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8下物理 8.1压强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8下物理 8.1压强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03 14:1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压强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从学习到模仿再到创新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使学生养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2. 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去解决问题、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
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公式
教学难点
压强公式的应用
实验器材
水槽、细沙、烧杯、矿泉水瓶(内盛水)、铅笔、气球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教学意图
新课引入
出示两张帕斯卡画像,请两位同学比赛看谁能最先把它订到墙上去。(教师分别给两位同学不同的图钉,一个是有尖的图钉,一个是无尖的图钉。)
学生比赛结束,教师分别采访两位同学。
  采访胜利者:"请谈谈你订画过程的体会"。
  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鼓励,并指出:垂直于墙面用力才能较容易把画钉在墙上,我们把这个垂直作用在墙上的力叫压力。
  采访失败者:"你甘心失败吗?"(教师拿出给两位同学的图钉给这位同学看,学生观察图钉后摇头。)继续问:"你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肯定鼓励学生的回答,并提出新的问题:由这次比赛,你能提出一个探究课题吗?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进行新课
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1)猜想:依据生活经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提出的猜想可能有:压力、重力、受力面积、接触面的材料等。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判断究竟是压力还是重力产生了压力的作用效果,并讨论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这样排除了"重力"因素。
  接着,教师指出:初中阶段遇到的问题简单一些,接触面基本都是相同的,我们只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设计实验
首先教师提示学生面对多个因素时,应该采取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给学生提供的器材有:细沙、烧杯、矿泉水瓶(内盛水)、铅笔、气球等。
  请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验证上述猜想的方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将学生交流的方案及所用器材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方案1:选择的器材:细沙、烧杯、矿泉水瓶(内盛水)。
  做法:①分别将烧杯正放、倒放在细沙面上,观察比较烧杯陷入细沙的深度。②再将水倒入烧杯或矿泉水瓶放入烧杯中,再放在细沙面上,观察烧杯陷入细沙的深度。
  方案2:选择的器材:细沙、矿泉水瓶(内盛水)。
  做法:①分别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放、倒放在细沙面上,观察比较矿泉水瓶陷入细沙的深度。②将瓶内水倒出,再正放(或倒放)在细沙面上,观察烧杯陷入细沙的深度。
  方案3:选择的器材:铅笔。
  做法:①分别用不同的力将铅笔笔尖扎在手指上,比较两次手的感觉。②两手指用相同的力挤住铅笔,比较两手的感觉。
  方案4:选择的器材:气球。
  做法:①分别用不同的力将手指扎在气球上,比较两次气球发生的形变。②食指和手掌用相同的力挤压气球,比较气球两侧发生的形变。
  (3)进行实验
  请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其余方案有兴趣的小组可以利用开放实验室时间进行探究。
  (4)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探究后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交流。
  最后做出总结: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
  多媒体出示图片。
  过渡:鸟和人对雪地的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也不同,那如何比较这两个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学生讨论回答:可以比较雪地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教师: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1)请学生自学课本77页压强部分并完成下列表格。
运动的快慢:速度
压力的作用效果:
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时候,当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都不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速度。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在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时候,当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 ,即 。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 叫做 。
公式
公式
字母公式
字母公式
单位
单位:m/s
读作:米每秒
单位
单位:
读作:
物理意义
1 m/s--物体在1s内通过的路程为1m
物理意义
(2)简介帕斯卡:
  布莱士·帕斯卡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是,于1653年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帕斯卡定律,应用这个定律制造的各式各样的液压机械,为人类创造了无数的奇迹。
同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创造奇迹,给老师和学校更多的惊喜。
  (3)例题:桌面上平放一本教科书,书重2.5N,与桌面接触面积约4.7×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师强调:因为书在水平桌面上,所以F=G。
  3、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课件展示图片
  过渡:请观察这些图片,按图钉的时候,你想让顶尖对木块的压强大些还是小些?背书包时,你希望书包带对你的压强大些还是小些?那这些场景中,哪些需要增大压强?哪些需要减小压强?
  (1)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讨论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②学生举例:生活中见到的增大压强的实例,并说明是通过什么方法增大压强的?
  当学生的举出"锥子、缝衣针、锯、斧头、剪子、刀"等例子时,教师适时指出"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找准学习方法,"磨好刀,砍好柴"。
  ③小游戏:比一比看哪组同学的反应最快,最有创意。
  请每一小组选一同学"起立"参加游戏,提醒学生按教师的口令去做。
  教师喊:"立正,听清口令:迅速增大你随地面的压强"。
  学生会有的金鸡独立、有的踮起了脚尖、有的拿起书、有的抱起了凳子......
  (2)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讨论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②学生举例:生活中见到的减小压强的实例,并说明是通过什么方法减小压强的?
  ③活动:请一同学帮老师把一桶水从甲处提到乙处,(水桶的提手很细),并让这位同学说出自己的感觉。(很痛)
  适时的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舒服些?为什么?
  播放视频材料《增大和减小压强》、《动物减小压强的方法》。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增大、减小压强的事例,同学们可以课后继续搜集整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好。
课件出示图片:
师: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场景。这是锦州日报的一篇报道:《超限超载造成一零二国道路面破损不堪 》请大家留心我们身边的路况,以《道路不堪重负》为题,给我们的市长写一封建议信。
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强化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运用速度和压强的类比教学,通过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理解压强。充分体现了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突破难点。
学生自学交流后进行点评,以表扬鼓励为主。
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对压强的理解
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使学生养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课堂总结
讨论交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方面的收获?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困惑?
师:这堂课与大家合作感觉非常愉快,希大家把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带到学习中去。
培养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压强
一、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二、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2、公式、单位
3、例题
三、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