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分物游戏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分物游戏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04 21:1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物游戏》教案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58-59页。
课时目标:
1.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其含义,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
2.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抽象概括能力。
3.经历与同学进行有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那同学们记得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
(学生举手回答:3个同学)
师:同学们真厉害,可以把自己的生日记得这么清楚!而今天呢,是小熊维尼的生日,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去给维尼庆祝生日去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看看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呢?
生(一起回答):小猴,小兔,小狗。
师:维尼给这些小伙伴准备了很多好吃的,都有什么呢?
生(一起回答):桃子、萝卜和骨头。
师:你们真棒,但是维尼有一个困惑,它不知道要怎么分这些好吃的,你们能帮一帮维尼吗?
生:能!
师: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分一分(板书:分一分)
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
活动一:分桃子
师:有四个桃子,要分给两只小猴,可以怎么分呢?我们用两个圆代替两只小猴,4根小棒代替4个桃子,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分一分。开始吧!
(学生独立操作,汇报交流)
师:××同学,你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动手操作)
生1:我先给第一只小猴一个桃子,再给第二只小猴三个桃子。
师:他这样分,行不行?那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同学。
生2:我给每只小猴2个桃子。
师:他是这样分的,行吗?好,请坐。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同学。
生3:给左边的小猴3个桃子,右边的小猴1个桃子。
师:可以吗?好,请坐。同学们一共有3种分法,那么你们觉得在这3中方法中,哪一种最公平,可以让两只小猴都满意呢?××同学。
生1:我觉得第二种方法最好。
师:哦,他觉得第二种方法最好,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为什么你们觉得第二种方法最公平,其他两种方法就不行呢?××同学。
生2:因为只有第二种方法才让两只小猴分的桃子数量是一样多的。
师:也就是说,要分的一样多才公平!对吗?
生:对。(板书:一样多)
活动二:分萝卜
师:维尼分完了桃子,又去给小兔分萝卜去了。(出示情境图)看一看,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好,找到的同学就举手。××同学,你来说。
生:我发现了有3只小兔,12根胡萝卜。
师: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是不是12根胡萝卜呢?
(老师带着学生数胡萝卜)
师:××同学说对了吗?
生(一起回答):对了。
师:维尼希望同学们把这12根萝卜公平的分给3只小兔,那我们用圆来代替小兔,用几个圆?(生:3个)那代替萝卜的小棒需要用几根?(生:12根)
师:好在分之前,老师还有一个要求,你能不能在分的时候,把你分的过程摆出来呢?也就是说,让同学一看就知道你每次给小兔子分了几根胡萝卜,然后分了几次才分完的!分完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行吗,同学们?
生:行!
师:那现在开始分吧!
(学生独立操作,汇报交流)
师:好。1,2。(生:坐直)老师相信同学们都分好了。谁愿意上来讲一讲你分的过程?来,××同学。
(学生一边说一边动手摆)
生1:我每次给每只小兔一根胡萝卜,分了4次,每只小兔有4根胡萝卜!
师:他这样分行吗?
生:行。
师:那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看来还有其他方法对吗?其实老师也非常想请你们上来摆一摆,但是你们上来摆了,××同学摆的不就没了吗,老师特别想把他摆的过程保留下来,该怎么办呢?
生:画图,画下来。
师:你们是说我可以把这个过程画下来是吗?行,那我们试一试。这三只小狗我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表示呢?
生:用圆。
师:如果我用 , 表示,行吗?
生:行。
师:那老师用竖线来表示胡萝卜,可以吗?××同学是怎么分的?
生:每次给每只小兔一根胡萝卜,分了4次。
师:好,那你们看老师画的过程和××同学摆的过程一样吗?你们的方法特别的好。那接下来,老师就可以请用其他方法分的同学上来摆一摆了!好,××同学,你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分的过程。
生2:我每次给每只小兔分两根胡萝卜,分了两次,每只小兔有4根胡萝卜。
师:那你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把你分的过程记录下来吗?
(学生画图并解说)
师:非常好,你们听懂了吗?好,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同学,把你分的过程给我们分享一下吧!
生3:我分了1次,每只小兔4根胡萝卜。
师:他这样分行吗?那请你用画图的方法把你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学生画图)
师:好了,1,2.(生:坐直)下面的同学,你们能看懂他画的图吗?
(请一位同学解说)
师:他说对了吗?
生:对了。
师:好,现在把你们的学具放到左上角,1,2(生:坐直)
师:刚才我们一起给小猴和小兔分了好吃的。虽然分的过程不一样,但是最后都让他们非常的满意。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每人分到的食物是一样多的。
师:也就是说分到的食物数量是一样多的,对吗?那这种分的一样多的方法在数学中,我们就把它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好,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念一遍“分的一样多叫做平均分”。
活动三:分骨头
师:分完萝卜,维尼又去帮小狗分骨头去了。(出示情境图)看一看,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谁来说一说,××同学。
生1:我知道了有3只小狗,15根骨头。
师:××同学说的对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老师带着学生数骨头)他说对了吗?
生:对了。
师:有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诶,那老师就有问题了:“平均分给3只小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同学?
生1:就是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师:那你是怎么知道我们每只小狗都是一样多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同学。
生2:因为他有平均分,所以每只小狗分得一样多的骨头。
师:你们能听明白吗?也就是说他从这里看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词—“平均分”。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师:好,现在1,2(生:坐直)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我们4个人为一组,一个人拿着老师发给你们的骨头,分给小组里其他的3个人,每人分一次,并且把你们自己分的过程用画图的方法记录在这张白纸上。你们每个人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听懂老师的要求了吗?
生:听懂了。
师:好,那现在就开始动手分一分吧!
(学生动手操作,汇报交流)
师:好,1,2(生:坐直)现在把你们的学具放到左上角。有谁愿意上来摆一摆你分的过程?来,××同学。一边摆一边给大家讲一讲你是怎么分的。
生1:我分了5次,每次给每只小狗1根骨头,最后每只小狗有5根骨头。
师:他分了5次行吗?(生:行)有没有和他一样的?好,××同学。来把你记录的自己分的过程拿上来给我们分享一下。
(学生展示自己画图记录的方法)
师:这样对吗?
生:对。
师:同学们真厉害。哪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好,××同学,你来。
生2:第一次给每只小狗分了2根,第二次每只小狗1根,第三次每只小狗2根。
师:结果每只小狗有几根?
生2:每只小狗5根骨头。
师:这样分行吗?还有其他不同的分法吗?××同学。同学们一起来看看,这是××同学分的过程。你能看明白吗?现在我想请下面的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他是怎么分的。××同学,你能讲一讲吗?
生3:第一次每只小狗3根骨头,第二次每只小狗2根骨头。现在每只小狗5根骨头。
师:他说的和你想的一样吗?同学们同意吗?好,现在1,2(生:坐直)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图,(出示情境图)你能看明白吗?他是怎么分的?看一看。谁看明白了,能讲一讲吗?××同学。
生1:······
师:你们知道他分了几次吗?好,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分的(出示情境图,并讲解)他与之前我们一根一根的分是一样的,都分了5次,每次每只小狗都有1根,最后每只小狗都得到了5根。
师:1,2(生:坐直)刚才我们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助维尼给小动物分了好吃的,虽然我们分的次数不一样,但是结果让小动物们都很满意,因为他们得到食物的数量是—(生:一样多的)对,一样多的!所以维尼为了感谢你们,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小奖品。维尼说:只要你们能用“平均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他就把奖品奖励给你们。你们准备好接受维尼的挑战了吗?
生:准备好了。
巩固练习
第一关:把12枝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1.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再回答。(两个同学)
2.老师展示“圈一圈,连一连”的方法
第二关:把十四支铅笔平均装在2个文具盒里,每个文具盒装几支?
让学生用“圈一圈,连一连”的方法做
汇报交流(两个同学)
第三关:把15个杯子平均放在3层柜子里,每层放几个杯子?
让学生用“圈一圈,连一连”和“画图记录”的方法做
汇报交流(两个同学)
小结:
小熊维尼的这三关全部作对的同学举手老师看一下。真好,同学们都做对了,那你们都会用“平均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吗?(生:会)
四.课堂总结?
师:那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关平均分的情况,可能你一次就分完了,你也可能分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但是最后分的结果每一份的个数都是怎么样的?(生:一样多的)对,一样多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平均分。
五.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