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音8下 2八音和鸣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音8下 2八音和鸣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2-03 17:2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音和鸣》
一、教学内容:
1、欣赏中胡独奏《草原上》、江南民间乐曲《三六》、河北吹歌《小放驴》。
2、分析《小放驴》的旋律结构特点,模唱“学舌”旋律片段。
二、教学目标:
1、能区别中胡与二胡的不同特点,能对江南丝竹、河北吹歌的民间音乐特点有所了解,能在乐曲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热爱民族传统的音乐文化。
2、能认真聆听过乐曲《草原上》、《三六》、《小放驴》,能哼唱乐曲的部分音乐主题,能听辨出中胡、管子等乐器的音色特点。
3、能感受《草原上》、《三六》、《小放驴》的情绪、力度、速度的变化,感受音乐旋律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能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真聆听《草原上》、《三六》、《小放驴》,听辨不同乐器音色特点,了解相关音乐知识。
难点:感受乐器的表现力,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意境。
四、教材分析:
中胡独奏《草原上》是著名胡琴大师刘明源先生创作的一首名曲,乐曲描绘了美丽的大草原和牧民自在的放牧生活,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乐曲在马铃和木鱼轻奏的马蹄声节奏陪衬下,笛子吹出飘逸明亮、节奏自由的旋律,引出中胡独奏的散板乐段;《三六》又名《三落》,是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乐曲主题有多个曲调组成,各个曲调间采用一个相同乐段的“和头”串连。不尽相同的曲调形成调式、速度上的对比,构成分散、聚合的效果,使旋律更加活泼流畅,欢快而具有弹性。《小放驴》是一首河北吹歌,乐曲结构短小,曲调轻快诙谐,富有生活气息,表现了北方农村中放驴的生活情景,具有浓郁的北方音乐风格。
五、学情分析:
欣赏《三六》、《小放驴》时,引导学生听辨两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演奏形式是什么、他们在音乐风格和曲调上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相关音乐知识介绍—江南丝竹、河北吹歌。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欣赏马头琴演奏的《嘎达梅林》音乐片段。提问:
根据乐曲中乐器的音色特点,你能听辨出乐曲中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吗?(马头琴)
马头琴是中国民族乐器中拉弦乐器的典型代表乐器之一,中国民族乐器种类丰富,乐器繁多,你还能列举出哪些你熟悉的乐器?
(二)、新课教学:
1、欣赏中胡独奏《草原上》
仔细聆听中胡独奏《草原上》,欣赏时请同学们思考: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音乐有什么特点?乐曲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选择合适的表情术语填在相应曲谱的括号。
小结: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中胡;音乐舒展、辽阔富于唱性;乐曲描绘了美丽的大草原和牧民自在的放牧生活,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乐曲简介:
中胡简介:
2、、欣赏江南民间乐曲《三六》
认真聆听江南民间乐曲《三六》,欣赏时请同学们思考:能听辨出乐曲中有哪些乐器参与演奏?音乐有什么样的情绪特点?音乐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乐曲中参与演奏的乐器有二胡、笛子等;音乐具有欢快、喜庆、热烈、明朗的情绪特点;音乐风格是抒情优美、清新流畅、典雅细腻。
简介三六
江南丝竹简介
欣赏河北吹歌《小放驴》
欣赏河北吹歌《小放驴》,思考问题: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使用了哪些乐器?
小结:乐曲表现了一种风趣幽默诙谐泼辣的音乐情绪,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使用的乐器有管子、笙、打击乐器等。
《小放驴》简介
复听《小放驴》,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乐曲结构有什么特点?
小结:乐曲的旋律好爽奔放,歌唱性很强,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结构上,采用了起承转合再转、再转合的形式。
请几位同学上台体验模仿乐曲中“学舌”的片段,模唱部分旋律。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中胡独奏《草原》上,了解两种民间器乐合奏形式---江南丝竹和河北吹歌。在我国还有很多的器乐合奏形式,如广东音乐、苏南吹打等,这些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希望同学们有时间去了解,感受我国音乐文化的魅力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