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综合测试题
1、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碳酸钠、硝酸、硫酸锌 B.硫酸亚铁、氢氧化钙、硫酸
C.盐酸、氢氧化镁、硫酸铜 D.氯化钙、碳酸钙、氧化钙
2.(2018·浦东模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钙:治疗胃酸过多 B.稀盐酸:除铁锈
C.硫酸铜:制波尔多液 D.白醋:除去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
3.下列做法不会导致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
A.用小苏打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B.用硫磺熏制白木耳、粉丝等食品
C.用甲醛溶液作食用水产品的防腐剂 D.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腌制食品
4.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碳酸钙用于补钙 B.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C.氢氧化钠用作食品干燥剂 D.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5.(2018·长沙) 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
是( )
A.稀硫酸 B.氯化钠溶液 C.铁片 D.氢氧化钠溶液
6.下列化学方程式(条件已省略)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C+O2=CO2
B.2H2O=2H2↑+O2↑
C.3CO+Fe2O3=2Fe+3CO2
D.HCl+AgNO3=AgCl↓+HNO3
7.(2018·达州)在pH=7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Na+ Ca2+ NO3— CO32— B.NH4+ Cu2+ Cl- SO42-
C.Ba2+ K+ OH- SO42— D.Na+ K+ NO3— Cl-
8.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氧化钙中碳酸钙
B.用稀硫酸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C.用烧碱溶液与氯化钾溶液制取氢氧化钾溶液
D.用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验证甲烷中含有的元素
9.下列鉴别化肥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用观察法可鉴别氮肥和磷矿粉
B.用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碳酸氢铵和氯化铵
C.用硝酸银溶液可鉴别硝酸钾和氯化钾
D.用加入熟石灰研磨的方法可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10.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的步骤,与粗盐提纯(只除不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相同的是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 )
B.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
C.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不考虑其他可溶性杂质)
D.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
11.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味——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12.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家庭小实
验是( )
① 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Cl- 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④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13.如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答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则甲、乙、丙可能的组合是( )
? 甲 乙 丙
A C CO2 CO
B CuO CuCl2 Cu(OH)2
C NaOH NaCl NaNO3
D H2O H2O2 O2
15.(2018·孝感)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的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2溶液(CuCl2) 过量铁粉
B CO2(CO) 适量氧气
C 盐酸(硫酸) 适量Ba(NO3)2溶液
D NaCl??(NaOH) 适量稀硫酸
2、填空题
16.现有六种物质:①大理石、②稀硫酸、③硫酸铜、④干冰、⑤碳酸钠、⑥石墨,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于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是 ,
(2)可用作制冷剂的是 ,
(3)可用于除去铁锈的是 ,
(4)可作为建筑材料的是 ,
(5)固态时能导电的是 ,
(6)可用于玻璃、造纸生产的是 。
17.下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
中均含有_______(写离子符号)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以此为原料制得具有广泛用途的烧碱,其制取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风吹日晒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化钠溶解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氯化钠饱和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能力题
19.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A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____________; 第二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虽然看到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 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20.烧杯中装有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现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中的溶质为NaCl;
猜想2:滤液中的溶质为NaCl、CaCl2;
猜想3:滤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
猜想4:滤液中的溶质为NaCl、CaCl2、Na2CO3
(1)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4有明显的错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Na2CO3溶液 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成立
取滤液于试管中,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_ 猜想3成立
【反思与评价】
(2)当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溶液时,可选用下列哪些试剂除去Na2CO3杂质
___________(多选)
A.稀盐酸 B.CaCl2溶液 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
四、计算题
21.某锥形瓶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反应至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
(2)计算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至0.1%)
参考答案
1、选择题
1-5:CAACA 6-10:DDBDC 11-15:DDDAA
4、填空题
16. (1)③(2)④(3)②(4)①(5)⑥(6)⑤
17. (1)白色沉淀 (2)CO32—
(3)CuSO4+2NaOH===Na2SO4+Cu(OH)2↓
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8. (1)促进海水蒸发 (2)促进氯化钠溶解
(3)
19. (1)C (2)塑料瓶瘪掉 熟鸡蛋被吸入瓶中 气球膨胀变大
(3)二氧化碳被水吸收了
(4)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
20. 猜想III NaCl、Na2CO3
猜想IV(1)碳酸钠和氯化钙会发生化学反应,不能同时存在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气泡产生
【反思】 ABC
5、计算题
21. (1)40 (2)10.4%
解:设与盐酸反应生成的NaCl质量为x.
NaOH + HCl === NaCl + H2O
40 58.5
40×10% x
X=5.85g
设与Cu(OH)2反应生成的NaCl质量为y,生成Cu(OH)2沉淀质量为z.
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80 98 117
(200-40)×10% z y
Y=23.4g z=19.6g
反应到B点时溶液中溶质是NaCl,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