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必修3 高二历史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迷 教学课件 4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必修3 高二历史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迷 教学课件 42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05 12:0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导入新课
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达尔文的主观努力等四个方面促进了生物进化论的诞生,此后,人类破解生命起源之谜取得重大的历史突破性进展。
上帝创造亚当
细胞结构图
达尔文像
人类进化图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1)掌握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并认识其根源,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认识世界的能力。
(2)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领域发生重大转折,取得革命性进展的原因;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1、知识与能力
教学目标
(1)联系宗教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和时代背景去分析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观点的产生原因。引导学生联系生物所学内容去归纳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2)通过学生预习(围绕胡克、拉马克、达尔文等生物学家,自制小课件)、课堂展示本课主要内容,促进同学的互相学习。教师给予必要的补充。
2、过程与方法
(1)科学家的顽强探索和不懈努力赢得了科学的进步,科学的进步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学习理解生物学的巨大进步,了解进化论带来的世界性影响,树立继承和发展科学的信念。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重点

难点
教会的禁锢
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达尔文与进化论
本课主要内容
内容解析
一、教会的禁锢
1、神创说
(1)创神说的内容
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至高无上的创世神创造的。
生产力落后,对自然界的认识非常有限。
生物知识缺乏。
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宣扬神秘主义,推行愚民政策。
宗教盛行,推行精神独裁。
(2)神创论产生的原因
(3)神创论的影响
成为基督教会的精神支柱,被视为天经地义。
打击异端,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传说
女娲造人
《圣经》里说,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还创造了男人,后来看这男人独居十分寂寞,于是趁他熟睡时拨下他的一根肋骨,做了个女人来陪伴他。所以女人是男人的骨中骨,肉中肉,每个男人的一生都在找他的那根肋骨,只有找到了它,他才不会感觉到胸口疼痛。
上帝造人说
亚当和夏娃
伊甸园的生活
埃及呼唤说
《埃及神话》说人类是神呼唤而出的。埃及人认为远在埃及在世界上出现之前,全能的神“努”就已存在,他创造了天地的一切,他呼唤“苏比”,就有了风;呼唤“泰富那”,就有了雨;呼唤“哈比”,尼罗河就流过埃及。他一次次呼唤,万物一件件出现,最后,他道出“男人和女人”,转眼间,埃及就住满许多人。造物工作完成,努就将自己变成男人外形,成为第一位法老王,统治大地人类,开创安宁繁荣景象。
2、打击和迫害“异端”
16世纪,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为了进行血液循环的研究,违反教会不许解剖人体的禁令,被教会以异端罪判处死刑。
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提出了宇宙是无限和统一的,动摇了基督教的信仰基础,被教会处以火刑。
塞尔维特:(1511~1553)西班牙医生,文艺复兴时代的自然科学家,肺循环的发现者。他亦是一位神学家。他的发现与当时流行的盖伦的观点相抵触,提出所谓生命的精气是由物质产生的观点。
布鲁诺: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对上帝创造世界的传统说法发生了怀疑,于是他便对《圣经》产生质疑。教会让他放弃这个观点,但他仍旧坚持真理,最后被教会迫害致死。
日神崇拜的殉道士——布鲁诺
二、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1、生物进化论思想诞生的条件和原因

思想基础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对基督教神学的冲击

物质基础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人们思想和视野更加开放

理论基础
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细胞学说的确立
17世纪,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片时发现了细胞。
(1)发现
胡克发现细胞
(2)发展与完善
1838年德意志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植物细胞学说
施莱登:(1804—1881),德国植物学家,细胞学说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一个关于细胞的生命特征、细胞的生理过程以及细胞的生理地位的理论,这标志着第一个较为系统的细胞学说的建立。
1839年德意志动物学家施旺把这一学说从植物学扩展到动物学,并进而建立起统一的细胞学说。
施旺于1839年发表了《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一致性的显微研究》的论文,他从细胞的形成机理与生命的发育过程两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由施莱登建立起来的细胞学说。
19世纪50年代,德国医生德马克等人把细胞学说和胚胎学结合起来研究,发现了细胞分裂,进一步完善了细胞学说。
(3)意义
细胞学说的确立与发展,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拉马克——进化论的的倡导者和先驱
(1)拉马克生平简介
拉马克(1744-1829)生于皮卡第,卒于巴黎。是法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较早期的进化论者之一。“生物学”一词就是他提出的,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提出了高等动物是由低等动物演变而来的。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
(2)拉马克的主要成就
提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著名的进化原则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
1、创立标志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
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代表作《物种起源》。认为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
2、达尔文的理论观点
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生物界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3、进化论的影响
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人类起源大论战
1860年的英国牛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刚刚在上一年出版并引起广泛的注意和争论,学术界内部亦有分歧。达尔文主义的著名斗士赫胥黎坚定地捍卫进化论,遭到牛津大主教威尔伯福斯的讥讽,他责问道:我要请问一下坐在我的旁边,在我讲完以后会把我撕得粉碎的赫胥黎教授,请问“与猴子发生关系的是你祖父这一方,还是你祖母这一方?”
面对这恶意中伤,赫胥黎从容不迫地先从科学事实方面进行驳斥,然后说:“我过去说过,现在再说一次,一个人没有理由因为猴子作他祖父而感到羞耻。在我的回忆中叫我感到羞耻的倒是这样一种人:他惯于信口雌黄,并且不满足于他自己活动范围里的那些令人怀疑的成就,却要粗暴地干涉他根本不理解的科学问题。所以他只能避开辩论的焦点,而用花言巧语和诡辩的辞令来转移听众的注意力,企图煽动一部分听众的宗教偏见来压倒别人。这才是真正的羞耻啊!”
赫胥黎:(1825——1895)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表。
课堂小结
本课介绍了人类探索生命起源的历程,重点介绍了近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对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1、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是( )
A.牛顿力学体系  B.元素周期律    
C.相对论     D.细胞学说
课堂练习
解析: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指细胞学说、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
D
2、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拉马克的进化观之比较。
达尔文是现代进化论的奠基人,而拉马克则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先驱者。达尔文进化论与拉马克的进化观的基本相同点在于:
他们都认为地球有很长的历史地球包括生物在内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进化之中。
他们都是渐变论者,认为生物的变化是逐渐的。
他们都承认在生物进化中,环境起了主导作用。
他们都承认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的进化论与拉马克进化观的主要区别在于:
达尔文广泛地研究了变异,把变异分为一定变异(定向变异)和不定变异,认为微小的不定变异是进化的主要材料;拉马克认为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定向变异、器官用进废退为进化提供了材料。
达尔文认为环境是通过自然选择而起主导作用的,即不同生物具有的不定变异,通过生存斗争,有利的变异得到保存并传留后代,有害的变异则被淘汰。如此逐代汰劣留良,微小的变异会逐渐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由此形成新的物种;拉马克认为,生物在适宜变化的环境中产生的性状(即获得性)会遗传给后代,生物是通过获得性的遗传而逐渐改变了旧类型,转变成新类型,即形成新的物种。
达尔文认为所有的生物有共同的起源;拉马克认为不同系统的生物有不同的起源,而且认为物种可以自然发生。
总之,拉马克学说主要是从定向变异和获得性遗传出发提出的理论在实践中未得到证明;达尔文进化论则主要从不定变异出发,通过生存斗争而进行自然选择,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