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课题
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一课时)
授课学校
庄河市第十一初级中学分校
授课年级
七年级
授课时间
2017年4月14日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作者信息
作者姓名
于奇
作者单位
庄河十一中分校
二、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与理解
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主要介绍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完成了对光合作用全过程的完整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通过对相关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能够自主归纳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联系紧密,实验既可以解决问题又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对其创新性思维、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很大的帮助,也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此本节课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所以安排两个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主要围绕“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这一重要概念组织教学。针对两个经典实验及演示实验,以问题引领,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同时结合已有知识,让学生能够独立的归纳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及表达式。如此,学生即对知识有了完整的认知,也为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做铺垫。
第二课时,着重指导学生独立设计探究方案,并完成探究活动。通过对实验材料的选取和实验装置的设计进行重点提示,加强了对学生的指导作用。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设计,增强了学生独立完成探究活动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学情分析
经过对经典实验的学习和探究,学生已经对实验过程、步骤及实验的注意事项比较熟悉。学生也有想要探索知识的兴趣,使他们具备了设计实验的能力,也具备自主分析的知识基础,通过实验的导入,既能保证教师课堂上的主导性,也能保证学生学习知识时发挥自身的学习自主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2. 明确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及条件。
3. 归纳总结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4.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能力目标:尝试画出食物链
能力目标:1.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独立完成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2.认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形成爱护花草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光合作用的概念。
难点
1.通过探究实验学习光合作用的实质。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的重要作用。
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
三、教与学的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与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宗旨与意图
一、导入
二、新授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上古之神女娲娘娘仿造自己抟造了人类,并让我们拥有不同的行为和思想,虽然我们形象各异,但每时每刻我们都在共同在重复一件相同的事情,那就是“呼吸”。也就是说呼吸需要氧气,而燃料的燃烧也需要大量的氧气,氧气的量每天都在消耗。但是为什么我们仍旧可以正常生活而没有感觉到缺氧呢?
今天,我们就追随科学家的脚步继续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提出问题:海尔蒙特的忽略:是否忽略了空气成分的参与?
学生上台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演示实验:将两只相同的蜡烛分别放在玻璃罩和空气中燃烧,观察燃烧现象,导出普利斯特利的经典实验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讨论问题:
1.a中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2.b中小白鼠为什么会死亡?
3.c中蜡烛为什么不熄灭?支持其燃烧的氧气从哪里来?植物为什么能正常生长?
4.D中为什么二者放在一起也都能正常生活,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提出疑问:二氧化碳真的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么?下节课你们设计实验来完成探究验证
光合作用还可以产生氧气
玻璃罩内放入植株就可以使小鼠正常呼吸,蜡烛继续燃烧,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播放演示实验,验证猜想
讨论:
1.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有机物,那么淀粉是唯一产物么?
2.光合作用产生了什么气体?
结论: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氧气。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比较三种种植方法,根据生长状况的不同,分析原因(从利用光合作用角度分析)。
总结:在种植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
提问:请你利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想出其他的方案来指导农民伯伯来提高产量。
师生共同总结: 采用延长光合作用时间;人工提高植物周围二氧化碳浓度等办法来提高产量。
小结:请你说说你在本节课都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启示?
课件展示氧气需要量的图表以及植被遭到破坏的图片
呼吁: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的保障,要爱护花草,从我们做起
导入情境,进入新课
展示PPT图片,快速进入课堂教学。
教师播放视频——海尔蒙特的柳树
提出问题:海尔蒙特的结论—光合作用利用水作为原料制造有机物。
教师引导:植物是否需要呼吸呢?到底是什么气体参与了光合作用呢?
讲述:如果罩内加入植株会怎么样,1733年普利斯特利就做了这样一个经典实验,请观看视频
教师播放此经典实验并提出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教师指导总结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教师阐述:经科学家证实,使空气变污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布置下节课任务,为下节课做铺垫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
教师播放PPT演示实验:金鱼藻实验
引导学生对演示实验进行讨论,分析及交流并得出结论。
结合教师课件和教材,引导学生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表达式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过密、过稀和合理密植的图片。
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
师生共同总结
教师纠错,完善学生语言
教师展示图片,你引发学生深思,升华学生的情感
观看PPT,结合教师的导入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观看视频
回顾学过的知识得出结论,探究新的问题
倾听思考
观察燃烧现象,带着猜想观看视频
观看视频,明确普利斯特利实验的全过程
小组为单位分析和讨论探究问题,思考并总结
仔细观看视频,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倾听,做笔记
学生做记号,方便课下准备
学生猜想: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
四个人一组,小组间相互讨论
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理解,在教材上勾画概念
学生思考回答
做笔记,在教材的相应位置进行勾画。
学生自己分析在练习本上设计方案
提问学生阐述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
学生观看图片,增强爱护环境的意识,形成爱护花草的好习惯
情景引入,吸引注意力,快速进入课堂学习
联系实际,结合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强化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吸引注意力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合作意识
提供一个探究的空间,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强化记忆
为下节课的有效进行做了铺垫
再次提出疑问,激发探究兴趣
对课堂演示实验进行合理调控,使教学有效进行
归纳重点知识
学以致用
培养分析能力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巩固记忆
情感升华
课堂练习
1.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c )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温 D.光
2.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b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b )
A.光和水 B.水和二氧化碳 C.叶绿体和光 D.氧和水
4. 辨别真假金鱼藻:如图所示的两个金鱼缸中,一缸放的是真水草,另一缸放的是塑料制作的仿真水草,请你观察辨认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说说你的理由。
(1)甲缸的水草是(塑料)的,理由是(缸中没有气泡产生)。
(2)乙缸的水草是 (真)的,理由是(缸中有气泡产生)。
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一谈通过本节课学习都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阐述,教师归纳:
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利用水作为原料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光合作用的产物
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有机物
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的过程
1. 概念
2.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光能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储存能量)
3. 光合作用的实质:
(1).物质转化: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2).能量转化: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4.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合理密植。
5. 光合作用的意义: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六个环节进行:一、导入;播放海尔蒙特柳树视频 二、新授;课堂小实验 三、普利斯特利的经典实验视频 四、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五、金鱼藻演示实验视频 六、联系实际。在不同环节中都设置了难易适中的问题,问题的提出可以有效地衔接知识,同时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整堂课主要围绕实验循序进行,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观察和动手是最根本、最直接的体验,使得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来提高所有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场景、资源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快中得到真正的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相互融合,真正做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可以直观的感受,自主性学习,以此来体现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