.0 g·L-1(已折合成标准状况),取17.92 g A完全燃烧生成气体通过浓H2SO4,使浓H2SO4增重8.10 g,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气体质量减轻39.60 g;另取17.92 g A完全分解,可得标准状况下氮气1.12 L。试通过计算确定A的分子式。
(2)又知A和足量6 mol·L-1的盐酸混合加热可以完全水解,1 mol A水解生成1 mol B和l mol C。已知A、B、C三物质分子中均含有一个羧基;B物质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7∶6∶2;C俗名为甘氨酸。试写出A、B、C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分别与Cu(OH)2悬浊液反应的现象是:蓝色溶液、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无现象。
2.D
 【解析】A项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故A错误;B项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项糖不一定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故C错误;D项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是甲醛,蛋白质遇甲醛发生变性,故D正确。
3.B
 【解析】A错,植物油是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正确;C错,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D错,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失去生理活性,不能重新溶于水。
4.C
 【解析】淀粉浆、淀粉酶(蛋白质)都是分散系中的胶体,不能透过玻璃纸(半透膜);淀粉浆在淀粉酶催化下水解生成葡萄糖(溶液);即反应一段时间后袋中液体只剩淀粉酶(蛋白质);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浊液(加热)、浓HNO3(微热)接触,现象:无现象、黑色沉淀(Cu(OH)2受热分解生成CuO)、显黄色(蛋白质显色反应)。
5.B
 【解析】A项纸张久置变黄因为纸张纤维间的空隙中会渗入很多霉菌之类的真菌孢子,苹果久置变黄是因为所含二价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二者原理不相同,故A错误;B项根据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物理因素有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三氯乙酸、乙醇、丙酮等,故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故B正确;C项碘遇淀粉变蓝是指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而不是碘的化合物,而食盐加碘加入的是碘的化合物,故C错误;D项重金属盐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引起人体中毒,可以服用牛奶或者鸡蛋清等解毒,故D错误。故选B。
6.C
 【解析】①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故①错误;②淀粉在无机酸(一般为稀硫酸)催化作用下都能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水解最后得到多种氨基酸,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所以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故②正确;③Br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Br和NaBrO,都可溶于水;溴苯不溶于水,与水溶液分层,经分液得较纯净溴苯,故③正确;④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被吸收,然后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故④正确;⑤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⑤错误;⑥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分馏属于物理变化,故⑥错误。故选C。
7.D
 【解析】A项地沟油不能食用,故A错误;B项丝、毛的成分为蛋白质,含N元素,燃烧产物还生成氮气,棉、麻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对环境不会有影响,故B错误;C项硫酸钡不溶于酸,可用于钡餐,但Ba2+可使蛋白质变性,对人体有害,故C错误;D项龙虾和螃蟹被煮熟时,它们壳里面的一种蛋白质—甲壳蛋白会受热扭曲分解,释放出一种类似于胡萝卜素的色素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
8.A
 【解析】核糖和脱氧核糖的结构简式中都含有羟基和醛基官能团,应具有的性质:氧化、还原、酯化、加成等。
9.D
 【解析】A项错,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环境下才能进行,即先中和至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B项错,须先中和至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煮沸;C项不正确,应观察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是否褪色,证明硬脂酸是否有酸性;D正确,毛线是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10.B
 【解析】纤维素的每个单糖单元中含有3个醇羟基,可假设酯化反应的羟基为x,则可设生成的纤维素硝酸酯的化学式为[C6H7O2(OH)3-x(ONO2)x]n(1≤x≤3)。
由关系式
[C6H7O2(OH)3] ~ [C6H7O2(OH)3-x(ONO2)x]n △m
162n 45n x
10 g 15.6 g-10 g
则有162n∶45n x=10 g∶(15.6 g-10 g),
解得x=2。
即每个单糖单元中有2个醇羟基发生了酯化反应。
二、非选择题
1.(1)C18H32O2
(2)CH3—(CH2)16—COOH 硬脂酸(或十八烷酸、十八酸)
(3)CH3CH2CH2CH2COOH、CH3CH2CHCOOH、CH3CHCH2COOH、(CH3)3C—COOH
(4)CH3—(CH2)4—CH=CH—(CH2)10—COOH CH3(CH2)7—CH=CH—(CH2)7—COOH
(5)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

  【解析】Ⅰ.(1)假设B的分子式为C9nH16nOn,有12·9n+1·16n+16·n=280,求得n=2,所以B的分子式为C18H32O2。
(2)A的水解可以表示成:C57H106O6+3H2O→C3H8O3(甘油)+C18H32O2+2C,根据原子守恒可知C的分子式应为:C18H36O2,结合C是直链饱和脂肪酸,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CH3—(CH2)16—COOH,是硬脂酸。
(3)具有5个碳原子的硬脂酸的同系物可能有:CH3CH2CH2CH2COOH、CH3CH(CH3)CH2COOH、CH3CH2CH(CH3)COOH、(CH3)3C—COOH四种同分异构体。
Ⅱ.(4)根据题意,D、E互为同分异构体,其中C原子数相同,它们各自与KMnO4作用后生成的两种产物的C原子数之和相等,即D生成HOOC—(CH2)10—COOH和CH3—(CH2)4—COOH,E生成CH3—(CH2)7—COOH和HOOC—(CH2)7—COOH。根据双键断裂与羧基生成之间的对应关系,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HOOC—(CH2)10—CH=CH—(CH2)4—CH3,E的结构简式为CH3—(CH2)7—CH—CH—(CH2)7—COOH。
(5)B的分子式为C18H32O2,可知其分子中有两个C=C键,其中一个C=C键与H2加成后得到D或者E,确定B的结构简式为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
2.(1)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取代反应

(3)硝基、羧基 a、c、d

  【解析】(1)根据题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可推断出:C→D为酯化反应,则C为,由B→C为硝化反应,故B为,因此A→B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D→E的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E→F的反应方程式为:,故属于取代反应。
(2)由限定条件①②③可知,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的官能团为—COO—(酯基),—CHO(醛基),还有苯环结构,故答案为。
(3)C的结构简式为,故其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硝基、羧基。
a.一种反应物使用过量。必提高另外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b.溶液变黑是浓硫酸的脱水性所致。c.C在加热条件下可溶于甲醇,故甲醇既是反应物,又是溶剂。d.由D的结构简式可推出D的化学式为C9H9NO4。
(4)E的同分异构体苯丙氨酸的结构简式为,其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
(5)在强酸性条件下,注意有两个部分同时进行水解反应,“—NH—CO—”和“—COO—”。
3.(1)羧基
(2)a、c
(4)①取代反应 ②保护氨基

  【解析】(1)显酸性的官能团是羧基。
(2)乙分子中无苯环,b、d错误;分子中有—NH2,能与盐酸反应,又有—Cl,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正确;分子式为C7H6N5OCl,a正确。
(3)丁的分子式与丙相同,又能水解生成乙酸,丁是乙酸形成的酯,结构简式为。
(4)①步骤Ⅰ是—NH2中的H被取代的反应。②步骤Ⅳ是生成—NH2的反应,因此二者的目的是保护氨基。③中再被H2O中的H取代即可。
4.(1)C9H9NO3。

  【解析】(1)依题意M(A)=8.0 g/L×22.4 L·mol-1=179.2 g·mol-1,17.92 g A的物质的量为;
因燃烧生成水使浓硫酸增重,则。
因燃烧生成CO2被碱石灰吸收,使气体质量减轻,。
17.92 g A完全分解所得N2的物质的量为 。
则每个A分子中含C:;
含H:;
含N:;
则含O:。
故A的分子式为C9H9NO3。
(2)由C9H9NO3+H2O—→B+CH2—COOH
可推出B的分子式为C7H6O2(与B物质中碳、氢、氧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6∶2相符)。
因B中含有一个—COOH,则剩余基团为—C6H5,应为苯环,故B的结构简式为。
A是B与C脱去1分手水后的产物,则A的结构简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