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新课导入
世界上第一个核反应堆建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运动场的西看台底下。反应堆用吸收中子能量很强的镉棒来控制。当时建立这座反应堆主要是为研制原子弹提供实验数据。1942年12月2日反应堆启动成功,实现了自持链式裂变反应,从此人类跨入了利用核能的时代。
实际上第一个民用核电站建立在前苏联离莫斯科约100公里的奥布宁斯克‘是轻水冷却石墨慢化堆,装机容量5000千瓦,1954年投入运行,可供一个小城市的电力消耗。这座电站因其规模小,带有象征性的。以后许多国家也陆续建成了核电站。
一些常用的放射性物质
那么核能是什么样的一种能量?放射性物质又是什么?
让我们通过这节课来学习一下有关的知识吧!!
1.放射性的发现
第三章 核能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初步了解X、α、β、γ射线的特性。
知道放射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2 . 过程与方法
利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来了解射线的性质。
通过学到的有关射线的性质,理解三种射线应如何防护。
了解放射性的发现史,感受前辈科学家不惜努力的献身精神和人格魅力。
3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α、β、γ射线的性质以及X射线的应用和防护。
教学重难点
1、X射线的发现
2、天然放射性的发现
本节导航
3、射线到底是什么
1、X射线的发现
X射线的发现
X射线的发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1895年、放射线1896年、电子1897年)之一,这一发现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产生。
于是他请他的夫人把手放在用黑纸包严的照相底片上,用X射线照射,底片显影后,看到伦琴夫人的手骨像,手指上的结婚戒指也非常清晰,这成了一张有历史意义的照片。
X射线是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1895年11月8日晚,伦琴为了进一步研究阴极射线的性质,他用黑色薄纸板把一个克鲁克斯管严密地套封起来,在完全暗的室内做实验。
X射线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生命科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类对于自身的奥妙探索的雪球不断增强。在这样的趋势下,人们对X射线影像设备的成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还要求尽可能的减少X射线的照射量,这就迫使X射线技术不断发展。
传统X射线影像设备在临床的应用范围很广,常用于骨与关节的疾病。胃肠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X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医学上常用作透视检查,工业中用来探伤。长期受X射线辐射对人体有伤害 。X射线可激发荧光、使气体电离、使感光乳胶感光,故X射线可用电离计、闪烁计数器和感光乳胶片等检测。
X射线危害
在现代医学中,X射线可以说是大行其道,无处不显示着它的重要性。像CT、核磁共振、介入放射等这些人们并不陌生的放射性检查,不断用于临床医学,极大地提高了疾病的诊断率。他们每天担负的工作就是通过X射线这双穿透的“法眼”来检查病人体内的各种异常。
X射线的意义
数字化医学影像的发展与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医院诊断必不可少的设备。X射线作为其中最普及的设备,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自从X射线被发现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现今已有各种各样的X射线机为人们服务。X射线本身对人体也有一定的损伤,所以,进行X射线检查应注意安全。
结束语
X射线自从被发现以来,随着不断的发展,给人们的医疗卫生事业创造了很多方便,今后,应当更好的进行开发研究,使X射线的图像更清晰,对人体的伤害更小。
2、天然放射性的发现
人们通过什么现象或实验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人们认识原子核的结构就是从天然放射性开始的。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物质发射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具有发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元素这种自发的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开始了一项从矿石中分离未知元素的实验。1898年7月,他们发现了一种放射性壁铀强400倍的钋元素。同年12月,他们又发现了放射性比铀强百万倍的镭元素。1902年他们从8 t沥青中提炼出0.12g的氯化镭,确证了镭元素的存在。
3、射线到底是什么
放射性不是少数几种元素才有的,研究发现,原子序数大于82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的放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
放大了1000倍的铀矿石
射线是什么?
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有三种:
射线是什么?
射线
射线
射线
电离能力
贯穿能力
速度
成分
高能量
电磁波
1/10光速
接近光速
光速
弱
较强
很强
很容易
较弱
更小
阅读课文填写表格:
射线是什么
氦原子核
高速电子流
射线是什么
请根据洛伦兹力的知识来判断这三束各是什么射线?
射线是什么
具有放射性的元素不论它是以单质的形式
存在,还是以某种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放射性
都不受影响。
放射性与元素存在的状态无关。
元素的化学性质
原子核外的电子
决定
射线
原子核
来源
人们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是从 开始的。
天然放射现象
课堂小结
人们认识原子核的结构就是从天然放射性开始的。
1. 天然放射性现象:
2. 对放射现象的认识:
具有放射性的元素不论它是以单质的形式
存在,还是以某种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放射性
都不受影响。
课堂练习
1、下面的事实揭示出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的是( )
A、 粒子散射实验????????
B、氢光谱实验
C、X光的发现???????????
D、天然放射现象
D
人们认识原子核的结构就是从天然放射性开始的。
2、如图甲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的示意图,请问图乙中的检查是利用了哪种射线?( )
A.α射线
B. β射线
C. γ射线
D. 三种射线都可以
乙
甲
C
伽马射线的贯穿能力最强,能过穿过钢板
3、如图 ,放射源放在铅块上的细孔中,铅块上方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度垂直于纸面向外。已知放射源放出的射线有α.β.γ三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α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β射线
B.甲是β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α射C.甲是γ射线,乙是α射线,丙是β射线
D.甲是α射线,乙是β射线,丙是γ射线
甲
乙
丙
A
α射线是氦核带正电,β射线是告诉电子流,γ射线是电磁波,不带电,所以根据洛伦兹力受力情况,可得为A。
4、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903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研究铀矿的荧光现象时首次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B.通常把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该元素的半衰期
C.在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作用较弱,穿透本邻最强。
D.在β衰变放出一个电子的过程中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为一个质子
BD
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所以A不对。
Α射线的电离能力强,贯穿能力弱。
5、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符合历史史事实的是( )
A.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C.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D.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CD
不是牛顿测出的万有引力常量,所以A不对。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但是不是他提出的院子核式结构,所以B错。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
B.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C. β射线是电磁波。
D.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温度有关。
A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C.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a)和镭(Ra)
D.照相机的镜头一般都涂上增透膜,这种镀膜技术的物理学依据是光的直线传播
B
课堂过关小练习
1、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 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穿透能力。
C. γ射线一般随着α或者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D.伽马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C
解析:关于三中射线的性质的理解
2、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
A.α粒子散射实现
B.天然放射现象
C.光电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解析: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内部有一个很小的核,并没有涉及到核内部的变化,故A项错误;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内部发生变化自发的放射出α粒子或电子,从而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故B项正确;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逸出,没有涉及到原子核的变化,故C项错误;原子发光是原子跃迁形成的也没有涉及到原子核的变化,故D项错误。
B
3、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的三中射线,按穿透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 )
A.?射线,?射线,?射线
B.?射线,?射线,?射线,
C.?射线,?射线,?射线
D.?射线,?射线,?射线
B
解析:由于三种射线的能量不同,所以贯穿能力最强的是?射线,?射线次之,?射线最弱,故正确答案选B。
习题解答
1. 解:
X射线是频率极高的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1.5mm以上厚度的铅板才能把它挡住;直线传播不被玻璃棱镜反射和折射;不被电场或者磁场偏转;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使感光物质感光。
2.解:
α射线是告诉的α粒子流,α粒子实际上就是氦原子核,β射线就是告诉β电子流,γ射线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
3.解:
让射线通过电场或者磁场,观察射线是否由于电场或者磁场的作用而偏离原来的方向。定量测量可以确定射向的比荷、能量等信息。
4.解:
如果一种元素具有放射性,那么,无论它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还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都具有放射性,都能发射射线。由此可以断定,射线来自原子核。这说明了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5.解:
在医院放射科见到放射性物质标志。要尽量远离这样的设备,如果需要接近,一定要有专业的人员指导,佩带防护装备、同时尽量缩短接近时间。如果发现有人遗落带有这样标志的物品,一定要上报有关部门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