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新课导入
什么是裂变?什么是聚变?
让我们通过这节课来学习一下有关的知识吧!!
4.裂变和聚变
第三章 核能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知道重核的裂变和链式反应及条件。
知道核反应堆和核电站。
2 . 过程与方法
通过轻核的聚变反应,了解聚变相对其他能源的优点。
了解裂变和聚变的应用,感受前辈科学家不惜努力的献身精神和人格魅力。
3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核的裂变和链式反应。
教学重难点
1、核裂变
2、核聚变和受控热核反应
本节导航
1、核裂变
回顾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吸收能量
放出能量
氘核
2.2MeV( )
氘核
中子
质子
2.2MeV( )
中子
质子
核聚变
平均给合能
核子的平均给合能随质量数的变化
物理学中把重核分裂成两个较轻的核时,释放出核能的反应叫做核裂变.
裂变
+
平均给合能
核子的平均给合能随质量数的变化
核裂变与链式反应
铀核裂变(核反应方程)
一般来说,一个铀核裂变要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会引起新的裂变、释放更多的能量
链式反应
1kg铀全部裂变,它放出的能量超过2000t优质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链式反应的应用——原子弹
原子弹装药重6.1千克,TNT当量2.2万吨,试验中产生了上千万度的高温和数百亿个大气压,致使一座30米高的铁塔被熔化为气体,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弹坑.
链式反应的应用——原子弹
在半径为400米的范围内,沙石被熔化成了黄绿色的玻璃状物质,半径为1600米的范围内,所有的动物全部死亡.
“原子弹之父” 奥本海默在核爆观测站里感到十分震惊,他想起了印度一首古诗:“漫天奇光异彩,有如圣灵逞威,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我是死神,我是世界的毁灭者.”
??美国原子弹突袭广岛和长崎造成了巨大的毁伤.在长崎投掷的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蘑菇状云团,爆炸产生的气流、烟尘直冲云天,高达12英里多.广岛市区80%的建筑化为灰烬,64000人丧生,72000人受伤,伤亡总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53%.长崎市60%的建筑物被摧毁,伤亡共86000人,占全市37% .
链式反应的应用——原子弹
在山田须磨子(一位当年的爆炸目击者)的一幅画:在遥远的广岛上空,原子弹爆炸后发出彩虹一般绚丽的光芒
2、核聚变和受控核热反应
把两个轻核聚合成较重的核时,释放出核能的反应叫做核聚变.
聚变
+
核聚变与热核反应
核聚变是指由轻核,主要是指氘或氚核,
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高压),发生聚合
作用,生成新的重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
释放的一种核反应,这种反应又叫热核反应.
核聚变没有核裂变的放射污染等环境问题,而且其原料来源几乎取之不尽,是最理想的能源方式。
热核反应在宇宙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在太阳和许多恒星内部,温度都高达1千万摄氏度以上,在那热核反应激烈地进行着.
人工的热核反应可以通过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高温来达到,氢弹就是这样制成的.
太 阳
聚变与裂变能
D
3He
4He
T
U
Li
聚变
裂变
聚变能
裂变能
原子质量
平均结合能
D + T = n + 4He
D + T = p + 3He
核聚变反应
受控热核聚变
10克氘+15克氚 ? 人一生所需能源
500升海水含10克氘
无环境污染及长寿命放射性废料
劳逊判据(Q=1)
T>10keV (1亿度)
nt > 3x1020m-3s
聚变需要亿度高温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鸟瞰图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实验室的俯视图
点火装置的一个三层结构
这张照片显示的点火装置的一个三层结构,其中装有重26.4万磅, 直径10米的靶室。
课堂小结
1. 核裂变:
2. 核聚变:
铀核裂变(核反应方程)
D + T = n + 4He
D + T = p + 3He
课堂练习
1、水(包括海水)是未来的“煤炭”,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能源问题。这是指 (填“氢能”、“核能”、“氢能和核能”)和利用。请说明理由。
答案一:核能
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核聚变的材料氘,通过核聚变能够释放大量的核能。
答案二:核能和氢能
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核聚变的材料氘,通过核聚变能够释放大量的核能。氢能有便于储存与运输的优点,也可以为解决能源问题做出贡献。
2、在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质子的是 ( )
A
B
C
D
解析:由核反应方程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各个选项中的x分别为正电子、α粒子、质子、中子
C
3、静止的锂核( Li)俘获一个速度为7.7×106m/s的中子,发生核反应后若只了两个新粒子,其中一个粒子为氦核(产生He),它的速度大小是8.0×106m/s,方向与反应前的中子速度方向相同。
(1)写出此核反应的方程式;
(2)求反应后产生的另一个粒子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3)此反应过程中是否发生了质量亏损,说明依据。
4、原子核聚变可望给人类未来提供丰富的洁净能源。当氖等离子体被加热到适当高温时,氖核参与的几种聚变反应可能发生,放出能量。这几种反应的总效果可以表示为( )
,由平衡条件可知
A. k=1, d=4 B. k=2, d=2 C. k=1, d=6 D. k=2, d=3
B
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分别有
,解得?k=2,d=2。正确选项为B。
5、放射性同位素针232经αβ衰变会生成氧,其衰变方程为( )
Rn+xα+yβ,
其中
A. x=1,y=3 B. x=2,y=3
C. x=3,y=1 D. x=3,y=2
Th
Rn+xα+yβ
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232=220+4x,90=86+2x-y可解得:x=3、 y=2
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D.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加
D
解析:基础知识记忆
7、某放射性元素经过6 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生成了新核.则新核和原来的原子核相比( )
A.质子数减少了12
B.质子数减少了20
C.中子数减少了14
D.核子数减少了24
D
解析:两种衰变形式的理解
8、“轨道电子俘获”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使其内部的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并放出一个中微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称为子核)的过程。中微子的质量远小于质子的质量,且不带电,很难被探测到,人们最早就是通过核的反冲而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的,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衰变为子核并放出中微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母核的质量数等于子核的质量数
B.母核的电荷数大于子核的电荷数
C.子核的动量与中微子的动量相同
D.子核的动能大于中微子的动能
D
解析:由于中微子的质量远小于质子的质量,所以母核的质量数等于子核的质量数,A正确。
由于中微子不带电,由电荷守恒,B不正确。由动量守恒定律,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衰变为子核并放出中微子,它们的动量分别是P子核、P中微子,满足P子核+P中微子=0,动量是矢量,P子核和P中微子方向相反,C不正确。动能
,子核与中微子的动量大小相等,中微子的质量小,所以D不正确。
9、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 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俗称“人造小太阳”)调试成功,等离子体稳定运行的时间可达16分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能让等离子体运行时间最长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这种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之所以称作“人造太阳”,是因为这个装置产生能量的原理和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一样。其核反应方程是
C.
解析:太阳内部发生的是聚变反应
3、
衰变是原子核放出微粒(如α、β、γ等)而变成新的核的过程;聚变指轻核合并成较大的核的反应;而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两个核或多个核则是裂变。选C。
C
习题解答
1. 解:
每个重核裂变时放出多个中子,这些种子将引发更多的重核发生裂变使链式反应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