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一个发育成熟的生态系统,在较长时间内表现出的功能特征是( )
A.物种成分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 B.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平衡
C.呈现周期性的起伏波动 D.对外界干扰有一定的抵抗力
2.在一个具有稳定性的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图中( )
3.以下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的稳定性
C.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永恒的
D.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等方面
4.天然森林中的马尾松很少发生虫害,而人工马尾林却常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从生态学上分析,主要原因是( )
A.人工马尾林的营养结构简单 B.人工马尾林的适应性差
C.人工马尾林的抗虫害能力差 D.人工马尾林适应松毛虫繁殖
5.林木在低浓度范围内能吸收有毒气体,使空气得到净化,这个现象说明( )
A.植物具有应激性 B.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C.生物具有适应性 D.生物具有遗传性
6.下列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抵抗力稳定性大,恢复力稳定性大 B.抵抗力稳定性大,恢复力稳定性小
C.抵抗力稳定性小,恢复力稳定性大 D.抵抗力稳定性小,恢复力稳定性小
7.抵抗力稳定性比较低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农业生态系统
8.一片草地发生火灾后,第二年就又长出茂密的草本植物,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很快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
A.抵抗力稳定性 B.恢复力稳定性 C.结构不可破坏性 D.功能绝对稳定性
9.生物圈稳态是因为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
A.生物之间的食物链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生物的多样性 D.生物的适应性
10.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取决于( )
A.生产者 B.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C.分解者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1. (2005年高考江苏卷)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是天然的蓄水库,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喻为“地球之肾”。湿地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
(1)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等生态功能。
(2)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___________进行传递。
(3)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相比,稻田的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较低。
(4)调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____________的限度,使其自动调节能力下降。富营养化水体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我国西部的“楼兰国”在西汉时期曾经森林茂密,草原广袤,生态优越,人丁旺盛。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致使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现今该地区已成为一片荒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森林的哪些保护作用?
(2)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对于任何生产活动都要放在生态系统的________的普遍联系中,放在立体交生态网络中和生态系统的________过程中加以考察,必须尊重生态系统____________。
13.在欧美国家时兴一种水晶球样的生态球作为家庭摆设。该球密封,内装有水、二或三条小鱼(或虾),底部有珊瑚、沙子,并生长着一些水藻。妙在小鱼、水藻是活的。请回答:
(1)这个生态球应放在???????????? 的地方。
(2)此球内的能量流动情况是???????????????? 。
(3)小鱼和水藻能生存的原因是?????????????????? 。
(4)此球能较长时间保持动态平衡是因为???????????????? 。
14.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图回答:
在该河段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水中溶氧含量的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若酿造厂或味精厂将大量含有机物的废水排入该河流,对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请用生态平衡的原理分析造成这种后果原因?
参考答案:
1-5BDCAB 6-10BDBBB
11.答案:(1)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蓄洪抗旱) 净化水质(2)光合作用 食物链(网)(3)抵抗力(4)自动净化能力 溶氧量下降 有毒物质增加
12.?答案:(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动态平衡 自身规律。
13.(1)有阳光 (2)阳光呻水藻呻小鱼(或虾)。(3)水藻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q和养料,小鱼通过呼吸作用为水藻进行光合作用提供CO2,排泄物被分解者分解成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再被水藻利用。(4)小鱼、水藻及分解者等生物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具有稳定的能量来源。
14.(1)大量的有机物排入河流后,引起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有机物被需氧细菌大量分解,导致溶解氧大量减少。(2)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大量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的大量繁殖。(3)一是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二是有机物减少,需氧细菌数量下降,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4)河流中的生物大量死亡,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w.k.s.5.u.c
k.s.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