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节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一共有四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观察马铃薯在两种液体中的沉浮;第二个部分是观察比较两种液体,做加热液滴的实验;第三个部分是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盐水或糖水);第四个部分是拓展延伸,了解有关死海的资料。本课内容既是对本单元第一课内容的联系,延续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也是对后面研究马铃薯沉浮原因的一个铺垫。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当中已经认识了一些有关沉浮的现象,但对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变化,液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有这样的经验。本课从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引入,观察发现马铃薯在水中是沉的,在另一杯液体中却是浮的,用不同的现象冲击学生的思维,转变学生的思考角度,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并及时更正学生的错误看法,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认识到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2.学习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3.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难点:总结归纳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教师展示:马铃薯1个、100ml烧杯2个,100ml清水(为①号杯)、100ml盐水(为②号杯);3.分组实验:每组1个马铃薯、100ml烧杯2个,100ml清水(为①号杯)、100ml盐水(为②号杯)、蜡烛2支、2把不同颜色勺子(易拉罐制的)、白糖、食盐、筷子、纸巾、托盘1个、试管夹2个、打火机。 教学过程一、引趣入新 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在液体中会沉,哪些物体在液体中会浮起来?
2、(答后)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说明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养成了认真观察的习惯。
3、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拿的什么?
师:对马铃薯(点击PPT)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就一起来探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点击PPT)(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4、那么到底马铃薯在液体中是沉还是浮呢?
二、生做沉浮实验
1、同学们在你们桌上有两杯液体和一个马铃薯。先请同学们看看两个杯子的大小、形状是一样吗?液体是一样多吗?液体颜色呢?现在请你们把马铃薯先后放人两个杯子里来做一个沉浮实验,做好后把你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派一个代表告诉老师。注意从一个杯拿来放进另一个杯之前,一定要用纸巾擦干净,再放。
各小组汇报:①杯沉②杯浮二组:①杯沉②杯浮三组:①杯沉②杯浮其他组一样吗?(也一样)(点击PPT沉浮)
(板书:沉、浮)
2、同学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点击PPT),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同桌交流讨论。
3、杯中液体(点击PPT),杯中液体不同怎么检测?
三、检测液体
1、请同学回忆交流,观察物体的方法有哪些?
生:看闻尝(PPT)
2、师:尝试个好办法,快捷方便,但是老师不提倡,因为对那些来历不明的液体,万一里面有毒怎么办?
3、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加热
师:加热使水蒸发,两杯液体这么多,加热需要很长的时间不可能,那么我们就进行点滴加热,请同学们看书(17页)
看懂了吗?加热需要哪些器材?怎样进行加热?
今天那老师对加热的器材和加热的方法做了一些补充,请看大屏幕:(PPT加热器材、方法。)
5、开始加热
6、实验结果,各小组派一个代表告诉大家
师:通过加热蒸发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①号杯无痕迹②号杯有晶体
师:第二杯怎么样?发现融入其他物质,马铃薯能浮起来(PPT)。第一杯里面是清水(板书),
四、调制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1、师:是不是液体里面溶入了其他物质,马铃薯就能浮起来呢?
2、现在我们要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请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流讨论设计一个科学的研究方案(PPT)
3、师提示:方案主要包括: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PPT)
①各组派代表汇报设计方案:
②同学们你们设计的方案不怎么完美,现在老师帮你们设计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方案(点击PPT)
4、分组实验
(对比实验:一组、二组用食盐调制,其余几组用白糖调制。
(请各组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单
加入量
液体量
沉 、 浮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6、师巡视纠正生错误调试方法
7、各小组派代表回答实验结果。(PPT)
师:先为什么不浮起来?后来为什么又浮起来了?
7、实验结论(PTT)
当液体达到一定浓度时,液体才能浮起来。(板书:一定浓度)
五、小结(见PPT)
六、拓展思维
1、马铃薯在一定浓度的液体中能浮起来,那我们人在一定浓度的液体中又怎么样呢?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有关死海资料(PPT)
3、你们读懂了什么?
?1、你家里面有哪些物质可以用来做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2、同学们是不是液体的浓度越大,浮力就越大?请同学们回家做一做这个实验。
教学反思1.学生可能对相同体积的液体改变其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很难理解。2.液滴加热实验应做演示以帮助学生实验时不出安全差错。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