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3 12:20:4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未选择的路》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生字、词、文学常识;进一步掌握诗歌朗读节奏,要求背诵此诗;体会自由诗的特点,把握诗歌主旨。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品读现代诗的方法;初步学写现代诗,以写促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选择。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朗读节奏、自由诗特点。
学习难点:品读方法、学写现代诗。
课前预学
一.?查资料,识记弗罗斯特及其作品。
上网查阅有着弗罗斯特生平及其作品的资料,做好笔记,并完成下面填空。
弗罗斯特(1874-1963)   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当过纺织工人、教员、记者、经营过农场,办过私立学校,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        ”。他的诗朴实无华,却又细致含蓄,耐人寻味。其代表作有诗集有 《     》、《白桦树》等。
二.?识记字音字形。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可惜我不能同时去shè   足(意思是人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2.?我在那路口久久zhù   立。
3.?它荒草qī qī    (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十分幽寂。
4.?但我知道路径yán? ?mián    无尽头。
三.?继续认知短语类型。
各种短语与词性的关系如下:
主谓短语←名词或代词+动词或形容词
并列短语←名词+名词、代词+代词、动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数词+数词
偏正短语←形容词+名词、数量短语+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动词、介宾短语+动词、副词+形容词
动宾短语←动词+名词或代词
后补短语←动词+形容词、动词+介宾短语、动词+数量(动量词)短语、形容词+副词
根据这些规律,辨别并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1. ?黄色的树林(    )  
2. ?分出两条路(   )   
3.?我不能(  )      
4.?同时去涉足(  )    
5.?久久伫立(  )     
6.?极目望去(   )    
7.?消失在丛林深处(   ) 
8.?选了另外一条路(   )
9.?荒草萋萋(   )    
10.?十分幽寂(  )    
11.?延绵无尽头(   )  
课堂研讨活动
一.掌握朗读节奏。
根据上节课关于朗读节奏(停顿)的规律性知识,用“∕”标出《未选择的路》的朗读节奏。
订正后,再朗读两三遍。
                                           
                                           
                                           
                                           
                                           
二.?学习品读意象鲜明的说理性现代诗。
意象就是寄托着作者情思的事物。意象鲜明的说理性现代诗与直抒胸臆的现代诗不同,作者的情思往往没有明说,而是比较含蓄地蕴藏于诗歌编织的意象中,所以品读难度也较大,可能还有多种解读结论。
1.把握品读方法。
(1)?从标题入手品读。
从诗歌内容看,作者明明选择了一条路,为什么以“未选择的路”做标题?
                                           
                                           
                                           

(2)?从意象入手品读。
意象有历史固定性意象(如梅花、竹子……),也有创新性意象。古诗中常用历史固定性意象,而现代诗中多创新性意象。
找出诗歌中作者经营的两类意象(人与物)加以咀嚼推敲,看看这些意象代表着什么,再猜猜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3)?从写作手法入手品读。
本诗中的路有几层含义?运用了什么手法?
                                           
                                           
                                           
(4)?从修辞方法入手品读。
找出本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想想其表达效果。
                                           
                                           
                                           
                                           
2.?归纳主旨。
根据前面的品读,请对本诗的主旨作简要的归纳。
                                           
                                           
三.?谈读后感受。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读读完此诗后的收获和感受。
                                           
                                           
                                           

课前预学参考答案:
一.答案:美,  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少年的意志
二.
1.答案:涉。
2.答案:伫。
3.答案:萋萋。
4.答案:延绵。
三.
1.答案:偏正短语
2.答案:动宾短语。
3.答案:主谓短语。
4.答案:偏正短语。
5.答案:偏正短语。
6.答案:偏正短语。
7.答案:动宾短语。
8.答案:动宾短语。
9.答案:主谓短语。
10.答案:偏正短语。
11.答案:后补短语。
课堂研讨活动参考答案:
一.
答案:?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二.1.(1)
答案:就人的一生而言,虽然看似有很多条路可供选择,但最终其实只能选定一条,那也就意味着其他的路被我们放弃了,当然放弃也是一种选择,而放弃的选择是绝大多数。这就带来莫大的遗憾,遗憾于必须放弃,有时候那些放弃的会让人更加向往。所以,用“未选择的路”为题,更能触及读者的心灵并引发思考。
(2)答案:本诗意象分两类--人与物。
物--黄色的树林--秋天的树林很美很诱人;
   一条路消失在丛林深处--很长,充满神秘感,但显然是有人走过的现成的路;
   另一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小路,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未经开发,更具神秘感,可能更
   刺激;
   落叶满地,都未经脚印污染--显得很清新
人--“我”(称为抒情主人公)。久久伫立、极目望去--充满向往和憧憬,但诗人保持清醒和理智
    (不能同时涉足,前面又加“可惜”修饰,表明已决定不走此路)
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喜欢挑战,不想沿袭前人,不想走别人走过的路,不想享受现成的东西;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难以再回返--很清醒自己在做什么,也有坚强的意志:选择了
   就坚决走到底;
   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对未选择的路有向往,但对选择的路不后悔

归纳:作者想告诉我们:自然界的路与人生的路是一样的,都有很多条可供选择,但选择道路是有前提的--保持清醒和理智;选择时又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适合自己的能力,自己认为值得的,且要懂得舍弃;既然作出了选择,就不能后悔,不能怕困难和挫折,要勇敢坚强地走到底,也不要去羡慕别人的选择。
(3)答案:有两层含义:本诗中的路既指自然界的路,也指人生之路。在一片树林中遇到岔路口是正常的,人生也经常会遇到十字路口,走哪条路?怎么选择?这就取决于一个人修养、理想、眼光和魄力。
运用了象征手法。
(4)答案:对比--两组对比。
    第一组是两条路对比--一条是“极目望去”“消失在丛林深处”,显然这是一条现成的大路,
    走这条路方便,困难少,也很美;另一条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的“小路”,这条路前景不
    明朗,被“萋萋”“荒草”所遮挡,充满很多不确定性,显得更神秘,当然困难肯定也更大,甚
    至会遇到很多险恶,走这条路肯定刺激不断,具有开拓性。诗人选择了后一条路,可见诗人具有
    不怕困难、开拓创新、勇于挑战的精神,这从他从事过的多种职业相印证。
    第二组对比是选择时与走后对比--选择时是清醒理智且有原则有准备的,所以走后也并无后悔
    之意。
2.答案:《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选择时的心态,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而且没有回头路可走,因此必须慎重,更不能随波逐流,应独立思考,自主选择。
三.答案:围绕选择人生道路时必须具有的心态、原则,以及个人的修养、理想和魄力等,要分清正义与邪恶,比如:
忠孝难两全的时候,你舍什么?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你舍什么?实惠和良心相对峙的时候,你舍什么?你所舍弃的、你所未选择的或许也是极具诱惑力的,但在你心目中,“更诱人”“更美丽”的是什么?这才是你取舍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