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文言词“足”“豚”和“社”;识记文学常识;了解创作背景;体会诗歌主旨;学会欣赏古诗。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解读古诗的方法;学习通过不断吟诵理解诗歌所蕴的情感及其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之美里的快乐之情。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情怀,培养自己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品位。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体会诗歌主旨。
学习难点:掌握解诗方法。
课前预学
一.?识记文言词语。
初读全诗,参看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莫( )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 )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 )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 )夜叩( )门。
二.?识记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上网查找陆游生平的相关资料,做好笔记,并完成下面填空。
陆游(1125年-1210年),字 ,号 ,越州山阴(今 )人, (填朝代)文学家、史学家、 诗人。
三.?了解本诗写作背景。
上网查阅有关此诗写作背景的资料,做好笔记。
课堂研讨活动
一.?学会辨别诗歌体裁。
从内容来看,此诗属于 诗,这从诗题中“ ”字可知;而从形式来看,此诗又属于七 ,因其全诗共 句,每句皆 字。
律诗要求偶数句押韵,此诗的韵脚有 、 、 、 、 ,押的是 韵。
律诗还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 ,据此,你发现颔联中的山对 、 对暗、水对 、复对 、疑对 、无路对 (不很工整),颈联的箫鼓追随对 、 对古风存,此联属于 对。
二.?掌握朗读节奏。
回忆一下前面归纳过的七律诗的朗读节奏规律,试着边读边给诗歌划分节奏。
订正后再结合自己理解的诗歌情感自由朗读两三遍。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三.?自由吟诵,理解诗意和诗人情感。
在前面探究的基础上,边自由高声吟诵,边进一步理解诗意和诗人情感,完成下面填空。
1.?诗题为“游”,但全诗八句却不着一“游”字,然每一句又紧扣住“游”字。诗人落笔出人意料,不从出游始,而一开笔便是“游”的目的地――山西村的农家。这种写法省却了很多笔墨,使诗歌更精炼、更含蓄、容量更大。首联“ ”二字用劝说的口吻,巧妙隐藏了诗人身份,诗人似乎成了一旁观者,这加强了诗歌的 色彩。一个“ ”字,契合了前面“农家”二字,既写出农民生活的节俭,也符合古代的礼俗。“ ”字和“ ”字呼应渲染出农村的丰收景象,“ ”字和“ ”字呼应则又表达了农家热情好客的盛情厚意。表面看首联似乎是客观地记游,但我们仔细品味便不难发现,诗人在叙写的同时,已融进了对农村 、 气象和 民风的赞赏。这种手法叫 。
2.?颔联字面写景,实则景中寓理,意蕴丰厚。“ ”四字,不但写出山西村周围草茂树郁、山峦重重、山径蜿蜒、碧水萦迴、溪流曲折、时明时灭的深幽景致,而且暗示了诗人酒后带着几分醉意,在回家的山间随意闲逛的情景。一个“ ”字更对上述情形作了强化,同时又呼应了首联的“腊酒”二字,还透露出山水变化无穷似陷入绝境其实只是诗人的主观感受而已,更暗示了诗人不甘受困努力探寻的锲而不舍精神。按照颔联必须对仗的要求,“山重水复”与下句“ ”相对,这既是工对,也是流水对,诗人正陷入迷惘并努力探寻出路之际,突然发现前面不远处有几间农舍在花柳扶疏之间若隐若现。试想,此时的诗人肯定会 ,继续前行,于是重新找到出路的美妙感觉,会使诗人 。紧接着一个“ ”字,将这种路疑绝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给人带来的惊喜加以不断的反复,无疑也给诗人激起了一定的信心,让他深信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自己的抱负和愿望也一定会实现。
3.?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转入描写人事活动,诗人借助对仗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社”是指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四字便栩栩如生地摹写了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衣冠”虽然“ ”,但陆游热爱更赞美这种“古风”,不禁加快脚步也加入到这个热闹的活动之中去。显示了诗人对 之爱。
4.?迷人的山水,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然而意犹未足,所以尾联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设想以后闲遐的打算。诗人已“游”了 ,此时 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 的色彩。“ ”二字形容自己已年老体衰,“ ”二字充分流露出诗人对山西村父老乡亲的深厚情谊和念念不忘,同时也传达出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
四.朗诵比赛。
根据上面的理解性阅读,已初步把握了诗歌的情感,下面分小组开展朗诵比赛,看哪组朗诵得最好。
五.?归纳诗歌内容。
根据前面的理解,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的所见所闻。
六.?深入探究重点词句。
1.?首联中的“留”与“足”突出什么?
2.?尾联中“无时夜叩”有什么深意?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富含理趣,请你作深入解读。
4.?归纳主旨。
根据前面的学习,请你归纳一下此诗的主旨。
七.?以写促读。
本诗意境优美、蕴含丰厚,请你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本诗改写成一篇记游散文,不少于300字。
八.?比较阅读。
试将本诗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加以比较。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两诗内容上有何异同?
2.?两首诗的结尾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与“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有何异同?
3.?两诗在写法上和趣味上有何异同。
课前预学参考答案:
一.答案:不要; 丰足; 小猪,此指猪肉; 土地神; 没有固定时间,即随时; 敲击
二.参考资料和答案: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典籍。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时陆游年仅四岁。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陆游自幼聪慧过人,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进京临安(今杭州)参加锁厅考试(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一,因秦桧的孙子秦埙位居陆游名下,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次年(1154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从此陆游被秦桧嫉恨,仕途不畅。?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秦桧病逝,陆游初入仕途,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不久,调入京师,任敕令所删定官。陆游进入朝中后,应诏上策,进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应随意封加王爵” ;高宗酷爱珍稀玩物,陆游认为“亏损圣德”,建议皇帝严于律己。后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据传,陆游初娶表妹唐琬,夫妻恩爱,因唐琬不孕,为陆母所不喜,陆游被迫与唐琬分离。陆游依母亲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改嫁同郡赵士程。
十余年后,陆游春游,于沈园偶遇唐琬夫妇,伤感之余,在园壁题了著名的《钗头凤》词:“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琬看到后悲伤不已,也依律赋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此次邂逅不久唐琬便忧郁而死,陆游为此哀痛至甚。今绍兴市区有一小公园――沈园,就是当年陆游与唐琬邂逅赋词之处。
三.参考资料: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支持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镜湖的三山乡。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淳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课堂研讨活动参考答案:
一.答案:记游抒情, 游, 律, 八, 七
浑, 豚, 村, 存, 门, un?
对仗, 柳, 重, 花, 明, 又, 一村,
衣冠简朴, 春社近, 宽
解析:?对仗分工对(词性相同)、宽对(短语类型相同)、流水对(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说)
二.答案: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三.
1.答案:莫笑, 理性, 浑, 丰, 足, 留, 足, 宁静, 欢悦, 淳朴, 融情于事
2.答案:山重水复, 疑, 柳暗花明, 顿觉豁然开朗, 喜形于色(兴奋不已,信心倍增), 又
3.答案:土地神, 箫鼓追随, 简朴, 吾土吾民
4.答案:一整天, 明月, 静谧, 拄杖, 无时
四.略
五.答案:村民热情好客;
优美的景色;
淳朴的风土人情。
六.
1.答案:突出山西村农民的丰收及热情好客的民风,也表现诗人对农村生活的赞美。
2.答案:晚上去敲人家的门本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或迫不得已的事情,被敲门之家也会担惊受怕,甚至深表反感厌恶,但诗人却要随时“夜叩”,可见诗人与“农家”关系投合亲密,更表现出“农家”的宽容与对诗人的欢迎之情。这“夜叩”不但不会给“农家”带来惊扰,反而给双方带来无限的喜悦。
3.答案:这两句诗的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却惊喜地在转角那柳暗花明处发现了一个村落。
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在转角处往往充满了希望。它激励着遭遇失败的人,不要灰心,更不能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望,因此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喜欢并广泛引用。
4.答案:书写了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之美里的快乐之情。
七.参考答案:参考文章(来自网络):
阳春三月,我选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骑上与自己相处多年的小毛驴,带着美好的憧憬,高高兴兴地出发去山西村的朋友家。 我一边骑着小毛驴,一边欣赏两旁的风景:一条小溪淙淙地流着,蝴蝶、蜻蜓在花丛中飞舞,小鸟站在枝头歌唱,真是世外桃源。这时,坡面变陡了,小毛驴也走得越来越吃力了,我不忍心看到小毛驴这样受苦,于是从它的身子上跳下来,牵着小毛驴继续往前走。突然,一条小溪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只好撸起衣摆,小心翼翼地在水中行走,小毛驴喝了几口水,也下了水,还淘气地用蹄子扬起水花,溅到我的身上。我拍了拍它的屁股,做为对它的惩罚。我们走了好一会儿,还没到山西村,出现在眼前的仍是一座座山,一连串的问题从我脑子里冒了出来:是不是我走错了?还是我走过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早知道这样就和朋友一起去山西村了,可现在已经晚了。最后我决定,再走一路,如果还没到山西村,我就原路返回。 当我走过一座山角时,突然发现,路两旁都栽了一列柳树,柳枝把阳光都遮住了,只有几束光芒照进来;草丛里长满了野花,芬芳扑鼻,还有蜜蜂在采蜜呢!路的尽头,隐隐约约有一座村子。我激动得都顾不上牵驴了,飞奔过去。到了村门口,只见门上写着:山西村。咦?村里的大榕树下有个人在向我招手呢!仔细一看,原来就是我的朋友!我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三步并做两步走到他面前。朋友把我接到他家里,我顿时闻到了一股腊酒的香味,朋友把我请到餐桌前,请我吃饭,我一看,啊!鸡鸭鱼肉都端上了桌,而且色香味俱全,也许小
毛驴也闻到了香味,竟然自己跑到朋友家来了!我们把小毛驴安顿好,就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朋友说:“今年我们村大丰收了!我种的棉花品质优良,还让家人为你打了一床好棉絮呢!你走时一定要带上啊!我种的高梁也丰收了,酿了多酒,只是酒有点浑浊,你将就着喝吧!”“好,”我答应着,“你们这里景色的确秀美,可来的时候可把我害苦了!你看,我的脚都磨破了!”朋友笑了几声,豪爽地说:“我们这儿有许多奇观,你在这儿住上几天,我带你去一一欣赏。”我连连点头道:“太好了!” 我们频频举杯,酒过三巡,我诗性大发,写下了《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八.
1.答案:同--都是写到农家作客,都写了农村优美的风光,也都写了对农家生活的留恋和向往。
异--孟诗是被邀到老朋友家作客,陆诗是主动出游受到村民留饮;孟诗写与老朋友喝酒谈农事,陆诗写农村丰收后祭社神活动。
2.答案:相同:内容上都是描写作者做客农家的情形。
不同:孟诗表达了老朋友之间诚挚的友谊。陆诗表达了对农家好客习俗和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
3.答案:叙述的顺序方面:相似之处,都从对方落笔。
不同之处--孟诗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而陆诗的第二联采用插叙的方式。
结尾的方式:相似之处是,都是诗人对招待自己的主人说的,“就菊花”“闲乘月”“夜叩门”等都是美好意境。
不相似的是--《过故人庄》把重来拜访说得很肯定,而陆诗说得不甚肯定,仅是一种愿望而已。?
表达的志趣:都赞颂农村生活,孟诗重的是田园的闲适,而陆诗看重的是民风的淳朴。