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21分)
1.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亦若是则已矣( ) (2)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3)虽有至道( ) (4)选贤与能( )
(5)一食或尽粟一石( ) (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3.解释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②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2)①故曰:教学相长也( ) ②幼有所长( )
(3)①矜、寡、孤、独、废疾者( ) ②不独子其子( )
(4)①食之不能尽其材( ) ②食不饱,力不足( )
4.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1)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白居易《卖炭翁》中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的诗句是:
, 。
(3)韩愈《马说》中强调伯乐作用的句子是: , 。
(4)当朋友离别时,你会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哪两句诗劝勉他?
, 。
5.根据同学们搜集的“以和为贵”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6分)
【任务一】解释下面三则材料中加点的字。(3分)
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
C.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与鲍春霆》
(1)作: (2)善: (3)过:???????
【任务二】下面是《以和为贵》演讲稿提纲,把【任务一】中的三则材料作为分论点的论据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3分)
(1) (2) (3)???? ?
二、阅读(49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小文准备参加以“理想”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及其经历,为她提供材料。不超过80字。(4分)
备选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平凡的世界》 《名人传》
??????????????????????????????????? ? ??
??????????????????????????????????? ? ??
??????????????????????????????????? ? ??
(二)古诗阅读(4分)
山雨
[清]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新睛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注释】离披:分散下垂、纷纷下落的样子。
7.本诗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写到了暴雨突袭后的情形,所流露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
??????????????????????????????????? ? ??
??????????????????????????????????? ? ??
??????????????????????????????????? ? ??
??????????????????????????????????? ? ??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0分)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逍遥游》)
【乙】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选自《庄子·秋水》)
8.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二处)。(2分)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 ? ??
10.下面的故事来自古籍,它的作者可能是庄子吗?结合你对【甲】文风格的了解,说说你的理由。(3分)
任公子垂钓,以五十头牛为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投轩东海,期年钓得大鱼,白浪如山,海水震荡,千里震惊。任公子得此大鱼,浙江以东,苍梧以北的人们,都饱食此鱼。
??????????????????????????????????? ? ??
??????????????????????????????????? ? ??
11.庄子为什么不愿接受楚王的礼遇?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 ? ??
??????????????????????????????????? ? ??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9分)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①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②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惠子相梁》)
【注释】①练实:竹实,竹子所结的子。②鸱:猫头鹰。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是鱼之乐也( ) (2)非梧桐不止( )
13.对于【乙】文中“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一句中“吓”字的解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①恐吓,威胁;②同上句“仰而视之曰:“吓!”中的“吓”,指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你更喜欢哪个解释?请结合文章的内容阐述理由。(3分)
我喜欢 (填序号)。理由:??????????????? ???????????
??????????????????????????????????? ? ??
14.《庄子》故事中有许多动物形象,这些动物形象各具特点,并折射出庄子独特的个性和思想。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4分)
⑴比较【甲】【乙】两篇文章,完成表格。(2分)
动物形象 形象特点
【甲】鲦鱼 ??????? ????????????
【乙】鹓鶵 ??????? ????????????
⑵如果围绕一个主题词分析两篇选文中的庄子形象,你会选怎样的主题词?请结合文中的动物形象和选文内容说一说你的依据。(4分)
示例:快乐 自由 洒脱 浪漫(也可选自己的词)
我选“ ”这个词。因为:??????? ??????????????
??????????????????????????????????? ? ??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8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学记》)
15.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 ? ??
17.甲、乙两文在论述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共同点?(2分)
??????????????????????????????????? ? ??
18.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谈谈你对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 (2分)
??????????????????????????????????? ? ??
??????????????????????????????????? ? ??
(六)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9-23题(14分)
放言
[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①。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②,王葬谦恭未篡时③。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释】①钻龟、祝蓍(shī):古人占卜的方法,用来占卜吉凶。②周成王年幼为王,周公摄政,管叔等人散布流言,说周公要害成王,于是周公躲避起来。后来成王发现是流言,便迎周公回来,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乱。③王莽在篡夺汉朝政权之前,为收揽人心,常以谦恭退让示人,后来篡汉自立。
宁戚饭牛
[西汉]刘向
宁戚欲干①齐桓公,穷困无以进。于是,为商旅赁②车以适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赁车者执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于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桓公闻之,执其仆之手曰:“异哉!此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反至,从者以请。桓公曰:“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合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去齐五百里,不远,不若使人问之,固贤人也,任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恐有小恶,以其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难全,权用其长者。”遂举,大用之,而之以为卿。当此举也,桓公得之矣,所以霸也。
(《新序·杂事》)
【注释】①干:求取(官职)。②赁:给人做雇工
19.用“/”为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3处)。(3分)
宁戚饭牛于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
20.写出下列句子中“之”的指代内容。(2分)
(1)桓公闻之( ) (2)桓公大说,将任之( )
21.请根据上下文,写出“桓公反至,从者以请”一句中“从者”所“请”的内容。(2分)
??????????????????????????????????? ? ??
22.下列表达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放言》中白居易借周公和王莽的事例告诫人们:爱惜生命方能成就大业。
B.宁戚因处境贫困,无法接近齐桓公。一天,他在下车吃牛肉的时候看见了齐恒公。
C.齐桓公想任用宁戚,大臣们因为宁戚是卫国人而不赞成,齐桓公没有采纳大臣的意见。
D.齐桓公认为人本来就难以十全十美,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小毛病而丢掉他的大优点。
23.小强最近在整理古人对人才的看法时有了以下发现。请你帮他把思维导图补充完整。(5分)
三、作文(3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30分)
平桥村是迅哥儿的乐土,延安是贺敬之的“母亲”城,各拉丹冬是马丽华敬畏的圣地,丽江有阿来的人文情怀……一个地方,一份记忆,一种心情。在你记忆深处,肯定也有一个印象深刻、不能忘怀的地方。请以“在那 的地方”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写发生在那个地方的故事。不少于600字。
提示:(1)可以先列提纲,把主要情节构思好,要让情节有些波澜;(2)选择的某件事只是一个基本素材,可在此基础上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细节;(3)可赋予故事中的人物一些突出的特点,围绕这些特点展开情节。
参考答案
一、1.B 2.(1)这样 (2)怎么 (3)即使 (4)同“举”,推举、举荐 (5)吃完 (6)等同 3.(1)①男子的尊称 ②你(2)①促进 ②成长(3)①老而无子 ②只、单单(4)①同“饲”,喂 ②吃 4.(1)零落成泥碾作尘(2)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3)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4)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5.【任务一】(1)兴起(2)好(3)错误,过失(“犯错误”亦可)【任务二】(1)C(2)B(3)A
二、(一) 6.示例一:保尔在朱赫来的带领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心中有信念,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努力奋斗,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表现了他甘愿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示例二:古朴质拙的黄土铸就了孙少安身上不屈不挠、顽强执着的意志,使他拥有非凡的艰苦劳作精神。孙少安身上有着极强的责任感,他的砖厂赚钱后,对向他借钱的乡亲慷慨解囊,能帮就帮,古道热肠。示例三: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客貌丑陋,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他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经典作品。
(二)7.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我们可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看出他不是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写自身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表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何绍基的《山雨》以一个山行者、山雨的体验者的角度而写,感情随景物的变化而变化,“马上衣襟任沾湿”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喜雨之情。雨后诗人直抒胸臆,一“奇”字既言明雨后山景之奇妙,又直抒诗人惊奇之情,将诗人的感情抒写得淋漓尽致。
(三)8.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9.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10.它的作者应该是庄子,因为甲文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借助鲲鹏这一形象激发人的豪情壮志,极具艺术感染力。而上面这个故事,同样运用夸张手法,以“犗饵”之举喻志向远大,气魄宏伟。两个片段文风一致。 11. 从甲文可见庄子追求精神的自由,不受拘束,对外物有着清醒而独到的认识;从乙文可见庄子虽穷困潦倒,但视富贵如粪土,拥有超然的处世态度,所以庄子不愿接受楚王的礼遇。
(四)12.①这②栖息 13.示例一:我喜欢①。理由:庄子认为惠子在国都中搜查三天三夜的行为与鸱对鹓发出“吓”的怒斥一样,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恐吓威胁对方。解释为“恐吓,威胁”使语义简洁明了,更易理解。示例二:我喜欢②。理由:将“吓”解释为鸱发出的怒斥声,更直白地将惠子比作了那只鸱,更尖锐地讽刺了惠子醉心功名、无端猜忌的丑态,也表达了庄子高洁的志趣及对功名的厌恶。 14.(1)悠闲从容 志趣高洁 (2)示例:自由选用自由自在的鱼和鸟作为自己作品中的写作对象,折射出庄子对自由的喜爱和追求。《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庄子看到鲦鱼出游从容,认为这是鱼儿的快乐,这折射出庄子愉悦的心境,也可看出庄子对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的欣赏。《惠子相梁》中,庄子把自己比作鹓鶵,把相位比作腐鼠,借此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志趣和对功名的鄙视。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淡泊名利、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庄子。
(五)15.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6.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17.类比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18.提示:教学相长 教学为先
(六)19.宁戚饭牛于车下/望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 20.(1)指代宁戚唱的商歌(2)指代宁戚 21.如何处置宁戚 22.D 24.(1)马说(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3)周公、王莽(4)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5)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三、24.略。
韩愈借千里马表达了“(2)
”(填课文中句子)的观点。
《(1) ? 》
白居易以(3) 为喻阐明了
(4) 的观点。
人才观
《放言》
从宁戚的身上我们明白要用积极态度去争取机会,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齐桓公的做法则告诉我们(5) 的道理
《宁戚饭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