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花水
设计理念:
1积极贯彻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2、指导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借助联想品味语言情境,指导学生逐步掌握读、悟、写的方法。
3、通过指导学生抓课文关键词句、发挥想象描述,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感受事物特点,进而联系生活和自己的情感体验,拓宽学习内容,学习文本句式展示自己对春水的感受,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解析:
《三月桃花水》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用清晰的结构描述了三月桃花水声音动听、光芒耀眼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文语言优美,节奏感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对春水的印象和感受,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想象力。同时,语言表达具有鲜明的句式特点,是指导学生感悟语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关键词句、结合生活实际和自己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三月桃花水的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进行文字理解和感悟,体会春水的美,激发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3、 通过自主学习与交流、小组合作与展示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运用抓关键词和写作句式的方法学习,提升学生诵读和理解的习能力。
教学重点:
1、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本语言的美感。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多角度描述,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文本的表达方式,结合自己的实际发现和感受描述春水,进行语言表达迁移训练。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
古诗词诵读
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出示,班级齐读。指名说自己的理解,及时评价和指正。
导入新课:
1、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你听远处传来了丁零丁零的清脆的铃铛声,原来是三月的桃花水,它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今天,我一起来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出示课件图片)
理解 桃花水 指名 出示 齐读
课前检查
多音字
指名说本课的多音字,并出示 评价 齐读
我会认
出示生字 指名读 评价 齐读 去拼音读
巩固划船看桃花
3、整体把握,组织质疑
组织学生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指名
师出示自己喜欢的句子 生齐读质疑
归纳补充: 三月桃花水,为什么是春天的竖琴?
三月桃花水,为什么是春天的明镜?
课文表达什么感情?
三、细读文本,提升语言:
1、组织学生自学
自探提示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及时做上标记。
2、组织小组交流
3、班级展示
指名 评价 出示 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轰鸣。河水流过麦田,哗啦,哗啦,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河水拍打着岸边的石块,丁零,丁零,像大路上马车驶过的铃铛声。那急流的水声浪声,是在催促着农家人开犁播种啊!
边读边思:找出文中的几种声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 评价补充 指导明确 带感情美读
美句欣赏
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指名读 思考:本句运用_____修辞手法。分别把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把__________比作_____。这样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感情美读
指名 评价 出示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边读边思:三月桃花水看见了哪些春天的景物?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 评价补充 指导明确 带感情美读
美图欣赏,感受生机
指名 评价 明确 带感情齐读 赞美桃花水的语气
小结:因为桃花水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所以比金子还贵;因为它纯净美丽,所以比银子还亮。
三月桃花水让所有见过它的人深深地陶醉。掬一捧,品一口,就好像美妙无比的桃花水流进我们的心里,让我们永远铭记。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深情赞美和无比热爱。
质疑再探
1、 这节课提出的问题弄明白了吗?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呢?
2、 学到这里,你有哪些收获呢?说一说。
运用拓展:我当小老师
根据本节所学内容,给同桌出一道习题,
教师补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发挥想象:如果你是三月桃花水,你还会看哪些美丽的景象?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