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人音版 五年级 下册
教学目标:
1、?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能唱这首民间小调。
2、通过新旧两首《凤阳花鼓》的对比,感受不同的情绪及风格,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通过学习《凤阳花鼓》歌曲并表演凤阳花鼓,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歌曲中歌词的改编以及感受不同的情绪及风格。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凤阳花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咱们之前学过一些中国和外国的民歌,谁来说说你知道的中国民歌,说出名字和所属地区。
生:......《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茉莉花》?????????(江苏民歌)
今天 老师带大家一起感受咱们家乡安徽凤阳民歌的魅力。
出示课件、齐读课题
简介凤阳花鼓
师:有多少人听说过凤阳花鼓?(举手示意)
有多少人会跳凤阳花鼓?
有多少人会唱凤阳花鼓呢?(真不愧是咱凤阳人)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一步了解凤阳花鼓。
出示课件:凤阳花鼓简介——指名读。
师手持凤阳花鼓介绍:凤阳花鼓是世界上最小的能打得响的鼓,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师演示凤阳花鼓打法。
聆听《凤阳花鼓》1
听歌词,说说歌曲演唱的情绪。
交流。
出示歌词:“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师介绍:明朝时期,凤阳地区常年灾荒,百姓只能逃荒要饭,而凤阳花鼓就是百姓讨饭的工具,她们靠卖艺为生。新中国成立以后,凤阳花鼓被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保留下来,并成为我国汉族民间庆丰收欢度节日的一种表演形式。
播放《凤阳花鼓》2
师:咱们再来听一听今天的凤阳花鼓演唱时又是怎样一种情绪,和过去的凤阳花鼓有什么区别?(情绪:欢快,幸福...)
出示歌词,播放音乐。
学唱《凤阳花鼓》2
出示 × × × ,师:找出歌曲中相同的节奏型。介绍切分节奏。
拿出一个完整的苹果,和2个半个的苹果,半、全、半摆放,更加直观的介绍切分节奏。
视唱简谱,再唱歌词,师范唱,生再唱。
出示“嘚儿”,师强调只发一个音,学生练习唱。
师:还记得咱们一开始双手拍打的节奏吗?练习几次后加歌词试唱。解决了这个问题,我相信同学们唱起来就容易的多啦。
再播放音乐,学生用“嗯”跟着哼唱。
加入唱词齐唱整首歌曲。
师生对唱:以逗号为分界线,再交换角色反复练唱。
学跳“凤阳花鼓”
师:我要有请一开始说会跳凤阳花鼓的同学走到前面来,其他的同学一起唱起凤阳花鼓,愿意学跳的可边唱边跳。
课堂小结
同学们喜欢凤阳花鼓这首民歌吗?老师也非常喜爱咱们家乡这一民间艺术文化。出示老师参加凤阳花鼓表演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凤阳花鼓的魅力。
知识拓展
1、搜集属于中国的鼓还有哪些?它们属于哪个地区?下节课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