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埃德加·斯诺
激情史诗与悲壮画卷般的远征
学习目标:
知道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
理解遵义会议的内容及其伟大意义;
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
感受红军长征精神。
日本大半侵略东三省,蔑弃国际公法,破坏东亚和平,沈阳等处被侵占。——1931.9.20 《申报》
攘外必先安内,一统方能御侮,未有国不能一统而取胜于外者。 —— 蒋介石
思考: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走上九死一生的长征之路?
思考: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走上九死一生的长征之路?
红军前四次反“围剿”
胜 利
毛泽东 “诱敌深入”的游击战术
李德
博古
瑞金
1934·10
血色江水,尸体沉江三年不饮湘江水,
十年不食湘江鱼。
血战湘江
陈树湘
“绝命后卫师”
全师6000多壮士几乎全部阵亡
强渡乌江 攻克遵义
湘鄂川黔根据地
遵义
情景再现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晚 会址二楼)
博古:
会议主持人
大家好,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现在开始。
首先,我来做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 告……总之,我认为这次挫折主要是敌人太强
大,我们没有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周恩来:
我来讲一下,关于军事领导的问题。……我承认在
军事指导上出现了严重问题,我必须承担责任。
情景再现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晚 会址二楼)
毛泽东:
我要对李德顾问在军事上的错误提出批评。首先他
根本就不了解中国革命的特点,更不了解中国革命
战争的实际情况,仅仅依照一般西方的战争理论,
纸上谈兵。打起仗来,连战士要走路,要睡觉,要
吃饭都不考虑。完全按照书本来,这怎么能打胜仗
呢?还有在军事指挥上独断专行。我认为在清算左
倾军事路线的同时,必须对博古、李德的严重错误
进行批评。我的话讲完了。
李德:
什么?清算?那是经典战术,你懂吗?
情景再现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晚 会址二楼)
朱德:
你依然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再这样下去,我们就
不跟你们走了!
张闻天:
好,大家今天能踊跃发言,发表各自观点,这非常
好。明天,我们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问题接着
进行总结。
博古:
那、那好,散会。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
中共成立
1921
●
1935年,遵义会议
●
新中国成立
1949
经受了大革命的失 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由胜利走向胜利,
建立新中国
转
折
点
漫漫长征路
193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005
史诗长征
意义: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三军过后尽开颜
会宁
三大红军主力红军会师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毛泽东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胜利会师开新局
长征的胜利,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使革命的火种在神州大地渐成燎原之势,有力推动了新的革命高潮到来。
——习近平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
长征胜利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是什么支撑着这些年轻的士兵浴血奋战走过漫漫长路?
今天追逐红军长征足迹回看这段历史的现实意义何在?
8.6万人
6000人
织毛线活
比赛
长征途中的
高原运动会
为期3天
长征精神
草根树皮也成了粮食
腰带也拿来充饥
红军过雪山时御寒用的棉片
红军过雪山时御寒用的棕背心
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
金色的鱼钩
以苦为乐、不畏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 斯诺
回望长征路,
不是重复过去,
而是面对今天!
如果没有红军先烈们用生命开辟的这条血路,
就没有我们新中国成立后独立富强之路,
更没有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之路!
1、西方学者曾这样描述某一历史事件:“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该事件( )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C
1、遵义会议后,红军化被动为主动的首次重大军事行动是( )
A.强渡乌江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飞夺泸定桥
2、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四渡赤水 ②遵义会议召开
③渡过乌江 ④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C
D
照耀世界的精神之路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战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基础,本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占有重要地位,长征精神至今对中国人民乃至世界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长征的基本事实有了一定的了解,且比较感兴趣;经过初中一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历史教材、历史读物、历史史料的能力,初步掌握运用历史地图表述说明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红军长征在影视作品中常见长征的人和事在语文课中也有涉及,长征胜利80周年新闻报道学生也略有耳闻,基于此,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开展自主学习与探究活动,以活动和趣味合一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但学生对长征过程、对遵义会议的深远意义认识不够深入,对长征精神的感受不足,所以需要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用长征故事,老红军回忆录,来加深了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探讨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提高史论结合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课本剧表演,感受遵义会议召开的不易;通过历史影视剧的播放,让学生知晓长征路途的危机重重,艰难险阻。
2.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绘画长征路线,讲述长征过程,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提升读图看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数字长征,故事长征,图片长征,老红军长征等事例,体会红军长征的精神面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走好今天的“长征路”,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遵义会议、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难点:红军长征及长征精神。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铜墙铁壁,新闻封锁;有这样一个人,冲破重重封锁线,只身来到陕甘宁边区,历时四个月,搜集了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的伟大壮举。有这样一本书,白求恩读完之后,毅然来到中国奔赴抗日前线。这个人是?而这本书呢?) 教师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时代,一个人,一本书,引发学生思考,再引入斯诺与《红星照耀中国》,让学生产生共鸣,因为此书为八年级语文必读书籍,拉近距离。
(教师: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有壮丽的史诗,二十世纪的中国,在危亡中奋起;这就是中华民族壮丽的英雄史诗。他对长征充满了钦佩之情,称赞长征就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那这是一次怎样的远征,会让这个外国人如此惊叹?为何红军要开辟这九死一生的道路呢?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展示课题,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以路为主题,展示了本节课的一条主线,容易让学了解。层层递进,逐渐升华。
【讲授新课】
一、路在何方————战略转移
学生思考:工农红军为何走上九死一生的道路?
学生回答:(李德博古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展示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回答,当时时局如何?)
材料一:日本大半侵略东三省,蔑弃国际公法,破坏东亚和平,沈阳等处被侵占。
—1931.9.20 《申报》
材料二: 攘外必先安内,一统方能御侮,未有国不能一统而取胜于外者。 —— 蒋介石
(教师讲解:此时,中国的时局正在激烈动荡中,1931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我国东北三省,锦绣河山,沦于敌手,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但蒋介石依旧固守“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1933年,他出动100万大军,200架飞机,对红军中央革命根据地展开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并亲自坐镇南昌督战,妄想将红军力量扼杀于革命的摇篮中。)
展示前四次反围剿胜利表格,以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图片
(蒋介石制定了堡垒战与消耗战相结合的战略,并通俗地解释道,中央苏区好比一个池塘,我用封锁线围住池塘的边,抽尽池塘的水,抓尽池塘里的鱼。)
(设计意图)用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与蒋介石的比喻,让学生感受到红军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了,只能实行战略转移,主要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
(过渡: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指挥第五次反围剿的竟是共产国际代表,李德与博古。因为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最早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从成立到根据地建设都是听从共产国际的指导安排。而此时李德博古放弃了前四次反围剿毛泽东胜利的方针,在军事上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牺牲,但依旧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红军该怎么办?)
学生:实行战略转移。
老师:一支支红色大军,不得不撤离养育他们的土地,被迫长征。但是路在何方呢?他们的命运将是如何呢?播放视频。(湘江战役)
(教师讲解:湘江战役,这是漫长征途的一个悲壮开篇,战争如此之惨烈,绝命后卫师,全师6000多壮士,几乎全部阵亡。而师长陈树湘重伤昏迷被俘,在敌人的担架上,毅然从腹部伤口掏出自己的肠子拧断自杀,壮烈就义。战士的鲜血染红江水,无数尸体沉入江底,老百姓感概道: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并且红军从出发8.6万人锐减到只有3万多人。最终冲破敌人的封锁线,渡过湘江,但是接下来的路往哪走呢?还能否去往敌人层层布阵的湘鄂川黔红二,红六军团革命根据地?怎么办?北上还是西去必须做出抉择。)
(设计意图)用湘江战役的惨烈场景,“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语言,让学生感受红军突破国民党四道封锁线的不易,知道长征的艰难。陈树湘的英雄事迹,起到感情升华的作用,学生甚至留下了眼泪,家国情怀,珍惜现在。
(在这危机关头毛泽东站了出来提议到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去,再一次拯救了红军。)
过渡:红军强渡乌江,攻克遵义。遵义古城,那座二层建筑前,如今人来人往,但喧嚣的人流声,依旧难以掩盖房间内那穿越80多年时空的争论声。他们在争论什么?为何争论?
学生表演;情景再现。 遵义会议(片段)
博古:大家好,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现在开始。首先,我来做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总之,我认为这次挫折主要是敌人太强大,我们没有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周恩来:我来讲一下,关于军事领导的问题。……我承认在军事指导上出现了严重问题,我必须承担责任。
毛泽东:我要对李德顾问在军事上的错误提出批评。首先他根本就不了解中国革命的特点,更不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情况,仅仅依照一般西方的战争理论,纸上谈兵。打起仗来,连战士要走路,要睡觉,要吃饭都不考虑。完全按照书本来,这怎么能打胜仗呢?还有在军事指挥上独断专行。我认为在清算左倾军事路线的同时,必须对博古、李德的严重错误进行批评。我的话讲完了。
其他人鼓掌(掌声响起来)
李德:什么?清算?那是经典战术,你懂吗?
朱德:你依然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再这样下去,我们就不跟你们走了!
张闻天:好,大家今天能踊跃发言,发表各自观点,这非常好。明天,我们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问题接着进行总结。
博古:那、那好,散会
(设计意图)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学生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长征途中展开这次会议的重要性。
(老师设问:那明天之后,做出了什么决定呢?这次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学生回答。
(在中国革命的航船,驶入最窄航道的危急关头,毛泽东重新掌舵力挽狂澜。从这次会议开始,这个创建了14年的政党,才真正开始把命运的缰绳掌握在自己手里,成为独立自主解决重大问题的开端,标志着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
(设计意图)用折线图直观展现从中共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的历程中,遵义会议召开的重要性,以及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是第一个证明的地方,接下来会在遵义会议结束后,开启新的长征路,毛泽东的运筹帷幄之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直到长征胜利,也可见证这次会议的重要性。
二、路在脚下————绝境逢生
遵义之后,长征路是否就在脚下呢?
小组合作:请画出路线,并讲述红军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又是怎样绝境逢生的呢?
每组画好路线图之后,粘贴到黑板上,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学生讲到哪里老师展示哪里的路线,以及相关图片。)代表讲完之后,小组之间互相批改路线图,及时反馈。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的方式,绘画长征路线图,并且讲述红军经历的艰难险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提拔: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缴计划,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这体现出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才能与聪慧的战略能力,是世界战争史上色彩绚丽的绝妙一笔,为世人惊叹。
教师展示:
征服皑皑雪山,不用路标,顺着战友的遗体就能找到前进的路线,一座座丰碑,为后行的力量指明了方向。无言的生命为那次悲壮的行军,洒上了精神的色彩。用生命将众多战友从死亡世界拉回人间。那穿越茫茫草地,又有哪些令人感动的故事呢?学生讲解。
(设计意图)故事讲述,让学生感受长征是超越一切的精神远征,用信仰走出来的。
征服茫茫草地之后,红军该何去何从呢?这时的毛泽东心中都没有明确的方向。但天无绝人之路,一张报纸改变了红军的命运,国民党送来神助攻。1935年9月,林彪在甘肃哈达铺的邮局看到了国民党出版的《大公报》,他们发现上面记载着国民党军队去攻打陕北红军刘志丹部的消息,知道了陕北竟然还有一个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提议到陕北去。1935年在吴起镇胜利会师。那为何又有“三军过河尽开颜” 呢?
学生回答: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胜利会师。
过渡:至此,中国红军三大主力,在中国黄土高原完成了史诗般的会师。长征,将一次战略战役,转变为向抗日前线的英勇进军。将一次危机四伏的艰难跋涉,变成了开创革命新局面的起点。而中国共产党将带领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冲破黑暗,走向重生。
展示材料:
材料三: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毛泽东
材料四:长征的胜利,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使革命的火种在神州大地渐成燎原之势,有力推动了新的革命高潮到来。 ——习近平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
学生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长征胜利的意义;
学生:
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三、路在心中————复兴征程
教师讲述:是什么支撑着这些年轻的士兵浴血奋战走过漫漫长路?
今天追逐红军长征足迹回看这段历史的现实意义何在?
长征留给我们的仅仅是:凄美壮烈的油画?气吞山河的诗词?惊心动魄的故事?
还是?…… 还有?……
讲述长征精神,展示材料图片,并播放央视公益片长征精神《金色的鱼钩》。
(合作探究)教师提问:上述材料,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
长征精神:以苦为乐、不畏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 斯诺
(设计意图)用材料,图片,数字长征,让学生直观感受长征精神,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学生为本。
过渡:回望长征路,不是重复过去,而是面对今天!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我们行走在新长征路上——坚定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课堂总结:如果没有红军先烈们用生命开辟的这条血路,
就没有我们新中国成立后独立富强之路,
更没有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之路!
展示红军老战士的图片:
(设计意图)红军老战士是长征的最好证明,他们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感情升华,向他们致敬。
学生配音:向这些红军老战士和所有参加长征先烈们敬礼!
向保存中国革命火种的长征敬礼!
向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敬礼!
更要向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祖国敬礼!
全体起立,向未曾远去的红军先烈们致敬,敬礼。(背景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总结建构:
照耀世界的精神之路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路在何方————战略转移
二、路在脚下————绝境逢生
三、路在心中————复兴征程
教学反思:
本课重在落实核心素养,文字史料、以及老兵的回忆,这些都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长征,但是通过历史情景剧的创设,以及长征地图的运用,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时空观念,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当时生死攸关的时刻。而对于长征路途中故事的讲解,战役的讲述,很好地运用了历史解释。而本课最为重要的家国情怀,则是用视频展示湘江战役的惨烈,越过皑皑雪山的无私精神,还有老战士回忆其中的点点滴滴,公益广告《金色的鱼钩》,数字长征材料的展示,最后起立致敬以及升国旗环节,都很好让学生体会长征的艰难,以及明白红军的坚强信念。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在该课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提出适当的问题,向学生提出要求,并且让学生画长征地图,以及上台讲解的部分,也实现了老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再如,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了图片、音频、视频、情景剧、文字资料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教学中掌握长征的历史,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要加强对史料的深层次解读和运用,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