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 下册 19.1.2 函数的图像 课件(3课时,共6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 下册 19.1.2 函数的图像 课件(3课时,共6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03 15:2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9张PPT)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


—— 列夫· 托尔斯泰
19.1.2 函数的图像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 下册




目标导航
1.探究函数图象的概念;
2.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目标导航一
函数图象的概念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面内的点可以用一
对 来表示.即坐标平面内的 ___
与有序数对是一一 ___ 的.
有序数对

对应
复习回顾
  正方形面积 S 与边长 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 S=x2.
思考:
  (1)这个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什么?
  (2)怎样获得组成图象的点?

先确定点的坐标.    
  问题 请画出下面问题中能直观地反映函数变化规   
律的图形:

复习回顾
  (4)自变量x 的一个确定的值与它所对应的唯一
的函数值S,是否唯一确定了一个点(x,S)呢?
  取一些自变量的值,计算出相应的函数值.
  正方形面积 S 与边长 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 S=x2.
  问题 请画出下面问题中能直观地反映函数变化规   
律的图形:
思考:
  (3)怎样确定满足函数关系的点的坐标?
复习回顾
(1)填写下表:







x
0.5
1
1.5
2
2.5
3
3.5
S












0.25
1
2.25
4
6.25
9
12.25

  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
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
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
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
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如右图中
的曲线就叫函数 (x>0)
的图象.

用空心圈表示
不在曲线的点

用平滑曲线去
连接画出的点
复习回顾
认真阅读课本第14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函数的图象
1、正方形的面积S与边长x的函数解析式为:
,其中x的取值范围是 .我们还
可以利用在坐标系中画图的方法来表示与
的关系。

S=x2
X>0
自主研学
从函数的图象获取信息
如图是自动测温仪记录的图象,它反映了北
京的春季某天气温如何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你能从图象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合作探究

(1)从这个函数图象可知:这一天中
_________气温最低( ), 气
温最高( )
凌晨4时
-30C
14时
80C
合作探究

(2)从___至 气温呈下降状态,从4时
至 14时气温呈上升状态,从 至 气温
又呈下降状态.

0时
4时
14时
24时
合作探究

(3)我们可以从图象中看出这一天中任一
时刻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合作探究
例1 如图所示,小明家、食堂、图书馆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从家去食堂吃早餐,按着去图书馆读报,然后回家.在这个过程中,小明离家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合作探究

解:(1)由 看出,食堂离小明
家0.6km;由 看出,小明从家到食
堂用了8min;
纵坐标
横坐标
合作探究

(2)由横坐标看出, ,小明吃早餐用了 .
(3)由纵坐标看出,食堂离图书 ;
由横坐标看出,小明从食堂到图书馆用了_____.
25-8=17
17min
0.2km
3min
合作探究
(4)由 看出,小明读报用了 .
(5)图书馆离小明家 ;小明从图书馆
回家用了 .由此算出平均速度是
.
横坐标
30min
0.8km
10min
0.08km/min
合作探究
1、如图是某一天北京与上海的气温随时
间变化的图象.
即学即练
(1)这一天内,上海与北京何时气温相同?

(2)这一天内,上海在哪段时间比北京气温高?

在哪段时间比北京气温低?

答:7时 和 12时。
答:0时-7时和12时-24时。
答:7时—12时。
即学即练
2、点P(2,5) (填“在”或“不在”)函数y=2x的图象上.
不在
3、下面的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走到文具店去买笔,然后散步走回家,图中x表示时间,y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
即学即练

(1)体育场离张强家多远?张强从家到体育场用了多少时间?
答:体育场离张强家2.5千米,张强从家到体育场用了15分钟。
即学即练

(2)体育场离文具店多远?
答:2.5-1.5=1(米)
即学即练

(3)张强在文具店停留了多少时间?
答:65-45=20(分)
即学即练
(4)张强从文具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张强从文具店
回家的平均速度是
即学即练
通过图象可以数形结合地研究函数.
归纳小结
目标导航二
函数图象的画法
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为5,高可以任意伸缩,写出面积随变化的解析式,并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自变量与函数,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解:设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s,底边上的高
为h

其中 是常量,s、h是变量,h是自变量,s是函数;自变量h的取值范围是h≥0
∵三角形的底边长为5

∴面积s随h变化的解析式为


问题反思
知识点一 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
认真阅读课本第77至79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例3 在下列式子中,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的对应值,即是的函数.画出这些函数的图象:
(1)

(2) ( >0)
自主研学
知识点 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
解:(1)从函数 y=x+0.5 可以看出,x的取
值范围是: ;

第一步:从的取值范围中选取一些简洁的数值,算出的对应值,填写在表格里;

x … -3 -2 -1 0 1 2 …
y …



1.5
0.5
-0.5
-1.5
-2.5
X取全体实数
2.5
合作探究
知识点 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
第二步:根据表中数值描点( x ,y);
?
?
?
?
?
?

第三步:用平滑曲线连接这些点.
y=x+0.5










合作探究
从函数图象观察得,直线 上升,即当 由小变大时,函数y=x+0.5随之 。
逐渐
x
增大
(2)从函数 可以看出,x的取值范围是: ;


x≠0
第一步:
列表:
x … 1 2 3 4 6 …
y … …
x … -1 -2 -3 -4 -6 …
y … …
1.5
2
-6
3
6
-3
-1.5
-2
1
-1
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姚悦























?
?
?
?
?
?
?
?
?
?
第二步:
描点
第三步:
连线

合作探究
从函数图象观察得,曲线 下降,即当 由小变大时,函数 随之 .
逐渐
x
减小
归纳
描点法画函数的一般步骤为:
第一步,列表
——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 ;
对应的函数值
合作探究
第二步,描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 ,相应的函数值为 ,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横坐标
纵坐标
第三步,连线
——按照横坐标 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 连接起来.
由小到大
平滑曲线
合作探究




1、在函数 的图象上
的点是( ).
A .(3,2) B.(5,3)
C.(3,5) D.(0,2)

2、表示函数的三种方法分别为:
解析式法、 、 .
B
列表法
图象法
即学即练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姚悦



3、(1)画出函数 的图象;
解:
一.列表
x … -1 0 1 …
y …


-1
-3
1
即学即练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姚悦





?
?
?



二.描点
三.连线
即学即练
(2)判断点A(-2.5,-4),B(1,3),
C(2.5,4)是否在函数的图象上.
解:∵分别把点A、点B、点C的坐标代入
,可知点A、点B的坐标不
满足解析式,点C的坐标满足解析式
∴点A、点B不在函数 的图象
上,点C在函数 的图象上.
即学即练
列表:
x … -2 -1 0 1 2 …
y … …
4

0
1

4

1
4、(1)画出函数 的图象;
即学即练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姚悦





?
?
?
?
?








即学即练
(2)从图象中观察,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还是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呢?
解:
从图象中观察,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即学即练
   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
归纳小结
列表、描点、连线,这种画函数图象的方法称为描点法。
目标导航三
函数图象的三种表示法
1、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

(1)_____,(2)_____,(3)______.

2、表示函数的三种方法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列表
描点
连线
解析式法
列表法
图象法
回顾反思
  问题 如图,要做一个面积为12 m2的小花坛,该花
坛的一边长为 x m,周长为 y m.
  (1)变量 y 是变量 x 的函数吗?如果是,写出自变
量的取值范围;
  (2)能求出这个问题的函数解析式吗?
  (3)当 x 的值分别为1,2,3,4,5,6 时,请列表
表示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4)能画出函数的图象吗?

x
回顾反思

x
y 是 x 的函数,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x>0.
  问题 如图,要做一个面积为12 m2的小花坛,该花
坛的一边长为 x m,周长为 y m.
  (1)变量 y 是变量 x 的函数吗?如果是,写出自变
量的取值范围;
回顾反思

x
 y =2(x +  ) 
  问题 如图,要做一个面积为12 m2的小花坛,该花
坛的一边长为 x m,周长为 y m.
  (2)能求出这个问题的函数解析式吗?
回顾反思

x
x/m 1 2 3 4 5 6
y/m 26 16 14 14 14.8 16
  问题 如图,要做一个面积为12 m2的小花坛,该花
坛的一边长为 x m,周长为 y m.
  (3)当 x 的值分别为1,2,3,4,5,6 时,请列表
表示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x/m 1 2 3 4 5 6
y/m 26 16 14 14 14.8 16
  问题 如图,要做一个面积为12 m2的小花坛,该花
坛的一边长为 x m,周长为 y m.
  (4)能画出函数的图象吗?








40
35
30
25
20
15
10
5






















































5
10
O
x
y
  合作探究:
说说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分
小组讨论一下.
(1)对于每一个大于0 的自变量的值,想准确确定
对应的函数值,用什么表示法较好?
  (2)对于x 的值分别为1,2,3,4,5,6 时,想知
道其对应的函数值,用什么表示方法较好?
(3)想知道当x 的值增大时,函数值y 怎样变化,用
什么表示方法较好?
回顾反思
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点?
合作探究
列表法

直接给出部分函数值
解析式

明显地表示对应规律
图象法

直观地表示变化趋势
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表示方法

认真阅读课本第79至81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自主研学
t/h时 0 1 2 3 4 5
y/m米 3 3.3 3.6 3.9 4.2 4.5
例 一水库的水位在最近的5小时持续上涨,下表记录了这五小时内6个时间点的水位高度,其中表示时间,表示水位高度。
合作探究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这些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由此你能发现水位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解:
合作探究
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描出表19-6中的数据对应的点,可以看出,这6个点______________ ,且每小时水位上升0.3米.由此猜想,在这个时间段中水位可能是 _____ 以同一速度均匀上升的.
在一条直线上
始终
合作探究
(2)由于水位在最近5小时内持续上涨,对于时间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水位高度y都有_____ 的值与其对应,所以,y___ t 的函数.
函数解析式为: _______________ .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
它表示在这 ___ 小时内,水位匀速上升的速度为0.3m/h,这个函数y=0.3t+3可以近似地表示水位的变化规律.
唯一

y=0.3t+3
(0≤t≤5)
5
合作探究
(3)如果水位的变化规律不变,按上述函数预测,再持续2小时,水位的高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函数图象(线段AB)向___________延伸到对应的位置,这时水位高度约为___________米.

y=0.3×7+3=5.1(m)

5.1m
由例可以看出,函数的不同表示法
之间可以___________.
转化
合作探究
1、如果A、B两人在一次百米赛跑中,路程(米)与赛跑的时间t(秒)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比B先出发;
B. A、B两人的速度相同;
C. A先到达终点;
D. B比A跑的路程多.
C
即学即练
2、用列表法与解析式法表示n边形 的内角和m(单位:度)关于边数的n函数.
边数n 3 4 5 …
内角和m/度 …
180
360
540
解:列表法:
解析法:m=(n-2)×180 °,n≥3
即学即练
3、用解析式法与图象法表示等边三角形的周长 关于边长a函数。
解: 解析式为: = 3a,
图像法是:

o
a
=3a
即学即练
4、一条小船沿直线向码头匀速前进.在0 min,2min,4min,6min时,测得小船与码头的距离分别为200m,150m,100m,50m。
(1)小船与码头的距离s是时间t的函数吗?
解:小船与码头的距离s是时间
t的函数.
即学即练
(2)如果是,写出函数的解析式,画出函数图象。
函数解析式为:
列表:
s=200-25t(0≤t≤8).
t/min 0 8
s/m 200 0
即学即练
画图:

t
s
o
8
200
s=200-25t
即学即练
(3)如果船速不变,多长时间后小船到达码头?
解:
根据题意知,小船到达码头时s为0.
∵s=200-25t,
∴当s=0时,0=200-25t,
解得,t=8.
所以,如果船速不变,8min后小船到达码头.


即学即练
函数的表示方法有 _____ 种,分别是: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它们通常情况下可以
互相转化转化.

解析式法
列表法
图象法
你真棒!
归纳小结
我们已经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目标,我们正努力拼搏着。成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相信自己!
教师寄语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教科书中相关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