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寒假复习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
1.足量的铜和含有2.4×10-3mol 硝酸的某浓硝酸完全反应,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是22.4 mL。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是( )
A. 38.4×10-3g
B. 44.8×10-3g
C. 48.3×10-3g
D. 57.6×10-3g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铵盐受热都易分解,产物都有氨气放出
B. 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氮元素都为-3价
C. 氯化铵溶液与烧碱浓溶液共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D. 氯化铵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
3.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 )
4.实验室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
A. N2
B. NO
C. NO2
D. NH4NO3
5.如图所示: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潮湿的氯气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不可能是( )
A. 浓H2SO4
B. NaCl溶液
C. Ba(OH)2溶液
D. NaOH溶液
6.下列变化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 根瘤菌把氮气转化为氨
B. 氮气和氢气在适宜条件下合成氨
C. 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合成一氧化氮
D. 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7.下列关于氯分子和氯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都有毒
B. 都属于同一元素
C. 都呈黄绿色
D. 都能和钠反应
8.在下列反应中,氨作氧化剂的是( )
A. NH3+H3PO4===NH4H2PO4
B. 4NH3+5O24NO+6H2O
C. 2NH3+3Cl2===6HCl+N2
D. NH3+NaH===NaNH2+H2↑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SiO2不溶于水,故H2SiO3不是SiO2对应的酸,或者说SiO2不是H2SiO3的酸酐
B. 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可以得到硅酸
C. 因为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故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 硅的性质稳定,所以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10.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二、双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5.0分,共20分)
11.(双选)下列溶液可以盛放在玻璃试剂瓶中,但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是( )
A. 硅酸钠溶液
B. 氢氟酸
C. 氢氧化钠溶液
D. 氯化钠溶液
12.(双选)有关漂白粉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漂白粉是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B. 为了提高漂白粉的漂白效果,使用时可加少量盐酸
C. 漂白粉性质稳定,可以敞口存放
D. 漂白粉能与少量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和次氯酸
13.(双选)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硅和氢氟酸反应:SiO2+4H+===Si4++2H2O
B. 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SiO2+2OH-===+H2O
C. 水玻璃中滴入盐酸:+2H+===H2SiO3↓
D. 碳酸钡滴加稀硝酸:+2H+===H2O+CO2↑
14.(双选)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硫是一种能溶于水的黄色固体
B. 硫的化合物常存在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
C. 由于天然硫的存在,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开始利用硫及其化合物
D. 硫极易燃烧,其燃烧产物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第Ⅱ卷
三、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10.0分,共20分)
15.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
请回答:
(1)A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高纯二氧化硅可用来制造光纤。某稻壳灰的成分为
通过如下流程可由稻壳灰制备较纯净的二氧化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涉及Si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A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进行步骤③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四、实验题(共2小题,每小题10.0分,共20分)
17.如图所示,将仪器A中的浓盐酸滴加到盛有MnO2的烧瓶中,加热后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装置B和C,然后再通过加热的石英玻璃管D(放置有铁粉)。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装置B中盛放液体是 ,气体通过装置B的目的是 。装置C中盛放的液体是 。
(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烧杯E中盛放的液体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资料表明D中产物有以下性质:①受热易升华,冷却后易凝华;②遇H2O(g)剧烈反应。为收集D中产物,在D与E之间,除增加收集装置外,还需要增加 装置。
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用氧化浓盐酸的方法制取氯气的实验,其实验装置如下图: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过量的二氧化锰与20 mL 12 mol·L-1的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06 mol。其主要的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3)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提高浓盐酸的利用率,你对实验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铜与浓硝酸可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22.4×10-3L÷22.4 L· mol-1=1×10-3mol,
生成硝酸铜的物质的量=(2.4×10-3mol-1×10-3mol)÷2=7×10-4mol,
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7×10-4mol×64 g·mol-1=44.8×10-3g。
2.【答案】C
【解析】铵盐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受热都易分解,但不一定都能放出氨气,如硝酸铵受热分解可生成氮气或氮的氧化物等;铵盐中铵根离子中的氮元素都为-3价,硝酸铵中硝酸根离子的的氮元素为+5价,所以铵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都为-3价;可用加热法分离氯化铵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但其过程为先受热分解,再降温化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升华”。
3.【答案】B
【解析】由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可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是反应前二氧化氮体积的三分之一,选项B符合题意。
4.【答案】A
【解析】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为4NH3+5O24NO+6H2O,根据各物质量的不同,可能发生以下各反应:2NO+O2===2NO2、3NO2+H2O===2HNO3+NO、NH3+HNO3===NH4NO3,因此,不可能生成的产物为氮气。
5.【答案】B
【解析】布条不褪色的原因可能有二:将Cl2干燥而不能使红色布条褪色,甲瓶所盛试剂可能是干燥剂(如A中浓H2SO4);也可能是能消耗Cl2的试剂(如C、D中强碱)。A、C、D均有可能。Cl2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潮湿的氯气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将褪色,不可能是NaCl溶液,B满足题意。
6.【答案】D
【解析】氮的固定指游离态的氮反应生成化合态的氮,即将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是含氮化合物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
7.【答案】B
【解析】氯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结合而成,常温下为黄绿色的气态单质,具有毒性,能与钠反应;氯离子是由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氯离子无毒、无色,化学性质稳定,与钠不反应。
8.【答案】D
【解析】氨与磷酸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氨与氧气、氯气的反应中,氨作还原剂;氨与氢化钠的反应中作氧化剂。
9.【答案】B
【解析】 酸酐不一定溶于水;SiO2+Na2CO3CO2↑+Na2SiO3的反应发生条件是高温,生成CO2气体从体系中逸出,才保证了此反应的发生,不是通常的强酸制弱酸的原理;自然界中Si无游离态。
10.【答案】B
【解析】A中Al(OH)3→Al不能一步完成;C中H2SiO3→Si不能一步完成;D中S→SO3不能一步完成;B符合题意,发生的反应有:a→b: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a:3NO2+H2O===2HNO3+NO,b→c:2NO+O2===2NO2,c→b:3NO2+H2O===2HNO3+NO。
11.【答案】AC
【解析】硅酸钠水溶液具有粘性,易将玻璃塞和试剂瓶粘结在一起;磨口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的硅酸钠,容易使玻璃塞与瓶口粘结在一起;氢氟酸易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发生反应,氢氟酸能腐蚀玻璃,应用塑料瓶存放;氯化钠和二氧化硅不反应,可以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
12.【答案】CD
【解析】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在酸性条件下易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漂白粉在空气中敞口存放,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使漂白粉失效。
13.【答案】BC
【解析】A中氢氟酸为弱酸,不能拆,且生成的SiF4为气体;D中碳酸钡不溶于水,不能拆。
14.【答案】CD
【解析】硫在自然界中既能以化合态(主要为硫化物和硫酸盐)又能以游离态(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岩层)的形式存在。硫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常用二硫化碳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单质。
15.【答案】 (1)Fe Cl2 H2 (2)2Fe+3Cl22FeCl3
(3)Fe+2HCl===FeCl2+H2↑
(4)2FeCl2+Cl2===2FeCl3
【解析】 解答推断题的关键在于寻找“突破口”。由B为黄绿色的气体单质,可知B为Cl2,C为无色气体且与Cl2能发生反应,则C为H2,E为HCl;由反应③④可以推出,A为排在H前面的金属,且A为变价金属,因此A为Fe。
16.【答案】 (1)SiO2+2OH-===SiO+H2O
(2)C、Fe2O3 (3)H2SiO3SiO2+H2O (4)坩埚 泥三角
【解析】 (1)步骤①中涉及SiO2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根离子和水,离子方程式是SiO2+2OH-===SiO+H2O。(2)稻壳灰的成分中只有二氧化硅、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氧化钠、氧化钾与水反应,而C与氧化铁均不反应,所以滤渣A的成分是C、Fe2O3。(3)滤液A中含有硅酸根离子、偏铝酸根离子,加入过量稀盐酸,则偏铝酸根离子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铝离子,而硅酸根离子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过滤得到硅酸,煅烧生成二氧化硅和水,化学方程式是H2SiO3SiO2+H2O。(4)煅烧固体时,需要将固体放在坩埚中,坩埚放在泥三角上,泥三角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用坩埚钳取下坩埚,所以还需要坩埚和泥三角。
17.【答案】(1)分液漏斗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饱和NaCl溶液 吸收氯气中混有的杂质HCl 浓硫酸
(3)2Fe+3Cl22FeCl3
(4)氢氧化钠溶液 Cl2+2OH﹣Cl﹣+ClO﹣+H2O
(5)干燥
【解析】实验室用加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方法制取氯气,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要得到纯净的氯气,应除去氯化氢和水蒸气,可以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进行除杂。氯气与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氯气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能够污染空气,应进行尾气处理;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可以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氯气,据此进行解答。
(1)依据仪器形状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实验室用加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方法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要得到纯净的氯气,应除去氯化氢和水蒸气;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所以选择盛有饱和食盐水的B装置除去氯化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氯气,所以选择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C除去水蒸气。
(3)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方程式:2Fe+3Cl22FeCl3。
(4)氯气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能够污染空气,应进行尾气处理,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可以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氯气。
(5)氯化铁遇H2O(g)剧烈反应,需要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D,为收集D中产物,在D与E之间,除增加收集装置外,还需要增加干燥装置,防止装置E中水蒸气进入。
18.【答案】(1)MnO2+4HCl(浓)MnCl2+2H2O+Cl2↑
(2)①反应中HCl消耗,盐酸变稀,稀盐酸不能与MnO2反应 ②加热中有部分HCl挥发而损失
(3)恒压条件下确保浓盐酸能顺利滴加 利用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的性质而贮存氯气
(4)将浓盐酸慢慢滴下;加热时用小火慢慢加热等
【解析】(1)实验室制取氯气时:4HCl(浓)+MnO2MnCl2+2H2O+Cl2↑。
(2)随着反应进行,浓盐酸变稀,反应停止;同时,浓盐酸挥发,也导致其浓度降低,进而迫使反应停止。
(3)为防止浓盐酸挥发,可将浓盐酸慢慢滴下,同时用小火慢慢加热。随着反应的进行,烧瓶内气体增多,导致瓶内气压增大,分液漏斗中浓盐酸就不能顺利流下,增加装置L后,可使烧瓶和漏斗实现连通,气体压强大小一致,恒压条件下确保浓盐酸能顺利滴加;B装置利用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的性质而收集氯气。
(4)提高浓盐酸利用率,可将浓盐酸慢慢滴下,使之充分反应;也可加热时用小火慢慢加热,减少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