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 11小瓶子 大学问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下 11小瓶子 大学问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03 22:3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11 课《小瓶子、大学问》教学设计
课题概述:
在初步认识了生态系统的 组成基础上,本课通过两个活动组织学生查找、分析资料、制作生态瓶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如何维护生态平衡,认识到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所带来的危害。
首先从概念入手,用实例来说明生态平衡的概念。接着通过阅读查找有关生态平衡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制作一个生态瓶。通过制作生态瓶,坚持每天做观察记录,查找生态瓶不能保持平衡的原因。再改进自己的生态瓶等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的动手、设计制作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和交流表达的能力以及全面、长远考虑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爱护动植物、自觉维护良好的生态平衡环境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与探究目标:
1、能利用各种方法收集到自己研究所需的资料。
2、能正确分析出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对维持生态平衡所起的作用。
3、能制作一个生态系统模型,模拟研究生态平衡。
4、能分析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2、能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 能自己做个生态瓶,并坚持一周的观察,记录。
三、其他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生态平衡的含义
2、能举出3个以上实例说明人与生物圈有哪些关系。
教学准备:
1、查找生态平衡的图片,文字资料。
2、广口瓶、水草、鱼虾、田螺、沙砾、河水。
教学重难点:
能发现自己设计制作的生态系统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调查:谁知道我们常见的动物吃什么?
我们常见的植物“吃什么”?
生:积极发言,互相交流。
师:调查小结:
我们已经发现,有些鸟类吃昆虫,多数昆虫吃植物,植物又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并放出氧气,土壤里的细菌分解着动植物的尸体。周围的温度、土壤、空气、水分等与生物也有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情况。
(帮助学生建立“生态平衡”的表象概念)
二、学习活动:
(1)交响与和谐——生态平衡
师:推荐学生自由阅读P53"黑尾鹿与大灰狼"
生:交流:谈谈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师:引导学生说出两者之间的生存关系。
生: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关于生态平衡的资料。(组织组长交流)
师:组织活动
质疑讨论:当生态系统中某一类生物突然减少甚至消失时,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怎样的影响?生态系统中的平衡是不变的吗?
生: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2)人类与生态平衡
师:人们的生产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生态平衡,你们知道人们怎样维护生态平衡的吗?
生:阅读P54 科学在线
师:出示科学在线的图例部分,鼓励学生根据箭头分析各图片之间的关系。
生:认识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农业,交流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
师: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生物与非生物,并以此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使学生明白动物没有谁好谁坏之分,在生态系统中它们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生:试着设计一个生态农业模式或生态系统模型。
三、归纳小结:
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对维持生态平衡所起的作用。
人与生物圈之间存在的关系。
四、课外作业:
布置任务:准备制作生态瓶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