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8下物理 9.5探究 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8下物理 9.5探究 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03 17:0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节 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3.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
4.会利用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重点
1.通过探究活动,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会利用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新课:复习杠杆、滑轮的作用引入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功的原理(制定实验方案,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总结)
1.如图所示,我们要计算出重物G升高时所做的功,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要测得的物理量有 ,用公式 计算;要计算手提升重物所做的功,要测得的物理量有 ,用公式 计算。
2. 照图那样利用动滑轮提起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砝码的重力G,根据动滑轮的特点,计算出手的拉力F,用刻度尺测出砝码被提升的高度h和手移动的距离s,填入下表
3. 如图,将杠杆固定在铁架台上,砝码挂在杠杆上距支点三分之一处,将砝码提上去(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砝码的重力G,计算出作用在杠杆上的拉力F,用刻度尺测出砝码被提升的高度h和手移动的距离s,并填入表格内
分别求出杠杆和滑轮对砝码所做的功和手对杠杆和滑轮所做的功。
4.比较上述实验中,机械做的功和手做的功,有什么关系,手对机械做的功是否比机械对物体做的功少?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5.交流讨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为什么人们还要使用机械呢?
活动二:机械效率(阅读课本P76,完成下列问题。)
1. 叫有用功,用 来表示。
2. 叫额外功,用 来表示。
3. 叫总功,用 来表示;即W总= 。
4. 叫机械效率,用符号 表示。
5.机械效率的公式: ;机械效率用 数表示,并且总 1。
活动三:交流与讨论
1.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2.怎样提高机械效率?怎样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 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2000N的物体提起1m,求:
(1)若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要提起这个重物时,至少要用多大的力?
(2)若匀速提升这个物体时所用的拉力F是80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达标检测
1.“功的原理”的内容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桶从水井中提水的过程中,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B用桶从水井中提水的过程中,对水做的功是总功
C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把桶捞上来的时候,桶里带了一些水,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D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把桶捞上来的时候,桶里带了一些水,对桶和水做的功是有用功
3.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所做的有用功越多 B.总功少的机械,效率越高 C.额外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总功一定时,有用功多的机械的效率高 4.某机器的机械效率的大小,正确的可能是( )  
A、0.07% B、82% C、100%   D、120%
5.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2000N的重物,所用拉力是800N,绳子自由端被拉下4m。求:(1)这个人做的总功是多少J?(2)有用功是多少J?(3)额外功是多少J?(4)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课堂小结:1. 功的原理 2. 机械效率
课后作业
1.如图所示,某人站在高处用100N的拉力把重240N的物体提高1m,则人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J,总功为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480N的物体G,所用拉力F为200N,将重物提升3 m所用的时间为10s.求:
(1)重物上升的速度.(2)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3)拉力的功率.(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