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4下 1汉字的视觉联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美4下 1汉字的视觉联想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2-03 13:1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汉字的视觉联想
一、教材分析
  象形文字,是人类祖先通过描摩实物形状而发明的古文字,它不但有固定的读法,而且是一幅幅有趣的图画。本课教材以“学生与文字文化”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了解一些有趣的象形文字的同时,体会汉字丰富的形象内涵,激发民族自豪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教学时,应提供学生“探究、理解、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这节课体现了本单元综合运用点、线、面、色来进行平面制作的要求,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图形的表意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感知象形文字。
  ⑵了解象形文字描摹实物的特点。
  ⑶能运用点、线、面、色表现象形文字,并装饰成画面。
  2、过程与方法
  ⑴在“慧眼识字”活动中,了解象形文字的描摹实物的特点。
  ⑵在欣赏讨论中,了解文字与画面结合的描摹实物的特点,感受人类想象,创造的能力。
  ⑶在尝试中,发展想象力,创造象形文字的有趣画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对象形文字产生兴趣。
  ⑵体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丰富形象思维能力。
  ⑶培养想象、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⑴感知象形文字及表现手法。
  ⑵发挥想象创新能力,表现象形文字的画面。
  2、难点:
  能根据象形文字的结构,运用夸张、变形、重复、添加、排列等方法装饰成画面。
  四、教学方法:游戏法,启发式,谈话法,探究体验比较法,展示法。
  五、课前准备
  1、教具:
  象形文字的课件,象形文字的示范画,作画工具,颜料、卡纸。
  2、学具:
  准备创造象形文字的美术工具
  3、环境布置:
  将学生作品展示板放在教室,摆好7人为一组的课桌。
六、教学过程:
 导 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① 导入语——同学们,你中午睡觉做梦了吗?老师今天就做了一个梦!梦到我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5000年前的远古时代,遇上了一位部落首领……  
 ② 教师脱去外衣,让学生观看教师T恤上的象形文字图案,后提问:1在老师的T恤里有你认识的字吗?2能说说你是怎么认出来的吗?   
⒉出示课题:
  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有趣的象形文字。在远古时代,人类还没有出现文字,为了记录事情,就用简单的图画来表示,这个用图画方法来记事是很有趣的,可是时间一长,人们觉得这个记录方法并不方便,于是人们创造了又像画又像字的符号,后来我们把这个符号叫做象形文字。   
②板书:象形文字   1、学生先观看教师T恤上的象形文字图案,后进行简单的识字问答活动,引出象形文字。   2、了解象形文字的来历。   教师出示T恤上的象形文字图案   出示课题   1、初步激发学生对象形文字产生兴趣。   2、学生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以及图画和文字的关系。 ?  
 课堂发展  
 欣赏·感悟:  
 1、了解各国象形文字   同学们,在古时候,象形文字的运用很广泛,你们知道除了中国,还有那些国家有象形文字?请打开课本12页。  
 2、“慧眼识字”的游戏   ①刚才我们看了一下课本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象形文字吧!展开“慧眼识字”的游戏:1分组识字   2集体识字   ②谁来说说象形文字和我们现在的文字有什么不同呢?   ③小结:原来呀,象形文字有描摹实物的特点。   
3、揭示课题   ①今天,让我们一起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对象形文字展开联想吧”。   ②补充课题——板书:的联想   
4、现场示范   教师边讲边做示范。   观察·比较:   ⒈刚才,老师用几个象形文字组合的完成一幅画。下面欣赏另外几幅画,它们都用了什么方法来进行联想?   小结:原来是用了重复和添加的方法。   ⒉老师知道同学们现在了解了很多的象形文字,谁来说说你打算怎么样通过联想把象形文字变成一幅画?   1、学生欣赏课本中各国的象形文字图片资料。   2、小组先分享交流。后集体展示识字结果   2、学生进行慧眼识字的游戏,并大胆讲述对象形文字特点的看法。   4、学生观看,感受,体验点、线、面、色   5、学生参与讨论。   
6、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7、个别回答,教师有针对性指导。   
8、学生分组讨论。   出示课件   1、发放“慧眼识字”材料。   2、展示简单实用的象形文字   补充板书   出示范画   让学生了解各国的象形文字。   解决重点:   1、采用游戏激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象形文字的兴趣,从而掌握象形文字的特点。   2、通过演示趣味性冲击力极强的视觉形象,让学生感悟到象形文字的魅力。   3、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欣赏用点、线、面、色表现象形文字的意象美。   解决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运用夸张、变形、添加、重复、排列等方法装饰象形文字。   2、学生探讨作业的表现方法。能根据象形文字的结构,运用夸张、变形、重复、添加、排列等方法装饰画面。 ?   课堂   作业   造型·表现:   ⒈布置作业,出示作业要求。   将象形文字联想成一幅画:1注重点、线、面和色2构图饱满3富有创意。   ⒉学生创作活动。   ⒊各个小组将完成的作品展示—粘贴展板上。   1、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作品。   2、各小组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贴在展板上。 ?   学生在参与尝试活动中,发展想象力,创造象形文字的有趣画面。 ?   欣赏评价   欣赏·评价:   ⒈ 让学生“指指点点”   2.同学们说一说,你最欣赏哪一幅画?为什么?   —学生发言。   1、欣赏各小组展示的作品,交流感受。   2、学生充分评议。   出示   展板   通过评价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分享学习的快乐。 ?   拓展延伸   知识拓展、总结提炼:   ⒈在生活中,象形文字还可以美化我们身边哪些物品?   ⒉老师也找了一些用象形文字美化的生活用品,请欣赏。   ⒊老师还找了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是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 这个文字象是一个“人”字,又象是一个“京”,他似画非画,似字非字,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这就是中国汉字的魅力所在!   ⒋总结:同学们,你们今天表现得真棒!这些象形文字都是人们在劳动生活中,用他们的聪明和智慧创造出来的。我们要象他们那样,用自己的双手把世界装扮得更加美丽。   学生小组,联系生活举例回答。   出示课件   1、学生感知象形文字与生活中的关系。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人文艺术的熏陶。   3、激发学生将美术兴趣内化为成功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