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教材分析
教材在前两节引导学生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探究了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生已经意识到要对环境进行保护。在此基础上,本节引导学生付诸行动,即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本节是本章的最后一节,以“落实行动”结尾,其中也蕴含着保护环境需要我们付诸实际行动的含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日常的一些无意识的小活动,可能都会影响甚至破坏环境,唤起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应用。
2.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3.能够独立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处理信息及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方法。
2.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社交能力。
3.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的能力。
4.通过在班级内做交流报告和讨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1.认同作为地球的公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尽的责任。
2.结合退耕还林还草的事例,初步形成这种观念: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应当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
1.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2.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教学难点
完成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通过多媒体收集一些相关资料。
2.帮助学生分组,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调查题目,确定具体的调查方法,制定可行性的调查方案。
学生准备
笔记本、笔、确定调查方案。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和调查,同学们知道了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环境的恶化已经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并由此引出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水因为污染严重而无法作为饮用水源;土地荒漠化;沙尘暴席卷着半个中国……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对地球的肆意破坏,引发了很多环境问题。
跟随老师思路,思考我们的环保意识是怎样的,开始拟定保护生态环境计划的学习。
评价自己的环境意识
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同学们的环境意识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填写环境保护意识调查表,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自行评分,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调查结果,并回答一下问题:
1.你是否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2.日常生活中,你的哪些做法还需要改进?
3.如何关心和保护身边的环境?
填写环境保护意识调查表,对自己的环保意识进行评价,进一步思考应该怎么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在全班交流。
1.每个同学在一张纸上列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环境问题。
2.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你们所列的环境问题,讨论决定哪一个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
3.关于这个问题我县(我国)的现状怎样?你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调查?
4.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课本拟定当地生态环境保护计划,按小组调查当地的生态环境,发现生态问题,拟定计划,并查阅资料,提出解决方法。对学生的计划予以鼓励性评价,并提出计划中可能产生的不严谨、不切实际等问题,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为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拟定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并以小组问单位分享各组的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对校园周围环境进行局部调查,写成校园环境保护条例
鼓励学生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案,在课下分组实施,并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受到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认识到日常的一些无意识的小活动,可能都会影响甚至破坏环境,唤起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的环保意识。
小结
环境保护是百年大计,任何一个真正关心国家、社会前途命运胜过关心自己的人必然关心环境问题。
跟随老师的小结,坚定保护环境的热情。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一、评价自己的环境意识
二、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在前两节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和拟定计划,唤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付诸具体行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调查环境现状”“拟定计划”和“课外实践”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由于本节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学生活动,所以教师要做好统筹安排,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以便顺利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