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
(第一乐章)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对听赏交响乐感兴趣,能随乐哼唱第一主题,并对贝多芬的生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使学生获得激励,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运用导入法、情境教学法、听赏法、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根据学习、听赏感受,说出对此曲的理解,感受乐曲的精神。
3、理解《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音乐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情绪上的区别。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了解乐曲的结构,理解乐曲的内涵,从而获得情感上的超越和精神上的升华。
教学难点:分析贝多芬“命运之叩门声”这一主题的创作技巧,了解音乐元素在作曲中的使用。
教学方法:问题导入法、听赏法、讲授法、示范教唱法、启发法、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检查班级学生情况
导入新课(播放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作为背景)
师:同学们,音乐的魅力是无限的,它能让你快乐的手舞足蹈,也能让你感动的泪流满面,能让你奋进,能让你哀伤……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精神和灵魂的体现。今天,我带领你们去认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我出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他是谁?谜:a、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b、他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被尊称为“乐圣”。 c、他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 d、他是德国人。 e、他青年时代起听力就有所减退,直到晚年两耳失聪。
②学生根据老师给的条件抢答。
③师导入新课。
师:贝多芬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无人不晓。他是一位伟大的人,他的音乐与时代紧密相连,他以博大的胸怀、坚强的毅力震撼着世界乐坛,被人们尊称为“乐圣”。可你们了解贝多芬吗?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贝多芬。(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凡事都充满好奇心的特点,运用猜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较多文字的介绍贝多芬做铺垫】
二、新课教学----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
<一>、简介贝多芬生平(1770---1827)
(课件播放文字和图像,让学生朗读贝多芬的少年时期、青年时期和老年时期,老师说结尾。)
少年时期: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童年时他就没有欢乐,在喜怒无常、终日酗酒的父亲胁迫下学习钢琴,他父亲企图再造一个莫扎特以索取荣誉和酒钱,但贝多芬不是莫扎特。他14岁就不得不因为家境贫寒而挑起生活重担,到宫廷去演奏管风琴,这种生活被他自己叫做“奥地利音乐苦工”。
青年时期:为了求知,他17岁来到维也纳,向海顿、莫扎特求教,当他在莫扎特面前演奏即兴曲之后,莫扎特向人们发出预言说:“请注视这个青年,他将震撼世界!”贝多芬18岁那年,他的母亲去世了,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他的肩上,他要供养五个弟妹和更加狂饮无度的父亲。1798年,28岁的贝多芬突然发现自己有耳聋的征兆,纠缠不休的耳鸣,对他来说犹如一个晴天霹雳,由于对音乐的热爱以及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使一个耳聋的作曲家创造出不可思议的人类奇迹。贝多芬30岁时创作的第三部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它标志着贝多芬精神状态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开始。
晚年时期:46岁的贝多芬听觉完全消失,依然坚持音乐创作,1815—1819年是贝多芬经历的四年危机时期,当时欧洲陷入了反动的封建复辟时期,资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遭到扼杀,黑暗笼罩着欧洲大陆。这个时期贝多芬的思想较为复杂,他的自信和坚定被失望和动摇所袭扰,作品很少。然而贝多芬最后终于从沉默中挣扎出来,度过了他的危机时期。1819年起,贝多芬重又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反封建斗争中来。此时他创作的五首钢琴奏鸣曲、五首弦乐四重奏,乃至他创作中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合唱)》等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结尾:虽然贝多芬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惨、最痛苦的岁月,孤寂和贫困的威胁使他穷愁潦倒,孑然一身,但是他以博大的胸怀、坚强的毅力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主要有九部交响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歌剧《费德里奥》等。1827年3月26日病逝于维也纳。下葬那天,所有学校停课以示哀悼,两万人参加了贝多芬的葬礼,他的墓碑上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设计意图:贝多芬的性格和他的作品与他一生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童年的不幸和生活中的种种挫折成就了他坚强、不向命运屈服的性格,也会反映在作品里。所以,在欣赏贝多芬作品之前,了解他的生平很重要,会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
<二>、初次听赏《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1、老师播放《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学生边听赏边思考。
师:通过对贝多芬生平的了解,同学们是不是对贝多芬有了新的认识了呢?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欣赏他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来继续加深对他的了解。请同学们在欣赏时思考以下问题:
(1)、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你能听出这段音乐中出现了几段不同的旋律吗?
2、听赏结束,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3、老师作鼓励性评价后,简介交响曲的概念。
4、创设敲门的情境,让学生感受贝多芬的内心思想:
情境一:拜访亲朋好友,敲门。
情境二:敲门,里面的人没听见,又想进去
情境三:当你被锁进黑暗的屋里,你想出去,心里非常愤怒地敲门
节奏:0X XX |X - |0X XX | X - ||
5、学生一边做,一边谈体会。
情境一:敲门轻声,开心、期待
情境二:敲门稍重,急促、焦急
情境三:敲门很重、强 愤怒
6、老师总结,并介绍乐曲的结构及每一部分的内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实践不同情境的敲门声,能够更好的感受贝多芬内心的愤怒和挣扎、不屈服。】
<三>、再次欣赏《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1、听赏主部主题。
(1)、老师播放主部主题动机
师:这个“敲门声”是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主题动机,贝多芬为何这样敲门?他是在什么环境下创作的这部交响曲呢?
(2)、学生讨论并回答。
(3)、老师作鼓励性评价,并总结。
师:这是“命运在敲门”,受法国大革命的强烈影响,“共和理想”成为贝多芬的终生信仰,而拿破仑的称帝使他的理想破灭了。理想的破灭、对现实的失望、加上感情的失败和双耳的失聪。使32岁的作曲家陷入了绝望之中,就在这种精神和肉体极其艰难痛苦的折磨中,贝多芬发出了“我将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的呐喊。贝多芬曾经指着乐谱上的这个主题对他的朋友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这也就是《第五交响曲》被称为《命运交响曲》的由来。
(4)、播放主部主题音乐,引导学生聆听感受,并讨论回答问题。
师:贝多芬说的这个“命运”敲门,你认为这个命运是好运还是厄运?你是怎样理解这段音乐的?
(5)、音乐结束,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6)、老师评价并总结。
师:乐曲开门见山地奏出了一个斩钉截铁、果断有力的威严主题,作为黑暗势力的概括、暴虐专制的象征,是厄运的来临。同时,这一主题激昂有力,又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现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这个主题贯穿整部交响曲,命运与希望、抗争与胜利、压抑与悲愤……以富有动力性冲击的形象,推动着乐曲不断向前发展,使矛盾冲突体现的更加鲜明突出。
2、听赏副部主题。
(1)、播放副部主题音乐,引导学生聆听感受,并思考回答问题。
思考:
a、这段音乐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b、它有什么特点?
c、与主部主题有什么不同?
(2)、听赏后,分组讨论并回答。
(3)、老师作鼓励性评价,并总结。
师:a、他用小提琴、单簧管奏出这个主题,优美、淳朴、温暖、安详,仿佛从命运的阴霾中透射出一线阳光。
b、这部分表现了贝多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c、情绪上也有明显的变化,这个主题旋律充满了温柔、抒情、优美的感彩,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3、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填写完成。
主 题
力 度
节 奏
情 绪
乐 器
主部主题
很 强
明亮的快板
惊慌不安
铜管乐器
副部主题
弱
舒缓
优美抒情
小提琴、木管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比欣赏主、副部主题,能够更好的理解音乐,加深印象】
三、拓展
1、播放视频,完整欣赏著名指挥家卡拉扬指挥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2、谈谈欣赏完《第五(命运)交响曲》的深刻感受是什么?(从乐曲的主题中,你获得了一个怎样的思想?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怎样用这种思想激励自己战胜困难?)
3、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大声说出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谈听后感,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教育学生做一个像贝多芬一样不向困难低头、具有坚强性格、勇往直前的人。】
四、课堂小结
1、师:政治家提出纲领,生产者创造财富,而艺术家只能给人的灵魂以鼓舞,把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升华为崇高的信仰、永恒的力量。贝多芬把一生的不幸埋在心底,把最崇高的真、善、美,化作音乐,化作欢乐献给了人类!我们向他致敬!
2、作业:课后聆听这部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感受“通过斗争走向胜利”后的灿烂与辉煌。
3、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