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导入新课
司令官和他的部队之间的相互信任是无价之宝。
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中必须有,也应该有某种人生信仰——它偶尔用一句话、一场梦、一种表情或一个事件向我们传递一种令人振奋的消息。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强者就是不断挑战自己
第九课
蒙哥马利: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作者的意图,了解蒙哥马利将军的生平。
2、了解蒙哥马利军旅生涯中那些英雄的表现。
过程与方法:
1、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体会军事家的从军事迹。
2、可以了解一些二战时期的知识,帮助了解本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蒙哥马利将军这种永不服输的坚毅精神。?
本文选自《与名人有约:影响人类文明的10位军事家》,李政主编,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年版。
本文选的是在蒙哥马利传记中比较简单的一种,基本上按照传主一生的几个重要阶段来叙述,每一个阶段突出几个特别事例,来展现蒙哥马利将军的从军生涯乐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英勇坚韧作为一个军人的钢铁般的意志和猎豹般的敏锐。
课文讲解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MONTGOMERY of Alamein, Sir Bernard Law 1887.11.17-1976.3.25),英国陆军元帅,战略家,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著名的阿拉曼战役、诺曼底登陆为其军事生涯的两大杰作。他和劲敌隆美尔都是天蝎座。
传主介绍
英勇的蒙哥马利将军
四岁时的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与戴高乐
1961年赴西线作战
与爱犬“希特勒”、“隆美尔”
作战中的蒙哥马利
帅气十足
1887年11月17日出生于伦敦肯宁敦区圣马克教区的一牧师家庭。
1901年14岁时才正式上学,文化成绩低劣,但体育成绩极棒。
1907年考入了桑德赫斯特英国皇家军官学校。
1908年12月任英国驻印度的皇家沃里克郡团少尉排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负重伤。大战结束时任师司令部中校参谋。
人物年表
蒙哥马利著有《蒙哥马利元帅回忆录》《通向领导的道路》《战争史》《从阿拉曼到桑格罗河》《从诺曼底到波罗的海》等书。
1920年1月进入坎伯利参谋学院深造。
1926年1月调回参谋学院任教官。
1930年陆军部选派他担任步兵教令的重编工作。
1934年任奎达参谋学院的首席教官。
1937年调任第9步兵旅旅长。
1938年12月任驻巴勒斯坦第8师师长,参与镇压巴勒斯坦人的武装暴动,被晋升为少将。1939年8月,回国接任以“钢铁师”著称的英国远征军第3师师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蒙哥马利率远征军第3师横渡英吉利海峡,参加了在法国和比利时的战斗。
1941年先后任第5军、第12军军长。12月又奉命调任对德军入侵威胁最大的英格兰东南地区担任司令官,负责选拔,调整,培养各级指挥官。
1942年8月蒙哥马利正式接管英国第八集团军临危受命接任司令。同年10月至11月间蒙哥马利组织向德军发动了阿拉曼战役,一举击溃隆德国非洲军团,扭转了北非战局。随后率领第八集团军与盟军配合于1943年5月在突尼斯全歼北非残敌。
蒙哥马利由此声誉大振,被人们称之为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誉名沙漠之鼠。阿拉曼战役后,蒙哥马利受封为爵士,并因功被提升为陆军上将,同时被授予巴斯骑士勋章。
1943年7月,蒙哥马利率英军在西西里登陆。9月至12月,协同美军实施意大利战役,进军意大利半岛。1944年1月调任盟军第21集团军群司令,参与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计划制定工作,负责指挥盟军全部地面登陆部队。
1944年6月率领第21集团军在诺曼底登陆,取得了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胜利。 此后转战西北欧,参与指挥了阿纳姆战役(即“市场花园计划”)和阿登战役。
1944年9月1日,蒙哥马利被晋升为元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任驻德英国占领军司令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英方代表。
1946年至1948年任大英帝国总参谋长,受封阿拉曼子爵。
1948年10月出任西欧联盟各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委员会常任主席。1949年4月,美国与西欧11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12国共同结成防务联盟,就是著名的“北约”。
1951年4月2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高司令部成立,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任最高司令部司令,蒙哥马利任最高副司令。
1958年,蒙哥马利结束了50年的军旅生涯而退休。他是英国历史上服役最久的将领。
1976年3月25日,一代名将伯纳德·劳·蒙哥马利病逝于在英格兰的伦敦汉普郡奥尔顿。 享年89岁。
蒙哥马利始终是一位谨慎、彻底的战略家。他坚持在每次出击以前,在人力、物力上做好充分准备,虽然对于战争来讲,虽然延缓了进程,但却稳妥可靠,蒙哥马利治军严格,注重从实战出发训练部队;强调鼓舞部队士气,认为发挥人的积极性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主张做好战前准备,制订周密的作战计划,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
资料链接
(World War II)简称二战
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北非,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第二次世界大战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的败北,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NATO,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一个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国际组织。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等12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 NATO),简称北约。秘书长安诺斯·拉斯穆森,2009年4月被任命。北约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及至前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北约就成为一个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高层、外长、国防部长组成。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北约军事开支占世界国防开支的70%。
宗旨:
作为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的宗旨是: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促进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保卫成员国的自由与安全。
?? 20世纪90年代,随着1955年9月成立的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欧洲的政治与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北约开始向政治军事组织转变。
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这场战役盟军计划在1944年6月6日展开,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虽然这场战役离现在六十五年,但诺曼底战役仍然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诺曼底登陆战役
在诺曼底战役中作战的盟军主要由加拿大、英国及美国组成,但在抢滩完成后,基本上自由法军及波兰也有参与这场战役,而当中的士兵有来自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和挪威等。
进攻诺曼底在登陆的前一天晚上展开,空降兵空降作战、大规模的空中轰炸。而两栖登陆战则在6月6日早上开始。在登陆前,“D-Day”的军队主要部署在英格兰南部沿海地区,尤其在朴茨茅斯。诺曼底战役持续了超过2个月,最终,盟军成功建立滩头堡,并在8月25日 ,解放巴黎,宣告结束诺曼底战役。
指挥官
盟军指挥官: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总司令)、阿瑟·威廉·特德 (副司令)、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参谋长)、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陆军)、伯特伦·拉姆齐 (海军)、特拉福德·利-马洛里(空军)、奥马尔·布拉德利 (美国第1集团军)、利·邓普赛 (英国第2集团军)、邓肯·格雷尼姆 (加拿大第1集团军)
德军指挥官:
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 (西线总司令)、埃尔温·隆美尔 (B集团军)、弗雷德里希·多尔曼 (第7集团军)
双方兵力:
盟军:2,876,000 (7月25日)
德军:1,380,000(7月23日)
伤亡:
美国: 29,000 人阵亡, 101,600人受伤或失踪;
英国: 11,000人 阵亡, 54,000 人受伤或失踪;
加拿大: 5,000人 阵亡, 13,000 人受伤或失踪;
法国: 12,200 平民死亡或失踪;
德国:23,019人阵亡, 67,060人 受伤,198,616人 失踪或被俘;
1944年6月6日的诺曼底登陆能够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盟军在登陆前实施了一个庞大的战略欺骗计划,造成希特勒判断失误。“铜头蛇”计划就是战略欺骗计划之一。
战略欺骗使得德军统帅部判断错误,不仅保障了登陆作战的突然性,还保证了战役顺利进行,对整个战役具有重大影响。盟军通过海空军的卓有成效的佯动,成功运用了双重特工、电子干扰,以及在英国东南部地区伪装部队及船只的集结等一系列措施,使德军统帅部在很长时间里对盟军登陆地点、时间都作出了错误判断。
希特勒以为盟军将在诺曼底东北方的加莱海滩登陆,甚至在盟军诺曼底登陆后仍认为是牵制性的佯攻,这就导致了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费在加莱地区,而在诺曼底则因兵力单薄无法抵御盟军的登陆。同时,还找到一个和蒙哥马利长得极像的叫詹姆斯的人在北非冒充蒙哥马利,使得隆美尔以为蒙哥马利一直在北非。
课堂练习
本课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戎马生涯的将军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军事家在战争中的生活。在学习了 这么多的名人传记之后。分组讨论自己知道的有关二战的军事家的故事,然后口头作文,以传记的形式,口述你所知的军事家的生平事迹。
拓展阅读
《与名人有约:影响人类文明的10位军事家》李政主编,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年版。
《巨人百传丛书·军事家卷· 蒙哥马利传》徐飞主编,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稳打稳扎:蒙哥马利》樊高月编著,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世界名人传记·蒙哥马利》延边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思考与探究参考答案
1、在蒙哥马利传奇性的军旅生活描写中,有哪些细节给你带来了精神上的震撼?为什么?读完这篇文章,你对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又有哪些新的认识理解?
答:各抒己见,仔细阅读本文,或再加上去阅读其他蒙哥马利的传记,结合起来回答本题。
2、这本教材中好几篇传记都写到传主少年时期个性很强,不受学校与家庭的“规矩”的束缚,并不是“好学生”。蒙哥马利这篇传记开头也写到他的“顽劣”表现。但他们终究又都成为非常出色的人。对此,你有什么想法?联系专辑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答:教材中有好几篇传记都写到传主青少年时期个性很强,不受家庭和学校“规矩”的约束,并不是“好学生”。蒙哥马利这篇传记开头也写到他的“顽劣”,但他们终究又都成为非常出色的人。关键是分析这些“顽劣”或者“不守规矩”中蕴涵的独立思考、主动性、创造性等可贵的性格趋向,这就不再是
通常所说的性格缺陷,加上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建立自己健全的人生方向,并为了这个方向顽强奋斗,这些突出的个性就有可能成为事业与人生成功的动力。
仔细阅读课文,结合自己课文以及教材提供的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比如毛泽东少年时期的叛逆,与父亲的意愿做斗争。辍学从军又游历四方,在北京做图书管理员等等,但是最后,他凭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和广阔的军事学识,先进的思想,最终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
又比如比尔·盖茨的辍学从商,大学没念完就弃学下海从事IT技术的研究,最终成为世界首富。
3、参照模仿这篇小传,(还有《杨振宁传》)的写法,自己也尝试用简短的文字写一篇你所熟悉的人的“小传”,力求抓住一个方面,勾画出他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