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 14沙洲的形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下 14沙洲的形成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03 23:0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沙洲的形成
教学目标:
一、探究目标:
1、 能通过对河流上游和下游实景图的观察,提出上游的石子和沙是靠什么动力从上游被搬运到下游的假设。
2、 能用模拟实验验证水和风对土壤、沙有搬运作用以及对石子的搬运和磨圆作用。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验大自然的力量以及陆地变迁的壮观过程。
三、科学知识目标:
1、 能解释平原、沙洲的形成过程和原因。
2、 能解释沙尘暴的成因。
四、其他目标:
能有针对性的提出3条以上预防和治理沙尘暴的措施。
教学准备:
喷壶、沙土、大小不同的石子、托盘、沙洲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重点:
1、平原、沙洲的形成过程和原因。
2、石子和沙是靠什么动力从上游被搬运到下游的
活动一: 沙洲的形成
活动目标:
1、 能通过观测发现河流中沙洲所在地的特点。
2、 能大胆的有根据的想象引起山脉形态变化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3、 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验证某一种假设是否成立。
4、 能用本组和其他组的模拟实验结果解释造成岩石破碎的原因。
5、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风化作用。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
师:展示沙洲基本形态特征的图片,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
生:学生欣赏观察示意图,并猜想沙洲是怎样形成的。
二、 学习活动:
生:思考后交流、讨论:
a沙洲可能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b.这些物质会是从哪来的?
c. 示意图上画一画水流动的方向。洪水中含有大量泥沙吗?河流上、中、下游不同河段的石块会有什么不同。
师:沙洲的形成与水流从上游挟带来的堆积物有关吗?
激励、引导学生做沙洲形成的模拟实验。强调要注意托盘中堆积物
数量及托盘抬起的高度,以及喷水壶的位置、水量和高度。
生:学生实验,将喷水前的“景观”画下来,以便和实验后的“景观”进行比较。
讨论喷水前后的“景观”,包括土壤、大小不同的石子的位置变化等
师:注入更多水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自己提出有关沙洲形成的解释。
师:引导学生将模拟实验现象与真实的自然现象联系起来,做出联系一周的大暴雨会使地表发生什么变化的符合实际的预测。冲刷和搬运作用。
三、 归纳小结:
(1)、组织全班同学介绍所学的内容。
(2)、谈谈活动后的感受。
四、 课外作业: 学生课下搜集各种各样的鹅卵石的实物或图片。

活动二: 光滑的鹅卵石
活动目标:
1、 能搜集一条河流不同区段鹅卵石的资料或实物。
2、 能根据资料或实物提供的信息对形成原因和过程提出自己的假设。
3、 能设计模拟实验证实鹅卵石形成原因和过程。
4、 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沙尘暴形成的原因。
5、 能有针对性的提出 3条以上预防和治理沙尘暴的措施。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
师: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鹅卵石实物或图片。
生:学生欣赏鹅卵石的美丽。
师:及时补充,争取让每组都有几块形状各不相同的鹅卵石,
生:学生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鹅卵石的形状和颜色等。
二、学习活动:
(1)、组织活动:
师 :可尝试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有关鹅卵石的问题
学生提出的若干问题用板书或多媒体展示出来,确定本课可当堂研究的问题板书,即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和已有经验,提出自己的假设
师 :出示河流上、中、下游磨圆程度不同的鹅卵石实物或图片,播放一些河流不同部分的自然景观,通过观看将鹅卵石与风化作用联系起来。
生:学生大胆假设,自己设计模拟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
学生在教材的启发下设计自己的实验。
(2)、交流:
师:组织交流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引导依据在打磨机的启发下概括出鹅卵石的形成过程。
生:将研究水的搬运作用扩展到研究风的搬运作用
师:教师就教材中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学生谈谈亲历沙尘暴时感受,讨论沙尘暴的危害。
(3)、轻松加油站:
阅读《科学在线》。
三、 归纳小结:
教师创造情景,给学生出示一幅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注意大江大河的下游都有大平原或三角洲。请学生就大平原或三角洲的成因提出自己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