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2.3 比例的意义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2.3 比例的意义 北京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04 19:1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说教材
《比例的意义》是六年级下册内容。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习了比的意义、比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的基础上学习的,并为后续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尺、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课的学习具有前瞻性和铺垫性,它在整个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活动,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使学生感受对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具体解决问题中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为了分散重点、突出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预设的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说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能力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本节课主要采取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基于本课的特点,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法:
复习铺垫法:出示复习题让学生初步感知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相等或最简整数比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相等。
直观演示法:利用课件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说学法
本节课采用的学习方法有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中为了能分散难点、突出重点,条理清楚、思路明确,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我们上学期学了化简比和求比值,你们还记得吗?
教师出示下列题,把下面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 : 6 8 : 24 14 : 21 30 : 90
(1)学生独立化简。
(2)通过化简,你发现了什么?
(3)汇报、交流。
教师出示:求下面各比的比值。6.3:7 1:2 2:4 0.4:0.36
学生独立求比值。
通过求比值你又发现了什么?
汇报、交流。
3、归纳、整理。
4 : 6=14 : 21 或
8 : 24=30 : 90 或
6.3 : 7=0.4 : 0.36 或
1 : 2 = 2 : 4 或
4、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比例,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比例的意义(板书:比例的意义)
5、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比例的意义。
4 : 6=14 : 21
8 : 24=30 : 90
6.3 : 7=0.4 : 0.36
1 : 2 = 2 : 4
表示( )个比( )的式子,叫比例。
(1)这四组比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
(2)总结比例的意义。
6、组成比例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讨论交流)
两个比。
比值相等或最简比相等或两个内向乘积等于两个外向乘积。
组成等式。
7、反馈练习。
看谁在1分钟之内写的最多。 10 : 5=( ):( )
验证。
方法。
引出第三种方法“两内向乘积等于两外向乘积。”
8、从下列算式中挑选出比例。
1 : 5=5 : 1 40:5=4×2 8:2 32:8 1 : 3= 2 : 6 2 : 1=9 : 4.5
请同学们看一看,比一比,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比例
意义
两数的比叫做两数相除
有两个相等的比例组成。
构成
有两项组成,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式子。
有两个比,由四相组成,表示四个数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等式。
实践应用。
判断下面的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6:9和9:12 6:10和9:15 20:5和1:4 和6:4
0.6:0.2和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
指名订正。
课堂作业:数学书练习八第2、3题。
说一说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4 : 6=14 : 21 或
8 : 24=30 : 90 或
6.3 : 7=0.4 : 0.36 或
1 : 2 = 2 : 4 或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